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专业》每日一专业——建筑学


《选专业》每日一专业——建筑学

1、什么是建筑学?

建筑被誉为石头的史书,它用砖石承载着人类文明前进的轨迹。社会热点话题少不了涉及“建筑”,从国家大剧院到央视新台址,从鸟巢到水立方,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它的含义。从狭义上来说,建筑就是人们居住的房屋。最早的房屋是人类的栖身之所,其为人类遮风避雨。现在房屋早已超出了一般居住范围,按使用功能可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两大类,其中前者又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主要是指日常生活起居用的住宅、公寓、宿舍、别墅等;公共建筑主要是指行政办公建筑、文化教育建筑、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观演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等。随着建造技术水平的提高,“火柴盒”般单调的水泥楼房渐渐走出人们的生活,新材料、新结构形式和新工艺使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如玻璃幕、巨大的出挑、底层架空等,如果不考虑经济性的制约,一切想象得到的形式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几乎都能够实现。

传统建筑学涉及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和园林景观等学科逐步从建筑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2、培养什么人?

建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建筑师。在一般的设计单位中,建筑师是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建筑师不仅要完成属于自己的技术设计部分,还要负责召集结构和设备的工程师,共同完成项目的其他部分。一般一个建筑项目是由三部分人来完成的。首先是建筑师提出建筑方案的构思,并负责建筑方案的设计。这些设计包括建筑的使用功能、艺术造型、建筑的平面和空间布局等。第二部分人负责建筑的结构设计,即在建筑师提供的外形设计的基础上,绘制建筑的内部结构图,落实建筑的功能分区。最后是负责水、暖、电的工程师完成建筑项目的给水排水、供暖、送电系统的设计。为了与其他专业协作,建筑师要了解一些其他专业的知识,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处理设计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这样才能优质高效地完成整个设计任务。

招生时,除隶属于美术学院内的部分建筑学专业外,一般建筑院系招收的学生均为理科生,其本科毕业后被授予工学学位。通过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评估的院校授予其毕业生建筑学学位。报考建筑学专业有一些特殊要求。

报考建筑学专业的考生需要有较好的美术基础学校一般会要求报考者在报名同时递交徒手画,入学后部分院校还会加试素描报考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色彩感觉,色盲、色弱者不会被建筑学专业录取。另外,还要提醒一下有报考意向的考生,一般来说建筑学专业会比其他专业的录取分数稍高一些。

3、主要代表院校

2017年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建筑学学科得分C-及以上的高校:

清华大学、东南大学(A+)

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A-)

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B+)

北京建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B)

北京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深圳大学、西南交通大学(B-)

中央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C+)

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建筑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福州大学(C)

内蒙古工业大学、苏州科技大学、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C-)

4、开设哪些课程?

大学里开设的课程可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每一项又有必修和选修之分。公共课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课仅为本专业的学生开设。必修课就是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选修课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行选修,但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就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如政治、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等;专业必修课就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最具专业特色、最重要的课程;专业选修课一般是在大三、大四时开设,是对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扩展。

建筑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以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为主干课程,一般每学期要求学生完成1~2个课程设计,并围绕其内容进行专业课设置。主要开设的专业课包括如下部分:

(1)工程技术方面:包括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物理以及建筑供热与通风、供电照明、给水排水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与建造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为工程实践作好技术准备。

(2)建筑理论方面:包括建筑史、建筑设计原理以及有关的建筑艺术理论等,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史学和美学素养,让其从经典建筑案例中找寻设计灵感,前人的设计经验为工程实践提供原型和依据。

(3)建筑表现技法方面:包括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计算机辅助制图、美术等,以便学生能够通过图纸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并把握建筑建成后的效果。

(4)建筑设计方面:包括建筑初步以及其后由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住宅区规划和城市设计等,即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其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建筑师的主要工作内容。

(5)建筑师职业教育方面:包括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建筑技术经济与管理等,这是我国深化建筑设计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注册建筑师制度后,对培养合格建筑师提出的新要求。

此外建筑学专业强调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安排了实习课程和实践环节包括建筑认识实习、古建筑测绘、美术实习、工地实习、专业调研、设计院生产实习等。为更好地配合课程设计,有的院系还会在每学期安排1~2次集中周(或称设计周),暂停其他课程,利用1周的时间进行专题设计训练,如快速表现、水彩渲染、快体设计等。

从上述课程介绍中不难发现建筑教育兼顾理工与人文双重特质,强调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三位一体的学科构成,

本科学制一般为五年。在建筑学专业中有几个点是需要强调的,一是工程技术知识的学习;二是表现技法的训练;三是建筑艺术修养的加强。所以,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学特殊的教学方式。建筑设计等专业课,不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而是采取“一对一交流”的互动方式,针对学生不同设计阶段的图纸,师生共同探讨,最后由指导教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逐一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教学相长,这有点儿像过去师徒间的口传身授。有的院系还打破年级划分的限制,设立纵向班教学组,各组由老师和一至五年级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共同组成,目的在于促进同学间的相互观摩和交流。低年级同学可以在师兄师姐的带动下尽快进入“状态”,解决问题时,学长的经验会更为有效。专业知识学习渠道也很多,老师讲授只是一方面,查阅专业资料、听讲座、现场实地调研、走访名家名作等都是自主学习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重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建筑学专业的每一门专业课都是和课程设计密切挂钩的,课堂上老师看似照本宣科的讲授并不是“无源之水”。在做设计方案的时候,这些虽然不能带来什么灵感,但都是进行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则。比如“建筑形态设计基础”这门课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以形态构成为主要线索,结合现代视觉设计中力、材料、结构和空间限定等概念,着重于立体形态、肌理形态和空间形态的设计,理性地介绍了形态设计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学生在设计中把握建筑物的整体形态不违背基本的审美原则,是今后设计各种建筑形式的美学基础。

(2)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多读书,多听讲座。大学阶段的学习不再会有老师的督促,学与不学、怎么学都要靠自己,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更是如此。专业课教学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结课多采用论文方式,也没有考试的压力。但并不能就此忽视它。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天差一点,明天缺一点,可能当时不会有什么影响,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和认真学习的同学已经产生了差距,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宽松的教学环境更需要自主学习的能力,多翻阅一些大师的作品集,听听前辈、大师讲述他们进行建筑创作的经历,这些对设计水平的提高都不无裨益。

(3)珍惜参观和实习的机会。学建筑和做建筑,参观在建中或已建成的建筑实例是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书本上的构造做法在施工现场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参观后学生对图片上的场景效果也有了切身的空间感受和理解。参与实际工程也是建筑师成长的重要一课,设计院的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设计工作的程序。向前辈学习如何周详地处理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实践经验的总结积累,这些是一名建筑师终身的必修课。

5、毕业后做什么?

建筑业与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正处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建设时期,建筑业发展迅速,为从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据有关部门预测,2019年上半年,国内建筑业总产值101616亿元,同比增长7.2%,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建筑业更是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阶段,该专业的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可以选择的方向也很多,比如去建筑设计院或事务所、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厅(局)或规划局等政府管理部门,主要从事建筑项目的前期策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房地产开发、古建筑保护、房屋质量检测、建设行业管理和城市管理等工作,大多数院系的一次性就业率可达到100%。由于就业相对容易,学生毕业后希望继续深造的竞争也不大,考研或出国也都是不错的选择。由于高校中该专业的招生人数有限,全国各省市和开办建筑系的高校也都有自己的建筑设计院,建筑专业人员的需求目前缺口还很大。据了解,一些中小城市的设计院近年来很难招到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全国知名的设计单位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深圳华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国有大院,阿特金斯、五合国际等外资单位和华汇、万科等股份制企业,这些都是毕业生的不错的选择。

建筑学专业总结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理、工、文、艺诸领域,具有科学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结合的特点;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与居住建筑设计、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为主干的系列课程,以及交通建筑与城市设计、绿色建筑与工业化、建筑遗产与保护等特色方向的课程,受到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建筑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建筑创新思维和专业设计能力。

就业方向

建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主要有四个方向:

1、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的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

2、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

3、一部分同学考取公务员在城建部门从事管理规划工作也是不错的;

4、另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从事房地产开发。

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达97.3%。可就业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部门,房地产开发、咨询部门,相关科研和教学部门及政府管理部门,也可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设计、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等方向研究生。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广告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广告

4 其他行业

5 家居/室内设计/装潢

6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7 金融/投资/证券

8 学术/科研

9 多元化业务集团公司

10物业管理/商业中心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助理、设计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设计师

2 建筑师

3 助理建筑师

4 建筑方案设计师

5 建筑设计经理

6 设计总监

7 建筑施工图设计师

8 方案设计师

9 项目经理

工作城市:

毕业后,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 上海

2 北京

3 深圳

4 广州

5 成都

6 杭州

7 武汉

8 重庆

9 南京

10 西安

就业前景

建筑学专业一直是经久不衰的报考热门。据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建筑学专业就业率≥90%;

建筑学是目前就业前景最好的行业之一。在中国这种大兴土木的年代,建筑设计不可能是冷门专业。市场规律和市场价值往往反映到高考的录取上,建筑学是目前高考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