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與高考擦肩而過!

聊起高考,凝重的記憶像一道傷疤再一次被揭開。

那一年,由於家境貧困,初中畢業時我“被迫”報考了中師,父母希望我將來能當個老師,好安穩的過日子,不用再像他們那樣“修理地球”。

那一年,我與高考擦肩而過!

2005年的遼寧邊遠農村,溫飽問題是基本解決了,但並不富裕,一個農家要供一個高中生,那也是一份沉重的負擔。我的父母,年過半百,生養了我和弟弟,負擔也是很重的。

中考結束,還算如願以償:當年以高分考上了遼寧省鐵嶺市的一所中師。中師是考上了,讀高中參加普通高考讀大學的門卻永遠關閉了,我美好的大學夢被命運之手過早地掐滅。

那一年,我與高考擦肩而過!

我清晰地記得,自己在遺憾、不甘又患得患失中,度過了三年不鹹不淡的中師生活,學長們“讀師範,吃稀飯”的調侃如芒刺背。看到讀高中的同學一個個走進神聖的高考殿堂,參加“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搏殺,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挑選,我內心是五味雜陳的。

2008年夏秋,註定難熬且與眾不同——我在等待分配的結果,也在等讀高中的同學的高考結果。然而真的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考上大學的是極少數,經過“十年寒窗”,他們值得歡呼雀躍;沒考上好大學的是絕大多數,他們的心情苦不堪言。而我呢,心態有點“不太健康”:對考上的同學,“羨慕嫉妒恨”;對沒考上的同學,憫惜中夾雜著些幸災樂禍——“還好喲,沒落到我身上!”

那一年,我與高考擦肩而過!

事後,自己曾多次做過人生規劃和假設,也曾在親朋好友和同學中反覆推演:以我初中應屆畢業即考上中師的成績和當時正勁的學習勢頭,如果讀高中參加高考,會是一番怎樣的情形?我會不會成為高考的幸運兒和佼佼者?通過高考上大學後會不會徹底改變我的人生軌跡,讓我走上令人矚目的所謂“星光大道”?

這夢一般的假設、詩一般的想象,確實美好,但它離現實很遠且從未發生。現實是,我遠離了普通高考,中師畢業後,即被安排回老家任教。那時的農村教師,還不夠被重視和看好,我很是苦悶和彷徨。

那一年,我與高考擦肩而過!

我一邊工作,一邊開始艱難的自學自修。一年後,我獲得參加成人高考的資格。我知道,這是我不多的值得珍惜的好機會,我必須牢牢抓住這根“稻草”,多多少少圓點我魂牽夢繞的大學夢。認真複習是必須的,我幾乎把所有空閒時間都用到複習上。

填報成人高考志願,沒有多少懸念,也沒有多少選擇餘地。我關心的是哪些學校哪些專業學歷層次設置高,並不過分關心自己興趣愛好在哪裡。當年數學專業只有專科沒有本科層次,我不及細想就填報了遼寧師範學院歷史系歷史教育專業高中起點五年制本科函授。我取得了高分,順利被遼寧師範學院錄取。

這,就是我多年來一直羞於說出口的高考故事。

那一年,我與高考擦肩而過!

坦率地說,多年以來我一直存有自卑和無奈的心結:在那些一談就是“211”“985”金字招牌學校的場合,一談就是硬邦邦的全日制國民教育文憑的“主流聲”中,我要麼避開話題,要麼報之以苦澀一笑,實在“憋急”了便會說“我是‘社大’(社會大學)的”,只說也不解釋,讓聽者一頭霧水。

那一年,我與高考擦肩而過!

我知道,“知人論世”是歷史地、具體地觀察人事的重要方法。而我於“統招”次年即如願參加考試。無論人們對成人高考看法如何,成人高考畢竟也是高考,它的的確確解決了一個社會繼續教育的問題,圓了千千萬萬像我一樣因各種原因錯過普通高考的人的“大學夢”。高考,無論是普通高考,還是成人高考、自考,都是選拔人才的國家考試。高考並非一“考”定終身。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隘口,而非唯一隘口。我的人生,無緣於普通高考,卻有幸趕上了成人高考,本科畢業後又參加兩個專業專科段的自考,就這樣的一路走了過來。我由衷地感謝高考制度改革,真誠為成人高考點贊——儘管它投給我的只是苦澀而悽美的一絲亮色。

那一年,我與高考擦肩而過!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也許,缺憾本身就是一種美。對於那些真正渴望學習進取的心,一絲亮色、一盞明燈就足以點燃希望,並溫暖和美好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