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中病毒,澳洲疫情等待集体大爆发?

阿甘中病毒,澳洲疫情等待集体大爆发?


正在昆士兰州拍摄影片的汤姆·汉克斯,不幸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病毒横行下最后一片净土——首都堪培拉,官方宣布确认了第一例感染者。

阿甘中病毒,澳洲疫情等待集体大爆发?

汤姆·汉克斯饰演阿甘


实际上,汤姆·汉克斯曾是堪称近代美国简史《阿甘正传》的主演。电影里,阿甘擅长奔跑,穿越了整个美洲大陆。然而这次,阿甘从美国跑到澳洲,纵使跑得再快,终究没能跑过病毒的传播速度。

汤姆·汉克斯被感染的背后,很可能意味着“蟑螂效应”的迅速扩散。

一、第一蟑螂效应


蟑螂生育能力极强,它们喜欢阴凉潮湿的角落,厨房和浴室常常是它们的藏身繁衍的绝佳之处。

另一方面,蟑螂自带“隐身”功能,它们对周围环境极其敏感,一旦发现有人类出没,就会藏匿起来,让人们发生不了。

正是源于蟑螂的这两个特性,导致人类与蟑螂斗智斗勇了几个世纪,仍难分伯仲。

第一蟑螂效应总结起来很简单:如果你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那么很有可能你家已经藏了成百上千只蟑螂了。

那么,阿甘会不会是那只“在厨房里不幸被发现的蟑螂”呢?

毕竟名人的曝光率高,占有优质社会资源,阿甘要是起了疑似症状,一定会尽其所能,极早确诊和治疗。

阿甘中病毒,澳洲疫情等待集体大爆发?


假设放到普通人身上,结果大概是,窝在家里自我隔离,等病情实在严重了,再去医疗部门排队检测。

换个角度来看,在澳洲,像阿甘这样的国际知名影星能有几个?

阿甘拍片所要接触的人,一定比普通人日常通勤接触的人多吗?

反过来讲,连阿甘都被感染了,那些“藏在角落里没被曝光的蟑螂”又会有多少呢?

在这一点上,伊朗已经给过我们教训了,高官感染背后,藏匿着海量受感染人群。

二、第二蟑螂效应


蟑螂有一个独特的习性:一只蟑螂死后,其他蟑螂会蚕食它的躯体。

德国一家公司利用此特点,发明了新型药物,让药物毒性传播至整个蟑螂群,直至它们全部死亡。

为什么一只蟑螂中毒,最终却导致全员灭队?

因为,蟑螂之间流动交互频繁。

有人戏称欧洲联盟(欧盟),已变成了病毒联盟。单单一个意大利,就引爆了整个西欧,这也是人口流动的结果。

欧盟没有边控,2015年巴黎恐怖袭击后,一个法国的老爷爷为了报复恐怖分子,从东欧走私武器,长途奔袭了一千多公里,横穿半个欧洲,才在德法边境被拦了下来。

阿甘中病毒,澳洲疫情等待集体大爆发?

换个角度来看,澳洲犹如一个蟑螂群,已经有那么多蟑螂中毒的情况下,政府只采取了边控措施,也就是只防止外面中毒的蟑螂进来,难道就能阻止本族群已经中毒的蟑螂传播毒药吗?

三、我们该做些什么


首先,我们不需要怀疑澳洲政府部门隐瞒真相。因为澳洲是个民主国家,澳洲官场也远比不上美国那般暗流纵横,在言论自由的大背景下,媒体被誉为“第四权”。倘若政府果真进行了暗箱操作,那么不消多时,政府就会被媒体扒得干干净净。

澳洲政府算是出了名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防火到防止病毒,各种政策收效甚微。这种做法,类似于给高血压患者做头部按摩。加拿大没有采取任何边控措施,感染人数照样比澳洲少。

阿甘中病毒,澳洲疫情等待集体大爆发?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结合上已有教训,为政府提出一些切实管用的方案。包括,取消墨尔本的F1赛事,特殊时期限制人口流动……

本文写作初衷并非引起澳洲华人恐慌,而是希望启发大家从另一角度思考问题,认清事实。

了解真相不会让你更安全,但是了解真相之后,你所作出的判断,会决定你的处境。

就好比:囤积物资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这么做的经济成本很低,但可以减少你外出购物频率,进而降低你暴露在人群中的风险。

澳洲人有一个奇葩思维,认为如果你戴口罩,就肯定是有病。没病为什么要戴口罩?疫情之下,对配戴口罩防护的中国留学生,抱有偏见。

在澳洲还没有沦陷前,我看澳洲人也该改变对戴口罩的看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