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专门去给人家送了请帖,结果人家不来也不随礼,对此你怎么看?

end1ess



去给人家送了请贴,人家人不来礼也不到,这样的事是时有发生的。究其原因,一个是你原来对人家的礼不到,二是他已无意与你交往,三是你在某些时候伤害过他,你忘了人家没忘。等等。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是不愿意向别人诉说的。热脸贴了冷屁股,会觉得很没有面子。

某局领导,调到其它局后,孩子结婚,便通知了原单位的同事。结果有好多人没去,他非常生气,逢人便说这些人没良心。后来有人劝他说:这种事就别张扬了。闲话就是两头箭。传来传去,有说他们没良心的,也会有人说你不得人心呢?

对于这种情况,可能是事主把请客面扩大化了,人家和你没有那个关系,所以不来。再一个就是你以前曾经缺过人家的礼,现在人家不出了。再一个就是人家对你心存芥蒂,当然是不会去了。


石韮花开放的季节


这种事我家真的遇到过。

亲戚A从香港回老家探亲,按当地习俗会给亲朋好友送些小礼物,以示情谊。我父亲接到邀请电话,到亲戚A家叙旧。回家时,顺道把送给亲戚B的礼物送到他家,都是一样的2件衬杉和几样家常药品。亲戚B的老婆认为衬杉质量太差,肯定是让我家掉包过。风声传来,父亲气不过,到亲戚B家把东西拿走,送回亲戚A处理论,双方从此结怨。

后来,亲戚B娶儿媳妇,他儿子亲自上门送来请帖,放了就走也不多话。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喜帖除了印刷字体有XX与XX结婚讯息外,应该手工填写的空格处,没有宴请时间、地点,喜帖封面更没有称呼和宴请对象,几乎算是空白帖。这样匪夷所思的非正常亲戚帖,平生第一次见过。摆明了不把宴请对象当回事,没有诚意,完全不尊重别人。最后,全家人都没去赴宴请,也谈不上随礼了。

很快有3位亲戚先后来电询问此事:以前的事都过去了,还在生气呀!这次听说亲自去你家送请帖,为什么没人到场啊?我父亲有口难辩,只有苦笑着。看到了人性的阴暗面,不想做过多的解释。如此有心计的人做这种蹊跷的事情,给平静的生活带来不和谐。都是亲戚,至于搞得如此尴尬吗?

脑海里经常会回想这件事,问题出在哪?我家这样做,错了吗?




LZW1987


这件事情,不管什么原因,对方都是理亏的。

我也曾经碰到过类似的事情。

我一个亲戚,跟我同一单位的。有一次,因为我按领导的意图秉公办事,触及了亲戚的一点利益,我当时并未多想。

过了段时间,我家办喜事,按规矩,我的这位亲戚也在受邀之列。我亲自上门诚心诚意地邀请,这位亲戚头也不回地回答我:我没空。

我的热脸一下子贴了冷屁股。这位亲戚公私不分,从此以后,他给我留下了很差的印象。

往后,我家办事情就再也没有邀请他。

我觉得,一个家庭办酒席,邀请亲友参加是图个热闹、喜庆,绝不是说为了收什么份子钱。

被人邀请,说明对方看得起你,你是受人重视的。

人家专门送了请帖,结果有些人,人不到,礼不随,这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既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也是一种自取其辱的行为,引得外人胡乱猜测。

这样的人,他有错在先,如果碰面时还佯装不知,我觉得你往后也没有跟他交往的必要。


倾听自己TT


这种情况很普通,带有普遍性,还有的他请客几次你都去了的,过了几年,轮到你请他了,可能他觉得几年前的事了,不来还礼的也很多,有时候来了的不一定是多么好的朋友,也许是还礼,这是懂做人的规矩的,也许是因为你们有利害关系,比如,你是他上司,或者他觉得你有利用价值,而人不来礼到的,我到觉得是朋友,而又不来,又礼不到的人,你觉得是朋友?人都是趋利的,被利益蒙蔽,有时候认不清现实,他更本就是过客,不想有牵扯,人家不来很正常,有些人请客,平时没有来往,没有关系,也是要请的,这就是有了利益考虑,来了,他赚,不来,他没有损失,这种很多,放松心态吧,曾经莫不下面子,也为了讨好别人,没有来往的人,请客,次次都参加,还不止一次,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喊,就叫中间人通知你一下,后来才发现,人家更本不把你当回事,你有事了,装聋作哑,就当扶贫吧,也不讨好任何人了,有来往的,得还礼,来来往往,人情往来,有来有往呀,不能只来,不往?成年人了,不占别人便宜,没有来往的,就不去了,从尊重自己开始吧。


手机用户6658434440


结婚时专门儿给人家送了请柬,可是真正结婚的时候,人家也没有捧场,也没有来到和这样的人,只能说是他正在是风生水起的时候,也正是家里富裕谁也用不着的时候,所以说这样的人一般都跟同学,跟亲情,表现出一种冷漠,淡薄的感情,有的时候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袖手旁观,坐视不管,所以说这样的人,你即使给他请柬,他也不会把你放在心上,因为他从来没把同学情,同事情,亲友情,放在心上。这样的人都是很冷漠无情的,所以说家里有事情的时候,尽量别不自讨苦吃,要把自己的感情别浪费在这种人的身上,家里有什么事情也用不着告诉他,因为他不会把这些平民百姓放在心上,这种势利眼的小人只会往上巴结。所以我说送了请柬,他不来以后我们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所以说也不用一再巴结这种人。



伊春美食美客


有可能是他忘记了这个事情,还有可能是她觉得跟你没必要继续往来。

我有个同学之前摆酒,通知了另一个同学,那个同学当时说会来,到了摆酒的前一天还说在等车下午会提前过来的(因为不在同一座城市),到了下午的时候她说身体不舒服,会晚点来,后面就一直没有给答复。说来还是不来,最后人没来,也没有随礼,连最基本的招呼都不打一声,搞得人家都不知道你来还是不来,就一直没有消息了。

后面那个同学自己结婚的时候拍了婚纱照,还屏蔽了那个请她喝喜酒的人,还是我跟她说她去翻朋友圈才知道那条晒婚纱照的朋友圈就屏蔽了她一个人,她看了很生气,说以后再也不会跟她有任何来往了。

本来在我们这边请了你来喝喜酒,你没来也没随礼的话,后面都不会再有什么来往的。因为你根本就不重视别人结婚这个事情,


我是晓岚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婚丧嫁娶,必摆酒席。现在,就连孩子出生、孩子满月、孩子上学、孩子考大学、老人过生日,也都办酒席。说实话,随礼已经成为一个特别沉重的负担。

前一阵看到一个小视频,一家为孩子考学大办酒席,最后,才揭晓,原来那个孩子考的是驾校!

现在,熟悉不熟悉的,都会热情地送来请帖。

大红的请帖送过来还不要紧,而且还要带上几颗包装精美的糖果,更有甚者,还给送来一盒烟。你说你要是不去吧,吃了人家的喜糖,还抽了人家的烟,不去实在说不过去。去吧,有的真的一点也不熟悉,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前几年我到合并后的新单位,管办公室。单位年轻人多,每个月都会收到一堆请帖,有些部门的人员,我根本都不认识,得看着请帖才能对上名字。

有的参加完婚礼了,算是认识了,见面点点头,还是忘了叫什么;有的随完礼了,过后见面仍然连招呼都不打;也有的,忘了去了,再见面就装作不认识我了。

想起了小胖单位一个同事,那位大姐更年期了,有点精神不太正常,她儿子结婚,在单位大摆酒席,全厂所有人几乎都通知了个遍。其中有位中层干部出差了,也没随礼,这位大姐借病撒泼,每次见到这位中层干部必破口大骂:你个臭不要脸的,孩子结婚你特么不去,你人出差了,你钱还出差了?!

连骂了好几年,她这句“人出差了钱还出差了”成为我们那个单位多少年的经典。

听说很多人都把随过的礼记帐了,我没这个习惯,这几十年随过的礼,真的想不起来。很多随过礼的,早都不再联系。难道,孩子结婚了,为了那几百块钱,费尽心机,再去联系?只为了告诉一句:孩子下个月结婚,请务必前来!

算了吧,这不变成要饭的了?

现在对于婚丧嫁娶,我现在是这个原则:通知到了我本人,那就随个份子,关系到了,必须到现场;关系不到,礼到人不到。如果不通知,肯定是关系不到,那就礼也不随,人也不到了。



结婚是人生大事,我们都希望能收到朋友们的到场祝福。或许朋友们有事可能来不了,我们也要学会谅解。

但是作为朋友可以有事不到场,但是礼钱必须到,这是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像题主这种情况,我觉得这样的朋友不用在相处了。

送了请帖人未到,我认为可能有以下原因:

1朋友没有把你当做朋友,在他看来1000元比你重要多了。(话说出来会伤人,但这也是实话)

2你们是朋友一直是你自己的错觉,是你自己太自来熟了!

3朋友有事忘了来参加。(可能性非常小,安慰人的话)


朋友没能来参加婚礼或许会很伤心,但是听一下我同村一个人的例子,就可能会释怀了!

同村一个男生,同学朋友结婚邀请他,他都没有去过。有人说这样的人跟洒脱,但是轮到他结婚,他把之前的同学朋友也全都邀请了一遍。

农村办酒席,会提前预算一下人数,算一下会办几桌酒席。他结婚把同学朋友他都算了一遍,整整有三桌人,然后就是这样安排的。

等到结婚那天,他算的三桌酒席就来了四个人,当时吃饭的时候,村里的老少爷们都会拿这个说事,这件事就成了聊天得谈资。他们一家搞得脸上一点面子也没有。


正常在我们老家,同学朋友结婚随份子都是600起步,而他结婚那天来的四个同学,每人就给了两百块。不过按照他之前从没参加过婚礼,别人给他200元已经给他面子了!

要好的朋友之间,也需要礼尚往来,这样才能长久!只出不进生埋怨,只进不出遭记恨!


大李生活记事


现在是请客甘愿受责怪也不要大请,一班的社会关系基本上是两亏,酒席一桌大约一千二三,来俩人二百伍,客人随礼二佰,主家亏五十,客人吃的值不了一百,还误工贴车费。这就叫两不值。再者有些人街坊邻居的你不叫落埋怨,叫了心里多少义有点不情怨或干脆不来。所以尽量少请客或不请客为好。


王者归来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位不在一个部门的同事,也就是点头之交,他女儿结婚,打电话告我,我客气了一番,但没上礼也没去,因为现在本来就不让大操大办,我儿子结婚我也没准备告他,加之关系太远,不想拉扯了,本来就是礼尚往来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