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江前进)

一以贯之……

江前进

“文化是活在一个人身上不那么容易改变的古老痕迹”。

一、南北国人

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以秦岭淮河为界,此线南北,无论是政治军事、文化经济、自然环境、耕种方式,地理风貌,还是生活习俗等都有着明显的差别。但国人隠没的不在意的思维及举止经深思极虑后,也别有一番天地和因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岂止口口相传?

“在咖啡馆的过道上被一把椅子挡住了路,你会选择挪开还是绕开?”

美国心理学专家托马斯·塔尔汉姆(Thomas Talhelm)和同事们给出了在中国的研究结论。南方人会倾向绕开,北方人更倾向于把椅子挪开。上升到“大米理论”则是受祖先的耕作习惯影响,(协作的)南方人愿意改变自己,而(独立的)北方人愿意改变环境。

当你问路时,南方人多数会告诉你前行再朝左或右走,而北方人则会让你出门后往东或南走。

比较喜乐的场景有,北方人亲热地笑眯眯说:“前面路口往东走,下一个路口再往西走,你就看到了要找的地方了。”此时,问路的南方人基本上都是皱着眉苦兮兮地以“啊、啊”为主……

在方向上,为什么南方人分前后左右,而北方人认东南西北呢?这拜自古以来就有的地形和气候所赐!

北方平原、草原、高原比较多,地域开阔平整,日照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便是极好的写照。观察太阳的升落,也就确定了方位,所以坐北朝南指东打西习以为常了。

南方高山多、丘陵多,地形崎岖,降水量丰富,抬眸四顾多是“五岭逶迤”或“雨雪菲菲”,太阳去哪儿了常存疑。找不到北时,说前后左右犹如醍醐灌顶。

导航仪的出现解决了路盲的尴尬和困挠,而导航的语音播报是“下一个红绿灯路口或前方100米往左拐或右拐”的提示,甚好!否则,蠢蠢地分不清东南西北的驾车南方人在造成交通堵塞的同时,愤怒的内心將会有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

二、正冠

在汉服的历史上,只有有身份者才能带冠,平民只将发髻包在布巾中。士大夫称为“衣冠”,而平民则称为“布衣”。故历史上中原文明的三次大规模迁徙被冠以“衣冠南渡”的名号。

在笔者的阅知世界里,与“冠”有直接紧密联系的著名人物有三位,即子路、君陌、陆谦。子路史上确有其人,而君陌、陆谦则是小说家言。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期鲁国卞人(今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

君陌是猫腻著《将夜》中人物,(穿越的)唐朝人,夫子的高徒,人称二师兄。

陆谦是施耐庵著《水浒传》中人物,北宋人,林冲雪夜上梁山重要推手之一。

《左传·哀公五年》:“石乞、孟黡敌子路(就是仲由),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兔。’结缨而死。”

君陌性格直爽又方正严谨,戴高冠,行古礼。举世伐唐时,一柄宽直的铁剑“平分了青峡前的秋色”、挡住了大唐帝国的世仇宿敌。战剑圣柳白落冠、断臂,伤敌、退敌后,(七师姐)木柚把冠帽重新戴到他头顶,认真地理正。君陌说道:“正冠而死,合礼。”……

香港电影《水浒传之英雄本色》结尾,陆谦陆虞侯被忍无可忍的豹子头林冲的长枪凌空钉在旗杆上。莫大讽刺的是,这个为一己之私陷害朋友的恶毒小人死到临头,仍极力挣扎着,用最后的一口气,双手扶正了自己的官帽,方低首衔恨而去。

儒家认为“士可杀,不可辱”,冠是身份的象征,也代表着信仰,而寄托这种信仰的形式就是汉冠威仪……

子路抱义守礼,因正冠而死;君陌奉君子之道,始终头顶高冠;陆谦心有执念,临死正冠。令人惊奇/喜的是,这些人等概莫能外地表现出了对“汉冠威仪”的崇敬以及对士的坚守!

嗟乎!地虽分南北,人亦有忠奸,但吾乡吾土在兹念兹的依旧是一以贯之的中华文华血脉的生生不息!

2019年2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