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成都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唐代杜甫《成都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首五言古詩,是杜甫由同谷赴西川途中所寫的十二首紀行組詩的末篇。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一日,詩人舉家從同谷出發,艱苦跋涉,終於在年底到達成都,因有此作。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成都府註釋:


翳(yì)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黃昏時暮色蒼茫,夕陽的光輝籠罩在我身上。翳翳:晦暗不明貌。桑榆: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因以指日暮。征衣裳:此指旅人之衣。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一路行程山河變換,一瞬間就在天的另一方。“我行”二句:意謂一路走來經歷了千山萬水,不知不覺又到了成都這樣一個遙遠而嶄新的地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只是不斷的遇到陌生人,不知何時會再見到故鄉。但:只。新人民:新地初睹之人。未卜:沒有占卜,引申為不知,難料。

大江東流去,遊子日月長。大江浩蕩東流去,客居異鄉的歲月會更長。大江:指岷江。東流去:一作“從東來”。遊子:離家遠遊的人。日月:時間。一作“去日”。

曾(céng)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城市中華屋高樓林立,寒冬臘月裡樹木蒼蒼。曾城:即重城。成都有大城、少城,故云。填:佈滿。華屋:華美的屋宇。季冬:冬季的最後一個月,農曆十二月。蒼:深青色,深綠色。

喧然名都會,吹簫間(jiàn)笙(shēng)簧(huáng)。人聲鼎沸的大都市啊,歌舞昇平吹拉彈唱。喧然:熱鬧;喧譁。名都會:著名的城市。此指成都。間:夾雜。一作“奏”。笙簧:指笙。簧,笙中之簧片。

信美無與適,側身望川梁。無法適應這華美的都市生活,只好側身把遠山遙望。信:確實。此處有“雖”字義。無與適:無處可稱心。川梁:橋樑。

鳥雀夜各歸,中原杳(yǎo)茫茫。夜幕四合鳥雀歸巢,戰火紛飛的中原音訊渺茫。“鳥雀”二句:以鳥雀猶知歸巢,因興中原遼遠之歸思。

初月出不高,眾星尚爭光。初升的月兒斜掛天邊,天空繁星閃爍與月爭光。初月:新月。爭光:與之比試光輝。

自古有羈(jī)旅,我何苦哀傷。客居他鄉自古有之,我又何苦獨自哀愁悲傷?羈旅:指客居異鄉的人。



杜甫的主要作品有:

絕句、絕句、春夜喜雨、江畔獨步尋花·其六、春望、贈花卿、房兵曹胡馬、望嶽、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石壕吏、新安吏、貧交行、無家別、春日憶李白、絕句漫興九首·其九、雨、禹廟、小至、九日藍田崔氏莊、小寒食舟中作、麗人行、垂老別、古柏行、哀王孫、客夜、客至、兵車行、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臘日、登兗州城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