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另类女孩司琪,她并不是乖乖女,而是个另类人物。根据某些片段,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追忆0北栀


《红楼梦》中的司棋,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她像一个侠女一般,能够保护自己懦弱的主人迎春,但她也是有些张狂的,俨然一副副小姐的做派,妄想着更改荣国府里的人事安排,为自己的亲人牟利,最后,因为自己的不检点以及遇人不淑,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司棋的主人迎春,是一个懦弱的主子,她只有在大丫鬟司棋的保护下,才能够免受其他下人的“欺负”。

迎春的首饰累金凤,被她的奶妈拿走去当了,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的事情了,可她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当时司棋正病着呢。

小姐房里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大丫鬟来经管的,当迎春屋里的丫鬟绣桔向司棋问起来这个首饰的时候,司棋向她指明了存放的地点,可后来发现它却并不在那里,可见迎春的奶妈把这件首饰拿走的时候,正是司棋病着的时候。

迎春的奶妈因为聚众赌博,在贾母那里得到了惩罚,她的儿媳妇王柱儿家的来向迎春求情,希望她能去向贾母求求情,可是,当秀桔向她问起累金凤的时候,她居然要以此为要挟,惹得病中的司棋还得强忍着出来和她对应。

如果司棋没病的话,别说王柱儿媳妇不敢这么嚣张,恐怕迎春的奶妈也是不敢任意拿走小姐的首饰的吧。所以说,脾气比较大的司棋,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护了自己的小姐迎春的。

或者说,若果司棋没有后来的事情发生,跟着迎春一起嫁到孙绍祖家的话,在她的保护下,迎春也未必会死掉的。

司棋还是一个胆大妄为的女孩子,居然想要以自己一个大丫鬟的身份,来改变荣国府里的人事安排。

司棋的大闹小厨房,可算是她的一项壮举了,就因为柳嫂子把自己要的炖鸡蛋准备的不太痛快,就亲自带着人把小厨房进行了打砸,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更主要的是,司棋的主要目的并不在此,而是想要想办法挤兑走柳嫂子,好让自己的婶子秦显家的来经管小厨房。这司棋做的就有些过分了。

迎春是贾赦的女儿,本来就在荣国府里不受贾母的待见,可作为迎春的一个丫鬟,居然还想要改变荣国府里的人事安排,这就有些不自量力了。所以,当柳嫂子继续回到小厨房当差的时候,司棋是“气了个倒仰”的。

司棋追求自由恋爱并没有错,可她也太不自爱了,再加上遇人不淑,最终搭上了自己年轻的性命。

司棋和她的表哥潘又安在大观园里私自见面,就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居然还敢做出婚前不应当的行为,司棋可就有点不自爱了。

后来,司棋这事儿被自己的姥姥王善保家的给查出来了,无奈之下,也就只好离开了贾府。

可是,在《红楼梦》的续书里,潘又安不但是前期逃跑,更是回来后对司棋隐藏自己发了财的情况,居然还想着考验一下司棋,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渣男啊。司棋是一个性情刚烈的女子,在母亲的反对之下,最终撞墙自杀了。

虽然在《红楼梦》里并没有司棋的判词,但是就司棋的追求自由恋爱,以及她最终为情而死的情况下,司棋应该也是小说里警幻仙境中薄命司里的一个悲情人物。


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司棋不像其他丫头那样柔弱,她做事干脆利落,有一种“阳刚”之气。



提到司棋大家印象最深的估计就是她大闹厨房和自杀身亡了吧!她大闹厨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要强的丫头形象。以前我觉得司棋做的太过了,没必要闹得那么大,把厨房砸了。后来我长大了,步入社会了,我改变了想法。

人善被人欺,这句话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说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让大家做恶人,而是做好事要有原则。别人欺负你了,你就要勇敢地还回去,你这么做不是心胸狭窄,只是为了不再次受欺负而已。



她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却被一个没担当的男人害死了

潘又安发了财,可他却向司棋隐瞒了实情。司棋的母亲偏不同意她和潘又安在一起,司棋听了说:“我恨他为什么这样胆小,一身做事一身当,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辈子不来了,我也不嫁人的”然后司棋就撞墙而死。这时潘又安说出了实情,同时他也明白了司棋不是爱他的钱而是爱他这个人。



我不在这里讨论司棋的死和封建社会、封建制度的关系,我想说是潘又安害了司棋。一个男人就该有担当,司棋既然成了你的人,你就该对人家负责,出了事,自己先跑。让一个女子独自面对风风雨雨,这是什么道理。所以说,司棋死的不值。潘又安何德何能配得上司棋,假如司棋是个男的,她会跑?就是凭着她那股打砸厨房的劲儿,就是和主子决裂,她也绝不会丢下喜欢的人独自逃跑。


睡前读书


司棋是荣国府大房票赦的庶女贾迎春的掌事大丫鬟。

她的外祖母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嫁丫鬟,也是邢夫人第一得用之人,她的表婶是和柳嫂子争怡红院小厨房的秦显家的,在贾府下人中有不小的人脉势力。

贾迎春是个懦弱小姐,自己房里的好多事都被乳娘把持着。但有了司棋这个厉害丫头掌事,还是能与乳娘相抗衡的。所以司棋觉得自己沒人敢惹。

一、肆意妄为

在荣国府大房老覺得被二房欺压,总想和二房争个高低。司棋是大丫鬟们唯一积极参与者。她不敢和宝玉争,但总是睁着怡红院的丫头。

有一天她派小丫头小莲花儿去让柳嫂给蒸一碗鸡蛋羹,但柳嫂舍不得钱,就推托沒有鸡蛋。说应该另外加钱。这时小莲花儿就咬住柳嫂给晴雯炒蒿子杆儿的事,并回复了司棋。

司棋那能受这种气,带着几个小丫鬟把小厨房砸个稀巴烂。

实际上是为她表婶秦显家的抢差事作准备工作,她礐得沒人能拿她怎么样。

她敢在晩上把潘又安约进大观园谈情说爱,其实也是有持无恐的,因为有人接应,有人打掩护。唯独沒想到鸳鸯会走小路。

其实求鸳鸯时,她就知道鸳鸯不会捡举她。

一个持仗家里有点势力,抓尖要强,肆意妄为,被惯坏的姑娘。

二、敢做敢当

随着她和潘又安的私情被揭穿,司栱又显出令人尊敬的一面,就是敢做敢当。

当她的情书、信物被王熙凤发现后,她镇静如常,连王熙凤都覺得惊讶。

回家后,跑了的潘又安回来了,赚了钱准备娶司棋。

但潘又安一开始沒说赚了钱,司棋的妈妈破口大骂,不允婚事,司棋一头碰死,潘又安殉情。

后四十回关于司棋的结局写的还好,写的了这个性情暴躁,没什么心机,抓尖要强,但逐渐成熟,对爱情坚贞不屈的美丽女孩的最后结局。


旁观者岚


  • 司棋是一个敢爱敢恨棱角分明的女孩。

由于自己的主子是一个“二木头”,所以我们能想到她慢慢的历练成了凡事都能做主的性格,甚至以为自己就成了主子…

所以想吃什么都直接去小厨房要,一点都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是毕竟二小姐是个哑巴,没人看在眼上,其首席大丫头也不被人看重也是自然。

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司棋几乎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因为首席大丫头的身份,又名副小姐,自己的姥姥又是后台,所以自然胆子大的很,私下与男人约会都不顾及,甚至一点畏惧都没有。

可以说司棋眼里爱情至上,一切皆可不顾后果,但是也充分说明她不在乎封建礼教以及礼法教条的束缚,被赶出大观园不怕,被人诟病不怕,唯独怕爱情没了……

一个可怜可悲的姑娘,天真又固执,一根筋,其实她完全可以和表哥私奔,但是又要求母亲的一句话。可见她内心太感性和看重感情,最终这个可怜的女儿就死在了一墙之下。


红色楼阁的梦


司琪是《红楼梦》中的丫鬟,是元、迎、探、惜四姐妹中迎春的丫鬟,属第二高的等级,第一等即最高级别的,是贾母身边的丫环,主要是鸳鸯。

《红楼梦》中司琪(网络图片)

司琪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不多,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自从出来跟着迎春跑龙套当了小角色,直到第六十一回,才开始有了点戏。然后是第七十一回,紧接着第七十二回,第七十四回。第七十七回把司棋赶回娘家。有意思地是第九十二回,作者又补写了司棋之死。可见司琪在作者眼中是何等地与众不同,是个人物。

司琪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不多,但是这个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却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形象被作者刻画的生动而感人。

一、司棋是对下施威,对上强硬的人物。

司琪为了在贾府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仗着自己是“二层主子”身份,经常对她的下等的下人施威,发号施令。对其主子迎春也不甘示弱,因为司琪摸透了迎春的软弱性格,对她缺少管理,不敢管理的心态,所以,久而久之,在这个环境中,养成了司棋大胆泼辣,骄横肆意,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司琪怒砸厨房(网络图片)

二、司琪是个爱憎分明,性格刚烈的人物。

第六十一回司棋要吃炖鸡蛋,打发比她地位低的小丫环莲花去厨房要鸡蛋。厨房的主管“柳家的”没给做,说是今年鸡蛋特别珍贵,不好买,没有,给拒绝了,说是给主子的。当质问“柳家的”,为什么晴雯也是“二层主子”,与司琪平级可以吃鸡蛋时,“柳家的”又解释说,别人要吃额外的东西,都是先把钱送来,不是白要,司棋这边总是白要,厨房赔不起。司琪听后,怒火冲天,认为这是不讲理,不公平,立刻去了厨房,把厨房砸了个稀里哗啦,一点儿也不考虑后果。

三、司琪对爱情执着,敢于与封建婚姻决裂,以自己生命来抗争。

从第七十一回到第七十四回,都是描写了司琪与其表弟潘又安谈恋爱的私情故事。司琪与表弟潘又安谈恋爱私会,被鸳鸯发现,接着被告发。不久,在王熙凤抄捡大观园时,抄出了司棋表弟潘又安写给她的情书。这下子麻烦大了,到了第七十七回,司琪被赶回了娘家。当在娘家,表弟潘又安来找司棋,司棋的母亲赌气不让司棋见潘又安,更不准司琪跟其表弟潘又安成亲,司棋一怒之下撞墙而死。司琪的这一举动很明显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与抗议。

司琪跪求母亲(网络图片)

总之,司琪在作者笔下是个很完整的人物形象,虽然出场次数不多,笔墨不多,但是,她的人物形象性格却很完整,刻画的栩栩如生。司琪不是乖乖女,却是个敢爱敢恨的正义女,同时,又是个敢于向封建婚姻挑战,勇敢的以死抗争的令人敬佩的女人。


言者青青


司棋是贾府二小姐迎春的大丫鬟,虽是侍婢,但却性格刚烈,有棱有角,敢作敢为,最能体现司棋泼辣性格的是第61回“大闹厨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因是司棋派小丫头莲花儿到柳家管辖的厨房要一碗“炖得嫩嫩”的鸡蛋羹,遭到了柳家的故意刁难。在莲花儿回去添油加醋般学舌下,司棋不由心头火起,带领一群小丫头前去兴师问罪,到了厨房,二话不说“凡箱柜所有的菜蔬只管丢出去喂狗,大家赚不成。”表现出了一副敢作敢为,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厨房风波为司棋以后争取爱情自由,甚至不惜撞墙而死做了充分的铺垫。

司棋性格泼辣大胆,还表现在敢于冲破贾府的束缚,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司棋和表兄潘右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多次大胆在花园私会。也只有司棋才敢于在主子的眼皮子底下幽会。

司棋毕竟是一个下人,在贾府那样复杂的环境中最終成了嫡庶之间斗争的牺牲品,在第74回抄检大观园时,从司棋的箱子里抄出了一封“情书”,被大字不识几个的王熙凤在众人面前念 出了内容,这对一个女孩子精神是何等的打击,此时司棋的表现是,既没慌乱无主,也没痛哭下跪哀求,而是“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体现出了司棋的个性和坚强的性格。最終被逐出了大观园,由于母亲不支持自己的婚姻,情人潘右安又逃走了,她用“一身作事一身当”的勇气了结了自己的一生。


东篱ZWH


《红楼梦》中的司棋,是一个胆大妄为、脾气爆裂、但也算有骨气、有气节的人,所以说她另类也未尝不可。

首先,通过司棋大闹厨房事件看出她脾气爆裂。其实这件事也不完全怪司棋,柳嫂子掌控着大观园的厨房,有意拿拿样子的事情也是有的,对待有事相求的芳官那些又是百般照顾,这厨房当然是有些油水的活计。司棋和秦显家的这些一大家子也在盯着处方这摊子事情,不然不会因为玫瑰露事件一脚把柳家踩到底,秦显家的小人得利的模样也是够了。这件事只能说司棋确实是个暴脾气,直接开砸,和她壮硕的身板倒是挺配,其他的暂不引申了。

其次,就是司棋和表哥幽会,说明她确实也是胆大妄为的。这在贾府还是比较严重的事情了,参见后面的绣春囊事件,竟然最后闹成了两位夫人暗地里的斗争,又牵扯了整个大观园的人进来。敢在大观园幽会行苟且之事,在现代社会看来也许不算严重,在贾府这样干只能说她胆子够大。

最后,司棋还算有骨气、有气节。当抄检大观园发现自己和表哥私传的物品后,能够很冷静很硬气的面对,比较起来又比他那情郎-私自逃走的表哥有担当多了。并且在自己母亲不同意自己的婚事后,一头碰死,当真是够壮烈。可能这也是曹雪芹想记下巾帼气概值得称道的一笔吧,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即使有很惹人厌的地方,却也有可赞叹的点滴,或值得可怜的一面。

所以,我人物《红楼梦》中的司棋,是一个胆大妄为、脾气爆裂、但也算有骨气、有气节的人。





秋阳读线装经典



1.司棋是迎春的头号丫头,掌管紫菱洲。迎春是个二木头,拿根针戳一下也不知唉一声的,事事无主见。作为迎春手下的第一把手,司棋自然养成了事事自己做主,行为泼辣的作风。司棋第一次有戏是在第六十一回。

她派莲儿到厨房要碗鸡蛋,莲儿没及时完成任务,她便使人说莲儿“死在这里了”,比晴雯病中骂偷了东西的坠儿还厉害干脆。随后知道柳嫂子给鸡蛋不利落,她便带一帮小丫头子来到厨房,二话不说,就下令:“凡箱柜所有的菜蔬只管丢出去喂狗,大家赚不成。”利落干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很有大姐大的派头。


2.这个胆大的司棋最大胆的一回在七十一回,司棋在大观园中私会情人,从书上的描写看,大有西厢记中成就好事私订终身之风。其大胆无视大观园的清规戒律和有悖封建礼教的行为让人目瞪口呆。如果说她很大胆很反叛很勇敢吗?似乎也不尽然,鸳鸯一出现,她吓得不知所措,她的情人也不似个磊落的人,连夜吓得丢下她逃走了。她于是大病了一场。

还是鸳鸯发誓不告密并温柔劝慰,她才慢慢好了起来。司棋的光彩在抄检大观园时方才显露。突然的搜查,她和情人之间的定情之物与书信都公之于众。先前被鸳鸯撞见吓得发抖的司棋倒一脸的无愧和平静。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就冲她这份镇定,自己做的事自己担当的无畏勇气,也足以让人由衷钦佩了。


3.这还不算完结,更令人刮目的是在后面。司棋因此被赶出紫菱洲,不再是副小姐后,她的母亲为此也和她闹翻了。这时,她的情人潘又安回来了,书上写道: 那人道:“自从司棋出去,终日啼哭。忽然那一日,他表兄来了。……司棋说:‘一个女人嫁一个男人。

我一时失脚,上了他的当,我就是他的人了,决不肯再跟着别人的。我只恨他为什么这么胆小,一身作事一身当,为什么逃了呢?就是他一辈子不来,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妈要给我配人,我原拼着一死。今儿他来了,妈问他怎么样。


要是他不改心,我在妈跟前磕了头,只当是我死了,他到那里,我跟到那里,就是讨饭吃也是愿意的。’他妈气的了不得,便哭着骂着说:‘你是我的女儿,我偏不给他,你敢怎么着?’那知道司棋这东西糊涂,便一头撞在墙上,把脑袋撞破,鲜血流出,竟碰死了。” 司棋的性格气质在这里变得光彩四溢。“一身做事一身当”,完全就是一副侠女的气魄了。

司棋是贾府二小姐迎春房里的大丫鬟,她的主人老实、懦弱,人称“二木头”,而有其主未必有其仆,司棋却是个性格相当刚烈的姑娘。她生得“高大健壮”,曾因为一碗炖鸡蛋带着小丫头们大闹厨房,弄得鸡飞狗跳。司棋是贾府的家生子,父母、叔叔婶娘、表弟等七姑八姨一大堆都在贾府当差。


她婶娘秦显家的在一场明争暗斗中,败给了大观园的厨娘柳嫂子,她的大闹厨房说不准也与此有关。 司棋与表弟潘又安相恋,因在园中幽会事发而被逐。从书中描写来看,她是失身于潘又安的,故后来拼死抗命,非表弟潘又安不嫁。

司棋性格最终的塑造完成,是在第92回(骂高鹗者敬请见谅,千万不要因为我又提及后40回而引发雷霆之怒),司棋说“一个女人配一个男人,我一时失脚上了他的当,就是他的人了,决不肯再失身给别人的。”“若是他不改心,我在妈跟前磕了头,只当是我死了,他到哪里,我跟到哪里,就是讨饭吃也是愿意的!”


她母亲气得了不得,哭着骂着说:“你是我的女儿,我偏不给他,你敢怎么着!”司棋便一头撞在墙上,把脑袋撞破,鲜血直流,竟死了。小潘本是发了财回来找司棋的,见此惨状,他抬来两口棺材,“忙着把司棋收拾了,也不啼哭,眼错不见,把带的小刀子往脖子上一抹,也就抹死了”。

这个双双殉情而死的情节,并不比尤三姐之死逊色,每读至此,我都是相当感动的。 一般评论者都说,司棋是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婚姻的一个光彩照人的正面形象,我看这个评价并不为过。


虽然这个悲壮的结局出现在后40回里,是由高鹗最终完成,但由于这一情节精彩感人,具有典型意义,几乎所有的戏剧、影视作品都保留了它。越剧版电视连续剧还把它和张金哥自杀、尤三姐自刎、宝玉出家等经典情节放在一起,作为片头的剧情集锦(片花)反复出现,起到极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蓝颜经典老歌音乐视频


司棋在《红楼梦》里是贾迎春的丫头。脾气刚烈,雷厉风行。排挤柳家的未果,后与潘又安私通,被撵出大观园。最终与潘又安双双殉情而死。

司棋是迎春的头号丫头,掌管紫菱洲。迎春是个二木头,拿根针戳一下也不知唉一声的,事事无主见。作为迎春手下的第一把手,司棋自然养成了事事自己做主,行为泼辣的作风。司棋第一次有戏是在第六十一回。她派莲儿到厨房要碗鸡蛋,莲儿没及时完成任务,她便使人说莲儿“死在这里了”,比晴雯病中骂偷了东西的坠儿还厉害干脆。随后知道柳嫂子给鸡蛋不利落,她便带一帮小丫头子来到厨房,二话不说,就下令:“凡箱柜所有的菜蔬只管丢出去喂狗,大家赚不成。”利落干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很有大姐大的派头。

这个胆大的司棋最大胆的一回在七十一回,司棋在大观园中私会情人,从书上的描写看,大有西厢记中成就好事私订终身之风。其大胆无视大观园的清规戒律和有悖封建礼教的行为让人目瞪口呆。如果说她很大胆很反叛很勇敢吗?似乎也不尽然,鸳鸯一出现,她吓得不知所措,她的情人也不似个磊落的人,连夜吓得丢下她逃走了。她于是大病了一场。还是鸳鸯发誓不告密并温柔劝慰,她才慢慢好了起来。司棋的光彩在抄检大观园时方才显露。突然的搜查,她和情人之间的定情之物与书信都公之于众。先前被鸳鸯撞见吓得发抖的司棋倒一脸的无愧和平静。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就冲她这份镇定,自己做的事自己担当的无畏勇气,也足以让人由衷钦佩了。




郑好奋发


解读《红楼梦》中的人物,应从全局出发,就如司棋,若从“点”来看,她的身分为贾府“四艳”的四个大丫鬟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有姓可考的丫鬟。外貌,品貌风流,高大丰壮。

主要行状,一、答小红之问三个字,没理论。小红找凤姐,见司棋从山洞里出来,站着系裙子,便赶上来问道,不知道二奶奶那里去了?司棋道,没理论。二、闹厨房的主角,与其说是司棋,倒不如说是莲花儿。该有的尊敬没有得到,司棋就把炖的那碗鸡蛋泼了,不食嗟来之食,这是大有君子之风。若从小丫头的行为就是大丫鬟的行为的写照来看,这个莲花儿不但机灵,还可爱。与柳家斗口,吃着我们主子的份例,你为什么心疼(鸡蛋)?又不是你下的蛋,怕人吃了。每读至此,不觉就会笑。莲花儿又说,你忙的到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儿似的亲捧了去——且不管腔调如何,这也算是据理力争,还让柳家的那副势力小人的嘴脸,跃然纸上。司棋率众至厨房,要把所有的蔬菜都丢出来喂狗,结果因众人之劝,一个小丫头们也没得摔完东西,便拉开了。这说明,司棋虽然泼辣——听人劝,就不是一个一意孤行的人,做事留有余地。三、在“懦小姐不问累丝金凤”回,司棋虽在病中,却记得金凤应该在何处?什么时候用到?小处讲,忠人之事,略高一点,叫尽职尽责。四、抄检大观园,王善宝家的说嘴又打嘴,一是掀探春之裙,挨了一巴掌,其次就是从其外孙女处搜出男人的东西和书信。此时的司棋,凤姐见司棋只是低头不语,并无畏惧惭愧之意,到觉可异。异是超出或不同于众人,如此便为另类,书中另类多矣。五、被逐出大观园时,司棋见了,知不能免,因哭道,姑娘好狠心,哄了我这两日,如今怎么连一句话都没有了?紧接着便是求人略徇一会儿情,与相好的姊妹跟前辞一辞,虽不得,却说明她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书中,司棋出场次数虽多,可称道的也没有多少事,与其表弟“有伤风化”,明明就是“机事不密则害成”,有人却认为其身上表现出来的是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无论司棋对大观园是如何留恋,终于还是被逐了出去。这就是书的正面中的司棋,谈不上什么另类。在贾宝玉的眼里,她跟其他女儿一样,不染男人气味,一点儿都不混帐,这个评价是否中肯?还是仁者见仁吧。当有人问宝玉女儿是否都是好的时,他说,不错不错。

但是,书中人物却不是这样解读的,应从“面”来解读而不是“点”,比如,司棋是“女儿”吗?能入金陵诸钗之册吗?是,就要看作者对“女儿”设定的身分了,女儿是水作的骨肉,这个女儿,指的是“女儿”的全部,而不是其中之一人。其次,我们再来看一看贾家四艳之四婢的名字,元春,抱琴;迎春,司棋;探春,待书或侍书;惜春,入画。别人看到的是琴棋书画,古时秀才的所谓“四艺”,单单忽略了“四艺”前面的定语,抱(宝)司待(或侍)入。司者,主也。这个主字,清人用的最恰当,主子。所以,抱字不谐宝字之音,也能解释的通,抱着主子等待进入,去往何处,是不是也就不言自明了?读红,要用自己的眼来看,一入圈子,一被他人的观点所束缚,就如胶柱鼓瑟,又如走进不透光的密室。手里如果没有观世音赠送给孙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牛角尖是钻不透的。

书中问题的答案从书中找,以有知为有知,或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做凭空想象的事,不敢说是忠告,至少,这么做,所看到的问题的答案,是客观的。多谢,欢迎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