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杂志《读者》为何现在看的人越来越少?

言都由衷


何止是《读者》受众面萎缩,曾经拥有大量受众群体的《青年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期刊文学杂志也同样风光不再……。

标题描述的现象其实是一个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现实问题,这就是因社会竞争激烈而导致的快节奏生活,从而迫使人们不得不放弃昔日具有精神享受意义的纸质阅读习惯,转而成为互联网非纸质阅读的受众群体。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衍生于《读者文摘》的《读者》,因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曾经赢得各个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由衷喜爱。因而其发行量一直稳居中国期刊排名榜首,并处于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而且甚至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在昔日期刊杂志处于鼎盛的黄金时期,《读者》在众多期刊杂志中,无疑是独占鳌头的主流读物之一。社会通过高考竞争选择人才的应试教育机制,使《读者》等优秀期刊杂志基本上流失了青少年这个大面积的受众群体。随着人们业余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再加上互联网非纸质阅读方式的介入,社会已经变得心浮气躁,人们似乎不愿意再去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去获得传统的纸质阅读享受,而是专注于网络上的大量文字信息和视频信息。当下比比皆是的手机阅读和浏览现象,充分说明了非纸质阅读方便快捷的强大优势。尤其是进入第五代移动通讯(5G)时代,非纸质阅读的趋势甚至将‘’危及‘’传统纸质出版行业的生存。


东骧神骏


大概是从小学开始,就看《读者》了,当时是按年来订阅的,每次收到寄来的新一期《读者》,总是争分夺秒般,尽快将它看完,看到有好的句子,还会手抄下,几年下来,抄了厚厚的几本笔记。

因是在农村里,认识这本杂志的并不多,更加不要说花钱订阅了,而我在其中看到的小故事,文章,时不时的会分享给身边的人,他们听得兴奋,我也说得开心。

可能与早早就看《读者》有关,自己会比身边的同龄人显得过早的成熟,读初中的时候,我就开始尝试写爱情小说了,记得有节课是上速写作文,我当场写了一篇爱情小说交了上去,写的时候觉得没什么,可交上去后才觉得有点后怕,那是爱情小说啊,学校三令五申的不准学生谈恋爱,而我却明目张胆地写起了爱情小说做为作业递交。

后来,倒是有惊无险,我的这个小说还给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读了出来,说到这,我得感谢当年的语文老师,没有被世俗的思想所左右,还鼓励我多创作,没有给我当头一击。

后来,外出读书,家里装修,弟弟没问过我,就私自将我房间里的那几箱书都给拉出去作废纸卖了,那几箱书,正正是这些年来订阅的《读者》杂志及自己抄写的笔录!

当年伤心了很久,可也没办法找回来了。

在外读书的时候,因为外面的报摊里有《读者》杂志卖,所以就没有订阅,但是学习忙起来的时候,往往不记得去买,有时候记得出去的时候,又遇卖完了。如此下来,倒是错过了很多期。

后来工作了,有了电脑可以接触到很多东西,想看的,基本上网络上都能找到,也觉得买不买实刊也没所谓了,想看的时候,直接在网上搜索出来就可以。

大概很多读者所想的也是如此,所以订阅《读者》杂志来看的人,也渐渐的减少了,时代在变,人们的认知跟着变,文学形式也跟随着变化多样,不拘一格。

不知道与我一样,从小就看《读者》的人,多吗?

我是啸三公子,一个喜欢做美食,写武侠小说,写美文的人。

欢迎关注我,一起尝美食,写江湖,领略文字的魅力吧。


啸三公子


与《读者》的初次相识,那时她的名字还叫《读者文摘》。第一次看是一个同学借别人的,看完放在课桌上,我无意间翻起,一下就被她清新的文字,囊括古今中外的故事和故事里的思想所深深的迷恋了,从此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伴随着我整个学生时期。

那时每到周末,到学校大门的报亭里买一本最新的《读者》,心中的喜悦比吃蜜还甜,吃过中饭,迫不及待的把它塞进衣服里来到学校外的小河边,坐在草地上与她两情相悦亲密交流,这时是我学生时期最快乐的时光。总是先从中间的幽默短笑话开始,再翻倒第一页的序言,一个字不愿拉下,甚至喜欢的文章都可以背下来,整个下午倏忽而过,一点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淌,多少次都忘记了食堂的晚饭,但一直乐此不疲。

那时除了语文课本,没有见过别的什么读物,她完全打破了我对文章的认知,与枯燥的语文课本相比,这里面的文章是鲜活的有生命的,有幽默,有真情,有战争,还有对现实的评判,她像春雨般填补着我少年思想的空白,认知的懵懂。第一次感到我与世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那时的《读者》几乎每一期都仔细读过。

后来工作了,渐渐的远离了她,但每次路过报亭,还是买一本。

信息技术的发展,纸质媒体的衰落已是必然,但我还是祝福《读者》,感谢《读者》那时给予我的不可或缺的营养。


米虫小秋


八四年就开始买,那是叫读者文摘,每期都买,一年一年装订成册,以前没有的也在旧书市场淘到了。

那时,每买到一期,都不舍的一下看完,一页一页,一点一点,能看好几遍。就这样持续了二十年,直到后来每月二期,多了就不珍惜了。就渐渐不买了。


梨亦落


为什么分时代,因为多媒体替代纸媒是势在必然。有手机可以视频,你还愿写封信等上个来回吗?我记得写信,就是寄在本县其它乡镇,也得两三天到达,长则超出一星期。我深刻记得,我哥带着女朋友(那时刚刚兴这叫法)从邻镇回家带休假,结果一进门,我母亲不在家,差点闹误会,哥说怕有误,一星期前就写信告知家里,没想到人回了家而信未到。纸媒,它是固定有限势态,就是在城市也得去邮刊亭才能得到,而手机是随身物,且是无限量势态,随时随地都可浏览,查字搜人找名篇,不论古今和中外。我恨我想看书时没赶上好时代,不过现在算是搭上了末班车了!


爱诗草民


几年前,我曾经去过《读者》总部,曾经这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当年最火的杂志,也就是《读者》。

我还得自己小时候,一有最新的《读者》,就会从头到尾读个不停。

但现在,基本上不怎么看。而且,周围看的人不多了。原因有三:

01

各类信息入口太多,不止《读者》这一个

我们现在所能接触到信息的方式,除了文章、杂志以外,很有各类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各类APP渠道。

每一种方式,都可以给你提供资讯和知识。而《读者》只是这所有方式里的一员而已。

像百度,原来这么大流量的入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都流量下滑,更何况杂志呢。

02

人们对于知识的品位发生了变化

以前《读者》上有很多故事,能够满足人们半知识、半娱乐的需求。

但在这个时代,社会科技发展如此迅速,人们喜欢更实用的、能解决问题的内容。而传统《读者》的文章风格,受众群体越来越小。

比如像我,是一个非常功利性的、实用的阅读主义者,我重点关注一份知识对我有没有帮助,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

如果不能,那我肯定不会去看,因为我认为这种投入是没有意义的。

而我相信,和我有相同观点的人,一定不在少数。所以,传统读者的内容和题材,可能无法满足像我们这些人类的需求。

03

现在,看杂志的人越来越少

在以前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人们可能还有很多时间去看书、看杂志。但现在人们一下班,就会拿出手机,刷刷剧,看看综艺节目,玩玩游戏。
连看书的人都不多了,看书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相对来讲,看《读者》的人也会越来越少,但不管怎么说《读者》依然在我的阅读记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是千城,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
欢迎【关注】我,一起拼命努力,实现加速崛起!

在下千城


曾经的《读者》杂志是如此的辉煌,在纸媒时代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标杆。而今,看的人越来越少,我个人分析有以下两点原因:

1.既没有留住老读者的“利器”,也没有吸引新读者的“法宝”。

《读者》创刊于1981年。在那样一个时代,手机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剧都少的可怜,书籍无论是种类、发行量都少之甚少,价格更是令人望而却步。而《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成了我们广大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感知世界的一扇窗户。尤其是《读者》,其封面清新简约大方,使人赏心悦目。内容与形式方面也能与时俱进,喜闻乐见。有些故事哲理性很强,发人深省。我们当时有不少人的作文也借鉴了《读者》的风格。特别是当中有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当时很难遇到,让人耳目一新。而价格低于穷学生来说,相对便宜一点。

现如今当年最忠实的那批读者已经长大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品味与价值观也改变了。 而《读者》的结构、作品风格相对没变,时间长了产生审美疲劳。期刊越变越薄,味道越来越淡。内容主题高度雷同,读得多了,缺乏新意。表面上看是有深度,但深度挖掘觉得肤浅而苍白。已经无法满足深层次阅读的需求。



2.纸媒的没落,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kindle等多种电子产品入侵我们的生活,我们的阅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出现了APP阅读,公众号阅读,甚至听书这种新兴起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青睐。真是“一机在手,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媒体以高时效,碎片化,病毒式的传播方式,让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前通过一两本杂志了解世界,增加知识的时代已经终结。同样的信息,读者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获得,期刊必然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另外,我认为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曾经作为城市文化标志的报刊亭的消失,使期刊杂志失去展示的平台和载体。没有了报刊亭,杂志报纸不再触手可及。






美萌兔妈


读者应该是早就完成了它的整体产业上的一个转型。现在都5g时代了,《读者》是一个大型的文化产业集团,是非常成功的。

当年读者叫《读者文摘》。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发生了版权冲突。经过美国人的投诉,最终得改名叫读者。当年刊物更名的时候呢,我们还是积极的参与者。我不仅是读者的长期的读者,同时呢也是《读者》的供稿者。也有部分作品被《读者》选载。

这么快的,一转眼,街头上的报摊儿都不卖报刊了。

现在没有了读者,什么原因呢?这个人原因的是人所供职的,大家都在手机上看东西,而且阅读量也是非常大。

阅读形式的转变呢,给传统媒体的冲击是巨大的。

《新京报》还有大量的一些纸媒都在做直播,说明了什么?大家都在转型谁转得快呢谁就是最大的赢家转慢了你就要死掉。《飞碟探索》消失了。原因也特别简单,不会转型,老气横秋,咋转呢?说实在的,这还是人的因素。

市场变了,你管理者不便,那你怎么能跟着市场走呢?市场自然而然的教你拋下车。

读者产业集团呢,不仅在甘肃省非常有名,在全国也非常有名,这些励志的文字的市场还是巨大的。贾若的系列丛书呢,在高中生初中生的市场非常大。都不用创新了,把这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文字啊,反反复复的梳理,反反复复的出版,就够活了。比如说这些文字呢,在网上有偿阅读,也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大量的知识产品积累到今天这样一种程度,拿什么跟《读者》比也比不了。

谁说我们不用为他担心!



东北向前


应该说《读者》就是最早的今日头条。

《读者》,“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因为是文摘杂志,所以什么都有。所以大受欢迎,每出一期,读者争相抢购。

但网络出现以后,什么都有的网站太多,拿个手机,天下大事、奇闻异事、历史现实、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生活知识、网红热点……无奇不有,信息铺天盖地。

网站和纸质刊物相比,不仅信息爆炸,而且速度神奇,不用编辑出版周期,而是随时发布,还可以机器分析计算,拣你喜欢的推送。

另外,视频、声频,要什么有什么,不再只是文字、图片。

还有,可以及时互动,实现社交型阅读。

但我还是对《读者》这类杂志抱乐观的态度,因为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不一样,而且不可互相取代。

拿一本书、一本杂志在手里阅读的感觉和上网、看手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大悔忆智冰


不请自来

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1、自身质量下降

2、同行业竞争压力变大

3、手机时代的到来减少了纸质刊物的阅读

4、人的需求变了


《读者》十多年了,最大的感觉就是,《读者》没以前好看了。

以前看《读者》总会领悟到一些东西,虽然不会很快就体现出来,但确实会影响以后的生活。现在读《读者》,看了中间的笑话后,剩下的有时间就看,没时间就不看了,以前是从头到尾一篇不落全都看完。可能是《读者》变了,也可能是我变了。

而且,和《读者》类似的书籍太多了,《格言》等后起之秀大有超越之势。人们选择多了,也不一定就非得看《读者》了。

现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短视频、直播、流量明星才是大家所乐于接受的,为人们所追捧的。一个会唱、跳、rap、篮球的人都能火,人们还有心情静下心来看纸质书刊吗?

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也不允许人们像以前那样慢慢的品一篇精品文章,人们要的是直观浅显的视觉听觉刺激。

最后,感谢《读者》这么多年的陪伴

读者第一期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