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能否延缓医疗和教育私有化?能不能保留其工作人员编制?

贝壳人


本次疫情,中国真正展现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千千万万的医务工作者逆行武汉,用血肉之躯将病毒围歼在武汉。国家又对感染者实行免费医疗,甚至花上几十万来抢救重症患者,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不过,真经认为,把这个和医疗、教育私有化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了,把人员编制和这个联系在一起,更是没有道理。

首先,私有化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管国内的公办医院和公办学校怎么改革,都不会改变其最基本的公益属性,而不是改成私有。这些公办医疗、教育资源,也不会越来越少,只会越来越多。国家对它们的补贴和支持也会越来越多。


其次,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改的是人,而不是单位。取消事业编制,为了是激发这部分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统一全国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险,并不是为了要解雇这些人。而且,这些人取消编制后,待遇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

最后,中国医疗和教育最大的困难并不在于其是否公益,而是在于资源严重不足,因为要想支撑医疗和教育的公益性,需要巨额的财政支持。我们的公立医院太少,虽然收费便宜,但人非常多,看病难问题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教育也是如此,优质教育资源匮乏,造成教育不均衡。所以,现在中国真正要做的是,尽量放开这个领域,让民营资本进入,对国内现有资源进行有效补充。而国家对这些民营资本的盈利性也有严格的限制。



其实我们看看美国的医疗体系,虽然它看起来昂贵,但如果缴纳了医保,同样也可以享受低价的公共卫生服务,而美国的医疗资源非常充足,这是我们暂时无法赶上的。

因此,在为医护工作者们点赞、为中国点赞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优势和劣势,要看清发展的方向,而不是走回头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