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光伏電站普及二:商家常用騙術揭祕

上文介紹了光伏電站的使用年限、國家政策等信息,今天就來揭示以下我接觸到的常用騙術。其實騙術很簡單,只要你出現了佔小便宜的心理,就已經被商家利用了,很容易陷入那些商家的騙局中。

騙局一:免費裝

實際上市面上是有純粹免費裝電站的,比較大的企業如正泰、天合都在大面積租賃農村百姓的屋頂,區域性也有一些良心商家在租賃屋頂。這些租賃方式一般是將電站設備租賃給老百姓,每年只支付一定的佣金給百姓,大部分收益歸公司所有。這種模式最大的特點是租賃20年,佣金較少(一般500-2000不等,根據實際安裝量來計算),這些都是正規而且百姓比較認可的方式。

而真正的騙術就是利用百姓的這種認可,打著“免費”的旗號,先將百姓吸引過來,而實際上是需要百姓到各種銀行或者金融機構做貸款,百姓看來是沒花一分錢,實際上是全額自己買單的。而商家恰恰就是利用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再通過熟人解決信任度去一步步讓百姓安裝光伏設備。這種騙術的最大特點是免費+高收益,一般百姓看到這種誘惑基本沒有抵抗力。

屋頂光伏電站普及二:商家常用騙術揭秘

帶隱號的免費,不一定真免費


如何去避免這種騙術?第一仔細看合同,詢問合同內容,要求公司人員講解合同內容;合同裡面會把一切寫的很清晰。第二看是否與銀行信貸有關聯,一般這種騙局會以各種理由轉嫁貸款主體,把百姓貸款說成公司貸款、設備抵押貸款等等,百姓根本不瞭解內情反而中套。實際上只要詳細瞭解所簽字的每一份文件,就不會受騙。

到底貸款可不可取呢?實際上眾多銀行都在大力支持綠色能源資金產品,而且利率相比其他貸款類型都低很多!在這裡強烈給銀行正名:“光伏貸”是非常有優勢的一個銀行產品,不是騙局!只是這個產品被眾多小公司冠上免費的名聲不顧後果胡亂宣傳,最終受害的就是百姓。光伏貸不等於免費只要貸款額度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百姓的收益還是很多的!正規的公司都會跟百姓溝通說明是自己貸款,而不是免費,同時會計算每年還貸數據和簽訂合同保證收益。

屋頂光伏電站普及二:商家常用騙術揭秘

騙局二:分紅

不得不承認在普通大眾群體當中,最有錢的當屬農村百姓,現在城市人口眾多,看似光鮮亮麗,實際負債率很高,基本都是在向銀行借錢工資還款。而百姓接觸不到好的投資方式,辛辛苦苦掙的錢很容易被不法商家盯上......現在很多騙局都已經下沉到農村了,虛擬幣、P2P理財、挖礦、傳銷等在農村非常猖獗,既沒有監管、農村百姓又缺乏辨識度,就成了騙子的溫床。

光伏這麼好的理財方式肯定會被利用,而我附近受騙最多的並不是電站本身,實際上只要裝了電站的都能有很好的回報;而是裝了電站之後公司答應給用戶的額外分紅沒有兌現,甚至公司實現不了給百姓的額外分紅最終宣告破產倒閉。這種騙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百姓佔便宜的心理宣傳額外分紅,而實際上額外分紅根本兌現不了。光伏作為投資項目真的非常合適,但不要貪心要了解他的風險和收益率,過多的誇大收益率就需要我們自己去辨別。隨著國家的扶持力度減弱,光伏電站的成本也在降低,作為投資項目風險和收益率還是非常不錯的。學我身邊一個已經有屋頂光伏電站百姓的話:“大錢掙不著,養老是夠了。”

光伏電站的收益到底有多少呢?這就需要結合所在地的光照、電站安裝的角度、電站本身的產品質量另作論述了。所以如果要安裝電站,務必要找一家靠譜的公司,最起碼售後跟得上、有一套科學的安裝技術、電站核心部件質量有保證。

騙局三:低價

在一些光伏電站比較成熟的鎮村級別,市場已經非常成熟,所以隨之而來的質量問題就逐漸顯現出來!光伏行業目前無論是對大生產廠家還是對安裝維護公司,甚至對普通大眾,還是一個高回報的產品。這就衍生出一大批小作坊式公司去承建電站,這些小公司或假借大公司名稱、或在當地人脈較廣,在經營一到兩年之後賺到錢立馬跑路走人!殊不知電站的核心部件——光伏板(學名光伏組件)是通過不正規渠道得來,沒有售後保障,甚至安裝方式都有問題,時間久了問題頻出,百姓根本找不到人來維修,只能自己掏腰包。甚至電站發電量已經非常不正常了,也沒辦法解決。這種電站俗稱孤兒電站。而這種騙局非常好辯認,價低+沒發票!公司進貨渠道不正規價格超低,誰知道他是從哪弄的光伏板,從其他地方弄來的二手板、殘次板也說不定,出了問題肯定沒人管。

揭開騙局最好的方式就是索要發票和不要一位貪心低價。追求低價沒問題,前提是要有正規發票,如果公司能提供廠家供貨發票就最好不過了。


屋頂光伏電站普及二:商家常用騙術揭秘

以上就是身邊出現的一些常見騙術,其實只要百姓能夠稍微的有一些防範意識,不要貪小便宜,上面的騙局很容易辯認。而現在的農村老百姓哪個不愛貪小便宜呢?又有多少能讀到這篇文章呢。期待光伏行業能夠更加透明、更加正規,也祝福各位有屋頂電站的朋友多發電多賺錢,身體健康!

PS: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