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宜食用味精?

李松


如果不喜欢吃味精,那就不吃;如果喜欢吃,那就吃一点点。

味精,是一种家常调味品,原来用面筋制得。自1965年以后,我国味精厂采用粮食为原料(玉米淀粉、大米、小麦淀粉、甘薯淀粉),通过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

谷氨酸钠,是味精的化学名称。它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据说,被水稀释3000倍,还能尝出鲜味!

要知道,食盐被稀释400倍,蔗糖被稀释200倍,就尝不出味道来。

味已成“精”,说的就是它!

作为日常调味品,有许多注意事项。

1.凡肉禽蛋奶鱼、蘑菇、海带、高汤等日常食物,无须添加味精——画蛇添足!

这些食物本身已具有鲜、香的特点,使用味精会掩盖本味。

2.酸碱性强的菜肴,如糖醋排骨、糖醋鱼、醋熘大白菜、酸辣土豆丝、鱿鱼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它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度差,增鲜效果不佳;在碱性环境中,它遇碱生成谷氨酸二钠,产生不愉快的气味。

3.炒菜起锅前放入,温度在70~80℃时鲜味最浓。

4.煎炸、烧烤等高温条件下,不宜。它在120℃的高温会变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

5.味精在低温条件下,不易溶解。可先用温水化开,淋在凉菜上。

6.甜品、甜菜中不宜加入味精,会破坏鲜味和甜味。

7.每餐建议只在一道菜中添加味精,一次不超过0.5克,添加量大了,易产生怪味。

8.为安全起见,婴幼儿不宜食用味精。

这样算起来,适合添加味精的菜肴,不是特别多。

联合国粮农组织,及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规定,味精每天允许摄取量(食物中原有除外)每公斤体重为120毫克——一般人都不会超量食用。

味精不以提供营养为目的,但对于多数人来说,少量食用味精无害。

比味精鲜许多倍的鸡精,被大量使用,好像有了它,食物会更好吃一样。

品尝每一种食物的天然风味,才是最为可贵的!


跃水营养


为什么不宜食用味精?

大家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味精化学成分为谷氨酸钠,是一种鲜味调味料,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浓厚鲜味。与食盐同在时,其味更鲜。味精可用小麦面筋等蛋白质为原料制成,也可由淀粉或甜菜糖蜜中所含焦谷氨酸制成,还可用化学方法合成。味精还有缓和碱、酸、苦味的作用。谷氨酸钠在人体内参与蛋白质正常代谢,促进氧化过程,对脑神经和肝脏有一定保健作用。成年人食用量可不限制,但婴儿不宜食用。

谷氨酸钠的恶名始于1968年。那一年,Ho Man Kwok博士向新英格兰医学报寄去了一封信,信中描述了他每次在美国的中餐馆用餐后出现的奇怪反应并给出了可能的解释。他着重描写了脖颈后面产生的麻痹感,并且这种麻痹感会逐渐扩散到胳膊和背部,同时感到周身虚弱,心跳加快。

科学证明,味精进入人体后可以完全被消化吸收,并参与到正常的新陈代谢中,不会发生沉积。味精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可生成谷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人体体重的17%是蛋白质,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谷氨酸占20%。因此食用味精不仅能起到调味增进食欲的作用,还能补充人体一定的营养素。

所以适量食用味精是对身体有益处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道能不能帮助到您,不周之处请见谅,谢谢,喜欢就关注一下我,我们一起探讨和努力,再见!


老刘和小刘爱美食


为什么不宜使用味精?

大家好,我是餐餐美味,我的问答是:味精是一种无形的食品污染小物质,假如摄入过多的调味品,有可能会引起某些疾病,高危人群尽量少使用吧。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遇热分解产生变异物质,摄入后可引起其他疾病,多少对身体还是有影响的,适量的食用还是可以的。

炒菜的过程中,我很少使用味精来调味,但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味,偶尔会使用味精,也许是心理作用,放入味精后菜的味道确实不一样了,吃起来没有丝毫的影响。

结语

有些食材没进行曝光,我们生活的现实中,所接触的食材有太多太多,谁能保证其它食材安全呢?谁又能保证其它的调料安全呢?只是我们对味精有所了解了,大家重视了,才尽量少使用了,还有我们未知太多的调料品,我们不是还在用吗?我们还是尽量的少使用味精吧!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区留言讨论哦!如果喜欢我们就点赞关注吧!我们下期再见!


餐餐美味


我是二姐,我来回答下为什么不宜食用味精的问题。

二姐要先给大家说下味精的作用和成分,再说一下味精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就能知道是是不是适宜食用味精了。


味精的作用

味精是超市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剂,在超市中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而家家户户也都会常备着味精做调料。那么味精是起到什么作用的呢?二姐家里也有味精,经常在炒菜的时候,必要的两个工序就是先放盐再放味精。一般什么时候放味精呢?比如二姐做鸡汤的时候,会加点味精能起到增鲜的作用,做完之后的鸡汤味道就会特别鲜美,而且鸡肉吃起来也感觉很有嚼劲也带着新鲜的质感,这些都是鸡精的作用。第二个用法就是二姐在炒菜的时候,会加一点味精提高菜的好吃程度。加完味精之后的菜就会变香,吃着也好吃还下饭了。所以二姐觉得这么看来味精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味精的成分

二姐查了一下,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也是氨基酸成分的一种,既然可以在超市中买得到说明味精还是能够达到使用标准的,所以二姐觉得最起码从吃到嘴里来说,味精的成分应该是可以达标的。而味精中所含有的谷氨酸,也是人体能够吸收的,二姐查到谷氨酸能够在人体中合成蛋白质。所以味精从转化成蛋白质这个方面讲对人体是有些益处的。

过量吃味精对我们的影响

二姐之前说的前提都是在适量的吃味精的情况下,味精才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处,但是如果过量的食用味精,那就不是这回事了。大家有没有听过吃多了味精容易掉头发的情况,常听到周围的人说起吃味精会有这个不好的情况。但除了这个情况之外,二姐还查到吃过量的味精,会产生过量的谷氨酸成分能够对神经有一定坏处。所以有的朋友吃完还会出现爱睡觉和头昏脑胀的情况。

另外味精中钠成分很高,这样就会导致钙、镁等元素在身体中吸收更加困难。不仅如此,二姐查到代谢钠元素就要消耗更多的钙、镁元素,这对身体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二姐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控制味精的摄入量。

正确吃味精

吃味精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二姐建议大家一定要正确的吃味精。首先在炒菜或煲汤的时候也可以加入味精,但是一定要适量,让放入的味精在我们正常摄入范围之内。另外炒菜的时候可以用其他提高鲜味的调料代替味精,比如说炒菜的时候加点蚝油,也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菜品的鲜味,而且二姐觉得也控制了味精的摄入量。在煲汤的时候,可以在里面加一点香料,让香料和汤品中的食材一起熬煮出香味来,这样做完的味道就好吃了。



总结

二姐觉得适量的吃味精是可以的,但是不要超量。所以这里说的是不宜吃味精,而不是不能吃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要让味精吃的有利于我们健康,控制在一定量范围内,这样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所帮助,我们吃的更鲜美也能吃的健康。而且吃味精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禁忌比较好。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二姐美食


味精有害论是谣言,还不是现在,是解放前就有,根本没有停歇过。

味精是日本人池田菊苗1907年发现的,至今已有112年。我国是吴蕴初1923年注册投产,生产“佛手牌”味精,做成了上海滩“味精大王”。

味精生产的道理和酿酒、做酱的原理一样,用的粮食发酵而成。提取的物质叫做“谷氨酸”,再和盐制成味精,全称“谷氨酸钠”,白色结晶体。


味精的核心问题,是添加到菜肴里后,如果温度到了120°C,会变成“焦谷氨酸钠”。这种物质是这多年的争论焦点。最早的说法,焦谷氨酸钠是致癌物质,有毒。引起科学界重视,不过经过多方实验和寻找,最终确定,焦谷氨酸钠无害,不会引发疾病。

所以,早在1959 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就明确的把味精归入食品分类中最安全的类别,叫做“一般认为无害(GRAS)”一类。

到了 1987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同样的把味精归入最安全的类别。

如此一来,再说味精有害或致癌,就是愚昧。

但是味精的问题确实很大。这个大不在味精本身,而是使用上。人们在使用味精上有了强烈的依赖症,尤其是饭店,长期大量的使用味精,把人们的口味惯坏了。去饭店就要重口味,没有大量的味精根本做不出来。吃了之后又口渴难受。

这是因为味精里有“钠”。就是说,不是味精吃多了难受,而是盐吃多了。就这样长期过量的吃盐,不生病就怪了。

所以,味精是好东西,但是却不能多吃。话说回来,再好的美食也不可过量。


普济


为什么不宜食用味精?

大家好我是闫家小厨房,我的回答是:说味精不宜食用大概是源于大家对味精的误解。

咱们先了解一下味精是什么?

味精最早是日本人池田从海带中提取出谷氨酸,然后加入钠,制成了谷氨酸钠。也就是说味精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钠,是一种鲜味调味料,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浓厚鲜味。

为什么说不宜食用味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疯传,食用味精会使人掉头发,可致癌,甚至是还可以让人变笨。大概是源于这些传言吧,所以好多人都以为味精不宜食用,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味精到底可不可以食用?

现在的谷氨酸大都是采用发酵法生产的,就和酿酒的工艺一样都是从粮食中提取出来的,再和盐中的钠一起制成味精。谷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虽然它不是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但它可作为碳氮营养参与机体代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与食盐一样,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中含有钠元素,过量摄入钠,会导致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控制味精摄入量的基本原理和控制食盐一样,主要是为了防止过多食用钠。

所以说味精是可以食用的,但不要过量食用。


味精的食用注意事项:

  1. 1、味精的最适使用浓度为0.2%-0.5%,最适溶解温度为70℃-90℃,所以要在做菜或炖汤时起锅的时候再放味精这样既不破坏味精的鲜美特性,又使味精能迅速的溶解在汤汁中,产生鲜味。

  2. 2、做凉菜时不要把味精直接放进去,要先用少量的热水溶解后再添加进去。
  3. 3、不是所有的菜都适合放味精,在做本身谷氨酸含量较高的食物时不必再放味精,如鸡鸭肉、蛋类、海鲜类的食物。
  4. 4、哺乳期的妇女和婴幼儿不宜食用味精,老人、儿童和高血压患者应不食用或少量食用味精。

味精和鸡精哪个危害更大?

现在市面上味精少了,基本都被鸡精代替了。味精和鸡精有什么区别呢?

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品。它是以味精、食用盐为主要原料,再加入鸡肉或其浓缩提取物、风味核苷酸二钠和其他辅料制成。也就是说,鸡精里也含有味精,只是多了一些提鲜的成份。

鸡精的味道比味精更鲜,所以更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并且鸡精的颜色是淡黄色,有点儿像我们小时候吃过的麦乳精,从感官上也更容易让人喜欢。

其实无论是味精还是鸡精,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给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适量适用还能给我们的饭菜增香。

总结语:味精不是不宜食用,而是要适量食用。

我是闫家小厨房,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大家,如果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在下面评论区留言指正,如果您喜欢的回答就请点赞加关注吧。

闫家小厨房


为什么不宜实用味精?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

味精是否有益健康,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其实味精只要适量食用就是没有害的,而且在营养和保健方面对人体健康有益,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食用。味精中含钠,过多摄入可导致高血压。老年人对钠的摄入尤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肾病、水肿等疾病的人应该少吃味精。当食用味精过多,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时,甚至会导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体对钙、镁、铜等必需矿物质的利用。尤其是谷氨酸可以与血液中的锌结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谷氨酸锌被排出体外,导致人体缺锌,而锌是婴幼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营养素,婴幼儿和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应禁食或少食味精。


七言聊历史


我是陕西愣娃,爱美食爱生活。

为什么不宜食用味精?其实题主应该问为什么不宜多食用味精,味精的学名叫谷氨酸钠,是一种结晶的晶体调味品。相信大家都见过味精,小时候家里经常买的小袋的莲花味精,一吃就是多半年,妈妈炒菜的时候,都是三五粒的放,小孩子都不知道到底是放没放,只有父亲能吃出味精的味道来。



不宜食用味精是个伪命题,不成立的,毕竟存在既是合理,如果味精不宜食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都出手查封了,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味精在市场上流转。而且好多的调味品企业都是上市公司呢😄

味精作为调味品,有增香提鲜的作用,尤其是炒热炒的时候放一点点味精,菜品出锅后香气四溢沁人心脾,让人食欲大振,欲罢不能。但说到底,味道也是化学品,是化学提取的晶体,不是自然形成的物质。化学提取的精华都是浓度极高的谷氨酸钠,少许食用不会有什么不良反应,但是如果食用过多,或者是彻底依赖上这种调味品,没有它就不行,就像爱吃辣椒的人那样,顿顿少不了,那就有些太过于频繁了,毕竟化学品不是纯自然的物质。

综上所述,味精并不是不宜食用,而是不宜多用,至于说味精致癌或者掉头发的谣言纯属于无稽之谈不听也罢,谣言止于智者。拌菜炒菜都可以放一点点味精,有轻微的味道就行,放多了也会影响食材原有的味道,更多的话就会发苦。烧汤的话还是建议不要放了,味精融合在汤里,对于汤本身的味道影响太大,使其失去了原本应有的色彩

感谢观看,欢迎评论指教,记得关注我喔,每天都有美食与您分享😗️😗️😘️😘️😘️


赳赳老秦不暇自哀


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这种物质于1908年被日本人在海带中发现,然后经过提炼、结晶而成。

现在味精已经可以从玉米、黄豆、大米中进行提炼,而且早就可以大规模、批量生产。

为什么不易食用味精

一,味精是如何制作的

  • 现在的味精的生产工序一般都是清洗、浸泡、软化粮食——研磨分离制成淀粉——提取葡萄糖——发酵——浓缩结晶物质而成。
  • 味精的使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行业。我们日常使用的调料中,酱油、蚝油、蒸鱼豉油等含有鲜味的调味品,里面都有添加。


  • 味精使用的范围和年限这么长,如果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那么世界各国早就禁止使用了!
二,味精的副作用
  • 因为味精属于浓缩的鲜味剂,如果过量食用会导致我们口腔中唾液的分泌,吃多了会感觉“口感口渴”。

  • 因为谷氨酸钠不耐高温,所以炒菜时一般都建议临出锅使用,高温会使谷氨酸钠产生一种叫“焦谷氨酸钠”的物质,这种物质对人体有害。
  • 一般味精在制作过程中,都会加入一部分的食用盐,这样因为菜品里已经添加了其它调味料,导致菜有些咸。人食用的过量的味精,会感觉有些头疼。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3届联会上公布:食用味精,有益无害,取消限量。

三,正确使用味精

  1. 味精因为不耐高温,所以使用时要临出锅加入。

  2. 谷氨酸钠与糖和醋会起化学反应,容易产生怪味,所以糖醋类菜肴不能使用味精。

  3. 味精的用量一般以菜品的1—2‰为好,不建议食用过度。
味精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外面购买的食品加工类食物,基本都含有味精的成分。因为凡是皆有度,谁也不能拿味精当饭吃不是,只要食用有度,味精也没有必要被“妖魔化”。如果选择不食用味精,那么市面上销售的调味品和加工食品,基本有很多都不能食用了!

73神牛


关于食用味精是否安全,是近几年来颇有争议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从过去单一追寻饮食美味,逐渐向健康养生方向转变。现在家庭厨房使用味精这味调味品的越来越少,更有甚者,将味精列为厨房禁品,从此打入冷宫,让味精彻底从厨柜里消失。追其根源,理由很简单,关于食用味精致癌的说法无处不在,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有味精致癌的文章蹦出,谈癌变色,对于癌症又有谁不怕呢。



为什么不宜食用味精?题主的意思好像认定了味精不能吃,是不是有些偏激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弄清楚味精是怎么来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味精是怎么来的?】——

据说在没有味精之前,山东人用海肠提鲜,山东胶东盛产海鲜,用晒干的海肠粉加入菜肴中增鲜,大厨们腰间都别有一个装有海肠粉的小皮囊。海肠粉可比现在的味精鲜多了,只是成本太高,尤其是当下海鲜价格不断攀升,让普通老百姓望而却步。

味精最早是1866年由德国人H·Ritthasen博士从面筋中发现谷氨酸钠,并从中分离出来,1908年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又从蒸发的海带汤里中找到一种晶体,提炼出来就是谷氨酸钠。次年,日本商人铃木三郎将其包装进行出售,取名为“味之素”,这就是最初的味精。1923年,在上海创业毕业于化学专业的吴蕴初,用水解法生产了谷氨酸钠,从此有了我们中国自己的味精。随后他在上海创立了天厨味精厂,推出了“佛手牌”味精,这就是现在咱们吃的味精。



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

中国味精大王吴蕴初

——【味精的主要成分及工艺】——

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分子式为C5H8NO4Na,又叫麸氨酸钠,是一种氨基酸的钠盐,为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谷氨酸钠有类似海鲜的鲜味,当加以3000倍的水溶液稀释,鲜味仍然存在,这就是放几粒味精用于开汤什么的鲜味还那么明显的原因。谷氨酸钠水解成谷氨酸,鲜味就是谷氨酸发出的。我国现行的味精谷氨酸钠含量纯度标准有两种,一种为99%,另一种为80%,后者是加了食盐或者糖的。味精除含有少量的盐外,还含有少量的水分、脂肪、糖、铁、磷等其它物质。



味精是由粮食加工而成,其中最常见的是用小麦、大豆等含蛋白质较多的物质经水解法制得,或以淀粉为原料经发酵法加工而成的,味精呈白色粉末或晶状条形体,也可通过甜菜、蜂蜜等原料从中得到,还可以用化学合成制作。味精的最佳溶解温度为70℃~90℃,味精的生产制作流程并不复杂,目前大部分味精厂商都是采用淀粉做原料,主要工序有以下四个:淀粉液化后加入糖化酶糖化→谷氨酸培养液消毒发酵(复杂的微生物生长过程)→谷氨酸的提取和谷氨酸钠的生产→谷氨酸钠去杂质精炼,精炼的谷氨酸钠就是味精啦。



——【味精果真有那么可怕吗?】——

对于味精的恐惧最初来源于一名叫Ho Man Kwok的美籍华人医生,他在中餐馆吃完饭后出现了四肢发麻、悸动、浑身无力等症状,他将怀疑锁定在中餐馆的味精上面,并将此怀疑观点以读者来信形式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由此引来了欧美饮食界的强烈反响,特别是消息经媒体放大报道,味精一时成了毒素,相继出现了《味精综合症》和《中餐馆综合症》专有名字,硬生生地将味精贴上有害的标签,因此在西方的中餐馆倍受打击,不得已以菜肴不放任何味精广告贴在最醒目处,很快对味精的恐惧感蔓延至整个食品加工业,加工食品包装袋必须标注不含味精的字样,从此味精退出欧美市场,这就是到现在为止欧美人仍然不吃味精的原因。



就因为这位美籍华人医生一个怀疑的短文,断送了味精在欧美市场的大好前程,同时也殃及到中国,加深了中国人对味精的曲解,关于味精致癌的言论满天飞,以致于味精在中国市场也受到致命打击,销售量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我们从制造味精的原料和工艺可看出:味精是利用微生物发酵而得,与白酒酿造原理基本相同,没有什么毒素。其实在许多天然食物中也存在着谷氨酸钠,比如葡萄、番茄、牛奶、猪肉等。

值得注意的是:味精在长时间的高温烹饪下,会产生焦谷氨酸纳,而这个焦谷氨酸纳失去鲜味并带有微毒性,经科学家证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不足以对人体产生伤害。但是超过120℃的高温,焦谷氨酸钠便会生成更多,所以只要咱们避免120℃以上的高温烹饪食物,并且味精晚些投放,这样食用味精是安全的,在生活中味精既可以提高人们的食欲,又因其是一种氨基酸能提供人们营养,它的钠金属也是人体所需的元素。

提醒一下:因为味精含有盐,在烹饪菜肴时要减少盐的投放量。另外,味精在碱性环境中,会起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叫谷氨酸二钠的物质,丧失鲜味,并且伴随臭味,所以要注意味精保存的环境。



——【关于味精相关知识点问题疑惑解答】——

★ 味精在烹饪中应该如何运用?

众所周知,味精起提鲜作用,但并不代表味精在美食界能够泛用,一些原本很鲜美的食材,是不需要添加味精的,否则会掩盖这些食材最原始的美味。对于海鲜类食物,因本身有很强势的鲜味,不宜在加入味精;对于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也不需要用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具备有香、鲜的特色,使用味精,效果反而更差,导致味道变异。 对于酸性较强的菜肴,例如:糖醋排骨类、醋熘土豆丝等,也不需要用味精,其原因是味精与酸性物质不溶合,酸性越强溶解度就越低,这样味精起不到提鲜的作用,没有添加的意义。

★ 鸡精是否能够替代味精?是不是比味精更营养?

不少人认为鸡精是添加了鸡肉和鸡汁这些天然营养物质,比味精更营养。其实鸡精是味精的升级版,尽管鸡精包装上印有一个大大的肥鸡,实际上它与鸡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它是在味精的基础上添加了盐、肌苷酸、核苷酸二钠、鸟苷酸、糖以及其他辛香料物质。鸡精一般含有40%的味精,可以替代味精,比味精的浓度更高,鲜味更重,食用同样安全,鸡精也有盐分,加鸡精则应适量减少盐的添加量。



用海鲜替代味精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将干虾仁用料理机破碎成粉末,用瓶子密封好,在菜肴烹饪过程中加入,既提高了菜肴的鲜味,又满足了抗拒味精的心理。

结论

味精是用粮食加工而成,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只有在长时间高温烹饪下,谷氨酸钠才会生成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没有鲜味,且有微毒。所以避免长时间高温烹饪,食用味精是安全的。没有毒素,更不会致癌,相反味精溶水后的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和钠元素都是人体所需的营养。

好了,关于味精为什么不宜吃的话题,咱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如果你有不同做法或更好的建议记得一起分享哦。

我是小雅美味,一个厨艺爱好者,关注小雅美味,分享一日三餐的小情趣、小温暖,共同探讨美食话题,让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欢迎点赞、转发、收藏、评论,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