供应链“能力聚合”与“数字化”转型或成行业共识


供应链“能力聚合”与“数字化”转型或成行业共识


京东物流上线、中储智运上线、上海天戈供应链上线……不一会的功夫会议系统便聚集了69位参会人。从事供应链管理教学的赵先德“举办”了一场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的“云聚会”,“能力聚合”讨论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之路。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运营及供应链管理学教授赵先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供应链上中下游除了利用自己的资源能力外,还要有利用外部伙伴的能力。“如何协同使得我们能够基于客户需求整合不同组织资源来快速响应,这个能力叫成‘敏捷’。”

疫情加快了数字化供应链转型的步伐。赵先德表示:“越来越多的供应链将实现端到端的可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在提高响应速度和运作效率的同时降低对人工的依赖。”

东方嘉盛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卫平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东方嘉盛和客户建立紧急联络机制,全面参与客户产业供应链应急管理中,做好订单、物流交付、资金支付以及安全库存计划。

“危机也带来很多机会,通过这次疫情,全行业包括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认识到物流和供应链的重要性,这为我们行业带来很好的经营环境。”孙卫平说。

在孙卫平看来,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在疫情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全资控股子公司上海兴亚就是依托企业自身的高科技清关能力,跟海关总署进行全年数字化对接,利用子公司JIT(准时制生产方式)的线上清关系统就能轻松完成在家报关全面操作。”

京东集团副总裁傅兵也认为:“面对疫情,企业的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相关性数据的挖掘和研究进行提高,帮助企业发现和预判疫情带来的影响。如何用大数据提高整个企业对供应链异常认知的速度,是未来发展很重要的方向。”

对于处在供应链“顶端”的企业,在疫情中也在不断寻求突破。

“危品汇”作为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危化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在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希望实现供应链资源社会化共享,用这些资源整合行业内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中小企业,进行化工行业供应链能力的聚合,促进行业协同发展。”山东海科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春梅告诉记者。

对于“疫”后发展,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顾旻灏建议企业构建弹性供应链。一般运营情况下企业的供应链需要构建柔性运营能力,这样能较好地适应客户需求、技术以及供应链上的变化。

“后疫情”时代对行业也会产生长远影响。王春梅认为:“从传统‘四流’来说,商流阶段会出现海科这样传统企业全渠道整合营销的模式;信息流方面会实现全流程去中心化的转变;资金流会实现周转效率、风险管控的转变;物流方面将实现透明化、全程可视化的转变。”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原著版权,如您对我们转载的文章存在异议,欢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并删除处理。

供应链“能力聚合”与“数字化”转型或成行业共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