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警惕虛偽數字化與智能製造轉型

當前智能製造大數據正火,不少企業項目都宣稱成果。換個機器人、搞個機器聯網(物聯網)就是智能製造嗎?上個軟件、搞個視頻會議、租個服務器就是雲計算大數據嗎?

通過以下幾個問題,我們可以輕鬆打假智能製造:

1,PLC程序人工換還是自動換?

人工更換設置PLC程序,不過是用PLC操作工替換了機器操作工而己,節省的人力成本有限,尤其是柔性化離散化製造需求環境。大批量標準化生產線不過就是傳統自動化生產,不能達到工業4.0的智能製造標準。

2,機器與機器,人與機器之間通過什麼方式協同?

車間內機器就像道路上的汽車,依靠人來指揮,依靠機械的紅綠燈來控制,只不過是機器代替手而己。智能製造的意義在於機器與機器,人與機器之間的協同是全信息化、數字化和全自動化的,就像是無人駕駛一樣,不是有個緊急制動輔助,有個自動泊車入位就是無人駕駛了。智能製造的車間裡,人也是機器,人機物全自動協同,自主工序協同決策,才是真正的智能製造

3,內加工和外加多工序間通過什麼方式進行工序與質檢銜接?

內加工外加工相互配合,尤如場內場外的無人駕駛無縫銜接一樣,安全高效,通過人工手工錄單,弄個軟件電腦打單,那不是智能製造,只是換了種方式的低效人工配合。只有內外加工實現全數字化協同,工序工藝流程全數字化精準自動匹配,人機物全自動精準工序協同,才是智能製造大數據的標準。

4,工序工時進度及調度排班時間跟AGV機器人之間通過什麼方式協同?

AGV物料什麼時候送?送到哪?什麼時候接轉,轉往下一道哪個工位?誰來通知誰來控制。AGV機械式的不能精準匹配工序任務時間的配送,不過就是個遙控玩具車而己,車子數量少時,可顯著節省人力搬運,車子數量多了,生產任務多了,AGV大堵車將讓車間內的效率比人工搬運還要低下落後。

5,同步工序通過什麼方式進行數字化信息化無紙化報驗操作?

一個半成品零部件,多個部件多道工序同步不同人不同工位不同單位同時加工製造,最後彙總一起同一工序合成一個零件,再繼續整件後續工序。這種常見的工序協同場景,靠人和紙單來協同匯同記錄,那談何大數據和智能製造?中間出一點差錯,整件生產和後續工序排班就全亂套,依靠人工跟單協同指揮,生產全無保障。

6,工序進度延期或質量不良意外,下一道工序通過什麼方式重新調度排產?

人工失誤、機器檢修、物料延期,在柔性和離散製造環境下,是不可避免的日常。每天發生,依靠人工方式跟單重新核算重新排單,生產能有保障那才怪了!就算是在標準化批量生產線上,任務單加急插單意外延期也是常事,依靠人工跟單排產的方式,同樣達不到智能製造的標準,頂多就是傳統自動化產線而己,沒什麼可炫的

7,延期和意外通過什麼方式進行處置和補救?

補單是必然。什麼時候發現什麼時候補?能否趕上並不影響後續的工序排班才是智能製造大數據的核心技術難點。世界上還沒有一家不出現意外不出現延期的工廠,在柔性離散環境下,就更是家常便飯了。

8,銷售訂單生產任務通過什麼方式與在產在線預產任務進行對接?

按需生產和按計劃生產,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尤其是面對客戶個性化需求和多產品線交替需求時,兩種生產方式的協同配合很常見,依靠人工方式處置,兩種方式之間的銜接之間涉及大量而繁雜的成本要素、工序協同要素、工藝要素和進程實時監控要素,這將耗費大量的人工核算,失誤不可避免,成本核算難言精準,進程監控時效也大大失真,談何智能製造大數據?

9,通過什麼方式預警零部件缺料缺件?

一張訂單,一個產品,多則幾萬個零件,少則幾十幾百個零件,非標設備還有大量非標稀有件,靠人工跟單,人工核實庫存,人工核實別單是否佔用,要想做到100%精準實時,完全不可能,生產交期無保障。

10,通過什麼方式進行計件工資核算?

算工資,任何一家工廠都無法迴避的基本工作內容。計件工資能否實現全自動實時核算,包括外協加工費的全自動無人實時核算,是判斷一個工廠是否真正全面實現大數據智能製造的一項基礎指標。

11,通過什麼方式追蹤生產工藝BOM圖紙的換代更新或非標定製?

技術更新換代,非標定製技術圖紙更新,看似簡單,實則精細,對應到零件、工序、工藝、工位,容不得一絲的差錯和時間的延誤,也是判斷製造全鏈大數據化與智能化的基礎指標之一。

生產現場的複雜遠不止於上述11項場景,無論什麼樣的數字化和智能化,都必須解決工業現實場景,才是大數據智能製造的真正落地!

精效智能大數據工作平臺,360度無死角的大數據覆蓋,360度無死角的全業務場景覆蓋,100%的實施服務成功率保障,滿足醫療器械、生物製品製劑、消防環保設備、網絡通訊電腦電子設備、儀器儀表自動化設備、機械機電電氣設備、五金汽配等行業領域需求,助力企業建成人機物事一切資源信息互聯互通的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大平臺。

歡迎關注共研,歡迎各界參觀研討驗證,歡迎合作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