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事情是你去东北才知道的?

情授


第一,东北说话以辽宁口音为重,非常具有“东北特色”,实际上吉林和黑龙江说话,并不太具备东北味,电视剧乡村爱情,就是非常具有辽宁口音的东北话,想听吉林和黑龙江的口音就听听,李幼斌,刘烨,宋佳,说话就知道什么是吉林和黑龙江口音。

第二,东北很少有胡同,市里有很多街道叫胡同,但实际上并非胡同,只是小街道而已,农村的院子都非常的宽大,如果两家挨着是邻居,中间的墙是其中一家的,并不是自家盖自家的墙,然后中间留一条缝(胡同)。这也是没有胡同的原因,就算是城市,也很少有真正的胡同。东北也没有一个院子住好几家的情况。

第三,东北平时说话也不是老铁老铁的666的,网上的小视频害人不浅啊,严重曲解东北的民风,即使有人说老铁,那也是带着调侃的味道。

第四,一部分东北人个性张扬,尤其在南方人面前爱装b,显示自己不拘小节,显示自己大大咧咧,但实际并非如此,越是在南方人面前越是明显,这也是南方人对东北人印象不好的原因之一。但是绝大部分东北人还是非常好的,但是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道理是非常符合的,甚至很多南方人没有到过东北,只接触过一两个不讲究的人,就对东北恨之入骨。

第五,东北的菜也并非是几十斤几百斤的买,只有在秋收的时候才会几十斤几十斤的买大白菜,做酸菜用,或者买萝卜,用作萝卜干,平时买菜也是够一顿饭的量,当然如果买肉一般都是几斤几斤的买,没有发现有买几两肉的,或者一斤以内的都很少,朋友对网上的段子过分夸张了。饭店里的菜量是比较大的,确实比南方大,越小的饭店菜量越大,大饭店一般菜量都比较小。还有东北的主食是大米,可以说平时老百姓吃的大米占全年主食的4/5,面食占1/5,大米不只有黑龙江的五常大米好,吉林省饮马河的大米也非常的好。

第六,东北的直播很发达,但是我发现直播的很多都是农村人,发小视频的也很多都是农村人,一般体现视频质量差,视频内容低俗,比如有人说吃饺子倒在桌子上不好,越是有人这样说,越是有人把饺子倒在桌子上(平时还真就不把饺子倒在桌子上),然后拍视频给大家看!有点令人无语…城市里生活的人压力比较大,一般发视频那也不是很多,除了职业直播的团队。

第七,东北的烧烤确实好吃,因为夏天的东北晚上非常的凉爽,白天零上三十四五度,晚上零上二十几度,在街边大排档,喝上点凉啤酒,非常的凉爽。

第八,东北并非不爱洗澡,夏天是基本每天都洗的,只有在冬天三天或者一周洗一次,因为没有汗,可以不洗,爱干净的每天都洗,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人很多到南方后,对于湿热的天气,甚至一小时就想冲一次凉,如果不冲身上发粘非常的不爽;还有吃饭,东北喜欢吃肉,口重,也是因为气候的原因,尤其是冬天,为了御寒,吃肉是很好的御寒方法,如果你吃的很少,或者青菜,相信你肯定会不禁冻,但是东北人如果到了南方的热天,也是吃不下那大鱼大肉的,第一会觉得很腻,第二由于体力消耗的少,也不消化,一出汗身上全是油,会非常的不舒服,反倒喝一些汤会好很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东北还有很多与南方的不同,太多了,希望南方朋友多来东北游玩,工作,多了解一些真正的东北。


要健康看这里


我是江苏人,去东北旅游过一次,还是在冬天,有几件事儿确实是去了之后才知道的:

1、东北冬天室外温度真不是盖的,零下二三十度是真的冷……原来一直觉得零下二三十度多穿点也就罢了,没想到穿了两套棉衣都扛不住。我是第一次冬天出门,裹3双袜子,套两件棉衣的,就这样在室外也待不了多久,一会就扛不住了

2、电子设备在室外基本没啥用,全部冻关机了

3、原来世上真的有没膝盖的雪。我们这边很少下大雪,更别说积雪了。但是在雪乡真的第一次见到了没膝盖的大雪,还是满震撼的

4、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傻狍子,原来狍子是一种鹿,但是见人不知道躲,很容易被抓,所以才叫傻狍子

5、雪蛤油,不是拿雪蛤熬得油,是雌性林蛙的输卵管的干制品

6、第一次知道啥叫杀猪菜,去东北吃了一次,味道还真是不错,酸菜、血肠、粉条、猪肉啥的一锅烩了,冬天吃还是蛮合适的。另外,哈尔滨红肠也很好吃,尤其是蒜味的……

7、东北酸菜和老坛酸菜不是一回事,东北的酸菜主要还是酸,而且是用白菜腌制的,老坛酸菜是酸辣,主要是用芥菜

8、东北尤其是哈尔滨,有很浓的俄罗斯元素,美食和建筑都有,而且能见到很多漂亮的俄罗斯小姐姐

9、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吐气成冰,围巾上全是吐出来的气凝结的冰碴子

10、第一次见识了冻梨冻柿子,第一次知道常温原来比冷藏的饮料更冷……

第一次去东北旅游,知道的差不多就这些~希望对你有帮助~


Hi生活菌


地道东北人必须给你显摆一下子我们东北。东北人都贼仗义,对于陌生人看见有困难都会帮助。前一段时间来珠海,带了一个大行李箱,有点重,坐大巴的时候真的放不到车上,和边上的大哥说,能不能帮忙提下,大哥说忙着呢,没空。。。。当时就贼想家,因为在东北,不用张嘴,边上的大哥大叔或者小弟弟都会主动帮忙的。鲜明的对比就是,从天津坐车去沈阳,绿皮车。也是大行李箱,不是很重但是对我来说也有一点重的。想放在行李架上,有个大哥在上面放行李,他媳妇看我跟他说,你把这个也放上吧,她拿不动。真的超暖。回东北的操作是这样的,请君欣赏🤔🤔🤔











偏执59412502


湖南人,大学去了东北念书,去了东北以后才知道:

夏天早上3点多天就亮了,冬天下午四点天就黑了。

衣服可以中午洗,晚上就干了

犊子不但可以装还可以滚,还可以是瘪的

冰糕可以冬天吃,还摆在大街上卖

梨、柿子什么的可以冻着吃

东北竟然还有大米吃,而且还比南方米好吃得多

蔬菜可以生吃,还蘸着酱吃(我最怀念的东北吃法)

满大街都是你亲戚,不是大哥就是大姐小老妹啥的

买菜都是成堆买,白菜萝卜土豆子大葱啥的,都是上百斤的买

东北三宝不是人参、鹿茸、貂皮(而是乌拉草)

冬天竟然可以只穿羽绒服和T恤就可以过冬

冰上打出溜滑是东北人天生技能,本人第一次直接横拍在冰上

东北其实只有两个季节,一个夏天,一个就是冬天

说到夏天,东北也是有很多35度以上的炎热天气的

据说冬天的铁栏杆舔起来是甜的(三思)

…………


一舟


本人南方人,2008年冬天在吉林大安的一个镇上做风电项目。一天晚上8~9点钟在宾馆待着没事,有同事提议去尝尝当地的烧烤,几个人来到一家烧烤店坐下点了些烤串,这时服务员问点点儿啥酒水?同事说要啤酒,服务员问:冰的还是常温的?大家说:常温的~服务员略显迟疑地看了看我们,又问了一句确定来常温的?我们齐声说道:来常温的。服务员转身离开后,有同事嘀咕一句:这么冷的天哪敢喝冰的呀。

不一会烤串啤酒上桌,大家吃着烤串打开啤酒,确发现啤酒不能从酒瓶中倒出来,仔细一看原来啤酒在瓶里冻住了。于是叫来服务员询问:我们要的常温啤酒,怎么给拿的冰啤酒呀?只见服务员不紧不慢地说道:没错,这就是常温啤酒。听此我们心中顿生困惑,随后问服务员:那给我来瓶冰啤酒。心想到要看看冰啤酒能倒出来不。片刻后接过服务员拿来啤酒一看,啤酒并未结冰,于是很自信的对服务员说:这个没结冰的才是常温的嘛。

服务员用奇怪的眼神看了我一眼,语气坚定地说:前面结冰的啤酒是放在院里的,是常温的!后来拿的啤酒是放在冰箱里的是冰的!有同事马上说:你冰箱里温度多少?服务员说:零上5、6吧。

大家对视一番,顿时笑了起来,连忙向服务说明:在我们哪里,冰啤酒比常温啤酒温度低,不好意思哈,弄劈叉儿了,对不起了~哈哈哈~

每每一想起这件事就忍不住想笑~


涛哥1354790


东北的冷是我去东北后才知道的事。大约四十多年前,我去过东北黑龙江伊春南岔区,那里有我的亲戚。

那年冬天,天气很冷,东北的南岔区天气就更冷了,下了火车后,看见雪茫茫,一片银白洁净的大地,景色很美,但十分寒冷,亲眼看到了滴水成冰,感受到了寒风刺骨。

因为,当时家中生活困难,没有办法,我去了一次东北,大约在东北生活了两年多,还知道东北人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有了孩子吊起来,十八九岁的姑娘叼着大烟袋!当时,有些传统习俗是这样,但也有些习俗正在改变。冬季,看到那里的山是雪白的;夏季,才知道那里的土地是黑色的,房子墙有很多是泥土的,房顶和院里墙全是木头棍,烧柴大多数是用木头,屋里是热炕头,室内很暖和。那里农村粮食比较多,吃喝不发愁。

那里的人真好,个个说话实在,能干活,能吃饭,更能喝酒。喝起酒来一个比一个能喝,喝白酒不用酒盅,不用杯子,用大碗喝酒,喝上一斤多都不醉。过年过节吃饭时,炒上十几道菜,样样都好吃。

现在,我岁数大了,很想再去东北,看看那里的变化,想那里的山,想那里的水,更想那里的人!



冯铁夺


我军校毕业以后,来到了东北。总的感觉,东北话好懂,但有极个别话方言,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不光是外地人,有时东北人自己也听不懂东北方言。

比如de儿呵的:“de儿呵的”一词,意思是傻,装屁。那小子de儿呵的,是说:那人装屁,发傻,言外之意要整治他一下。

接下来,把两个来自东北部队的关于方言故事,分享给大家。

其一、两个来自辽宁庄河的新兵,看上去吊儿郎当的。班长很不满意,对着他俩个骂道,你们俩,de儿呵的。两个新兵立正站好,齐声喊道,报告班长,我们不是de儿呵的,我们是庄河的。班长笑喷。

其二、一河北新兵,总听到老兵说别人“de儿呵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问班长,de儿呵的是什么意思。班长故意开玩笑说,de儿呵的就是好的意思。新兵心领神会地记在了心里。

周日晚饭后,全班召开班务会,总结本周工作,布置下周工作。轮到河北新兵发言时,他用谦虚而宏亮的声音说道:本周班长最de儿呵,其他同志也很de儿呵,就我不de儿呵。下周我一定好好努力,争取训练de儿呵,细小工作de儿呵。总之,要努力成为全面de儿呵的战士!他说的绘声绘色,班长听的哭笑不得,别的战士听的一头雾水。


情感四月天


有什么事情是我去东北之后才知道的。

1.我是来自南方的孩子,第一次去东北玩的时候单纯是爸爸妈妈带我去旅游,我记得那时候我才九岁,沈阳有很多小吃,我看见的沈阳人主要以面食为主,主食一般都是馒头,面条居多,还有大葱沾大酱。(有部分人还是吃米饭的)

2.东北人豪爽,大大咧咧,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男人大部分有大男子主义 ,性格因人而异,可能有些人南方的孩子刚刚接触到那么直接的东北人一下子不能接受,但也不是每个人东北人都是这个样子的,相反,接触几次之后觉得东北人挺热情好客的,客人去到家里煮很多好吃的菜上桌。

3.年纪小的时候见识短浅,父母带我去旅游,还嫌弃北方冷,都是吃馒头,去到才知道,什么大葱大酱炒鸡蛋、东北红肠、东北乱炖还有各种各样小吃,吃的我都撑不下去。记得回家的时候东北老姨拿了好多红肠给我带回家,哈哈,空手去,满载而归。😎😎😎




橦菲


作为一个再东北呆了快十年的南方人,我说说来东北之后,才知道的那些事

1.你虎啊 不是可爱淘气的感觉,而是你傻b的意思

2、这小子真奸 不是这人奸诈的意思

3、冬天能冻死人 其实过年回老家,才有被冻死的感觉

4、东北人一直坚信自己说的就是普通话,但我感觉在语调语气还有许多特定名词动词的发音上,还是有很大区别

5、东北人不能听到一点东北不好的话



女厕所里的上帝


九十年代初我在东北大连和沈阳当过兵,我是江苏人,新兵连时下了一场好大的雪,开始我这个南方人还是开心死了,哈哈,不用训练了,结果当头一棒,要扫雪,江苏嘛最多就是扫帚扫扫咯,结果在大连,居然用块门板来推雪,我的天!结束后上床都没力气了,总而言之东北给我感觉蛮好的,好吃的饺子,好吃的海鲜,好吃的东北大米,漂亮的东北女孩,东北男人也帅气,我的初恋就是东北辽阳的,1.84米的大帅哥,那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愿他一切安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