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与也门的领土争端的解决

也门-沙特战争的导火索是 1930 年沙特王国对阿西尔地区的吞并。阿西尔地区自 18世纪末开始由伊德里斯家族(摩洛哥伊德里斯王朝的一支)统治。1926年伊本·沙特征服汉志后,伊德里斯家族的首脑哈桑-伊德里斯请求沙特王国提供保护,阿西尔成为沙特王国的保护地,并于 1930年并入沙特。

随着沙特王国势力的不断增强,也门统治者叶海亚深感威胁。1930年,沙特国王决定直接管理阿西尔山区,引起伊德里斯人的强烈不满,哈桑-伊德里斯于1932 年 6月宣布反叛,结果遭到沙特国王的镇压。哈桑及其追随者逃往也门避难。沙特国王要求遣返伊德里斯人,叶海亚不仅拒绝了这一要求,还派军队占领了奈季兰及其周围地区。


沙特阿拉伯与也门的领土争端的解决


沙特阿拉伯与也门的领土争端的解决


1934 年 3月,伊本-沙特向叶海亚宣战。沙特兵分三路进攻也门。一路在王储沙特率领下,向萨达方向挺进,其任务是控制通往萨那的中部高原;另一路在费萨尔王子率领下,向阿西尔平原挺进,其任务是夺取奈季兰及帖哈麦;第三路在王子哈立德率领下,控制占领后的奈季兰。 沙特王国仰仗人多势众且武器先进,迅速收复了也门军队占领的地区。同时还攻占了包括也门重要港口荷台达等在内的北部和沿海地区。

1934年5月19 日,双方签订了为期 20 年的《塔伊夫条约》。初步确定了现代也门和沙特的边界。 根据该条约,双方结束战争状态,各方承认对方的独立和主权。历史上属于也门的阿西尔、吉赞和奈季兰三个地区划入沙特版图。

1935年,伊本·沙特提出沙特王国的边界主张,在南方,沙特的领土要求到达东经56 度,这就是后来的“红线”。又被称为Hamza线。该条线遭到了英国的强烈反对,同年,英国提出了自身可以接受的边界,也就是利雅得线:利雅得线允许沙特东部的最远点到达东经55 度。利雅得线立即被沙特否定。

1937 年,也门-沙特联合委员会完成了共同边界 200多公里的具体地区的划定。然而,联合委员会只完成了部分任务。联合委员会在离既定的东部边界线不远的贾巴尔山停止了勘界工作。主要原因是也门瓦哈比部落和沙特亚姆部落在这一地区的争端。

1962年的也门爆发革命,建立了阿拉伯也门共和国。沙特、也门双方多次谈判,但都未能解决边界争端。

1990年5月22日,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北也门)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南也门)正式合并为也门共和国。原阿拉伯也门总统萨利赫出任统一后的国家总统。

也门统一后,也门、沙特继续围绕国界问题进行谈判,但由于双方在边界争端解决方案立场上的巨大分歧,谈判虽然持续了二年,但是并没有使分歧缩小。明显的僵局导致了两国关系的迅速恶化,并在1994年底濒于战争的边缘。1994年底的也沙边界冲突,不仅是双边谈判久拖不决的结果,更是也沙双方内外矛盾激化的结果。

1997年夏,双方达成了一项临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也门放弃一直以来对与23 纬度平行的广大地区和沙特南部省份阿西尔、吉赞和奈季兰的领土,以及大部分空区(即鲁卜哈利沙漠)的要求。取而代之,也门要求一个综合性的边界:从北纬 19 度东经 52度坐标处的也门-阿曼交界点,向西扩展到位于贾巴尔山的1934年边界的起点。该提议得到沙特阿拉伯的赞同,沙特同意割让在 1934 年边界之外的几乎所有的有争议的陆地和海洋领域的主权。“科莫边界”在1955年的利雅得线边界的北边。

2000 年 6 月 12日,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的外交部长签署了两国间“国际陆地和海洋边界条约”,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吉达条约》。

2004 年 5月 27 日,受《吉达条约》委托的国际勘界公司划定了沙特-也门的全部边界,双方边界问题最终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