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角度看动物的10个重要事实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猫可以跳得很高,我们的狗可以闻起来很香,但是有时候很难理解它们的能力到底有多神奇。将数字放在人类的背景下可以帮助我们欣赏与我们共享世界的某些动物的超人类能力。


10只猫跳

从人类角度看动物的10个重要事实

每天 走进猫栖息在书架上的猫,也可能使我们忘记它们的跳跃能力。大多数猫可以从静止状态垂直跳到自己身高的五倍。对于平均6英尺高的人来说,这意味着执行静止跳跃并清理30英尺。换句话说,这将使我们能够跳到三层楼房的屋顶。

9蚂蚁的承载力

从人类角度看动物的10个重要事实

根据蚂蚁的种类,这些微小的生物可以承载的重量是其自身重量的10到50倍。当您看着带有叶子的小生物时,这听起来可能并不令人印象深刻,但将其炸毁到人类所占的比例,真是令人震惊。如果人类具有与蚂蚁相同的肌肉控制能力和力量,那意味着一个180磅的人平均可以携带1,800到9,000磅之间的任何物体。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在低端,1800磅与Clydesdale马差不多。9,000磅大约等于三只大众甲壳虫。


8帝王蝶之旅

从人类角度看动物的10个重要事实

帝王蝶可能看起来很精致,但是北美帝王每年春天和秋天都要进行一次史诗般的旅程。这些顽强的生物从美国北部的避暑别墅到墨西哥的冬季避难所,行进了3,000英里。机翼跨度约4英寸。用人类的角度来说,成年人的平均步幅为32英寸。那是蝴蝶翼展的8倍,这意味着人类需要步行24,000英里才能体验到蝴蝶的旅程。到赤道环游世界仅几百英里。

7猫的叫声

从人类角度看动物的10个重要事实

大多数猫发出的呼pur声柔和舒适,但世界上最大声的呼pur声是由一只名叫Smokey的英国猫保持的。他的pur叫声记录高达86.3 dB。换个角度看,人的呼吸频率约为10dB,正常说话的声音约为60dB。我们更熟悉的80-90dB左右的噪音包括吹风机,吸尘器和许多手动工具。


6兔子般的繁殖

从人类角度看动物的10个重要事实

从一只怀孕的母兔开始。请记住,兔子的平均产仔数为6个婴儿,而一个新母亲几乎可以在分娩后立即再次怀孕,因此,不仅是由她,而且从婴儿以及婴儿的婴儿生产出来的兔子的指数估算都是天文数字。在兔子的7年繁殖寿命中,这意味着从数学上讲,单亲母亲可以为950亿只小兔子负责。为了简化数学运算,假设人类女性的可育年龄介于18至45岁之间,是兔子的9倍。如果我们能够像他们一样繁殖,那将意味着惊人的8550亿个后代。

5大象的树干

从人类角度看动物的10个重要事实

一个大象用长鼻子像最终的多用途工具。他们不仅可以用它捡拾东西,而且还可以操纵物体并存储几加仑的水。树干末端的球茎附属物使他们具有拾取和操纵最小物体所需的精细运动技能。一头大象的躯干大约有100,000块肌肉,因此可以很好地控制它们。相比之下,人体包含34条控制手指和拇指的肌肉;其中只有17个在手。


4鸡蛋

从人类角度看动物的10个重要事实

首先,似乎不太可能从相对较小的鸟儿身上产卵。罗德岛红是一种常见的鸡肉,成熟时重约6.5磅。鸡蛋的大小各不相同,但以生产出超过平均大小的棕色鸡蛋而闻名-这通常意味着约2.25盎司。按比例,这与一个150磅重的妇女生下3.25磅的婴儿相同。仍然很痛苦,但这并没有使鸡的生活看起来如此糟糕。

3狮子的份额

从人类角度看动物的10个重要事实

在野外,狮子们必须在可以的时候吃饭。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有能力充分利用重大杀伤力。一次坐一头,平均300磅的雄狮最多可消耗90磅的肉。这几乎是他们整个体重的三分之一,也就像一个200磅重的人在晚餐时吃60磅重的鸡手指和炸薯条。

2鹦鹉的演说

从人类角度看动物的10个重要事实

所有类型的鹦鹉都具有模仿和朗读人类语音的能力,尽管这种能力在物种之间以及每个物种的单个成员内部都不同。非洲灰鹦鹉是最多产的说话者之一,有一些杰出的代表。特别是一只叫亚历克斯(Alex)的鸟,可以正确识别50多种物体和颜色。在他生命的尽头,他开始学习如何计数,并证明他不仅知道数字的顺序,而且他了解数字的含义。相比之下,当人类开始使用尽可能多的单词时,普通的小孩大约是2岁,而在他们理解诸如年龄之类的数字概念之前,大约是3岁。

1狗的鼻子

从人类角度看动物的10个重要事实

一个狗的鼻子非常敏感,它的嗅觉受体为3亿,而我们只有600万。从他们的鼻子到他们的大脑,他们的嗅觉与我们的嗅觉不同,从而使他们能够分离出不同的气味并独立处理该信息-导致其嗅觉估计(至少)比我们的嗅觉好10,000倍。从搜救犬到吸毒犬,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表明,他们可以利用其惊人的嗅觉来挽救无数生命。但是,它们的气味比我们的气味好多少?由于难以测量气味,因此我们将进行视觉比较。在漆黑的夜晚,人眼在30英里处可以检测到比蜡烛还亮的光源。如果我们的视力像狗的嗅觉一样敏锐,则可以在30,000英里外看到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