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医学生,是去乡镇卫生院当正式工好还是去大医院当临时工好?大家有什么想法?

左撇子说医


分析前,我先给大家出道题目。

目前有两个选择摆在你面前,一是某区的一把手,如区长。二是市里的一个非一把手的岗位,如市教育局副局长。你怎么选?

有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如果是即将退休了,没有更高的政Z前途和更多为民服务的能力,必然选择一把手的职位。如果还年轻,还想向更高处发展,有能力为人民谋更多福祉,那么就选择去市里。

其实,题主的问题和我的例子有相通的地方。刚毕业的大学生,处在刚刚开始起飞的阶段,这不是考虑稳定的时候,更应该多考虑如何获得更多的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个人的视野通常能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而大医院无疑是更大的平台。无论是同事的层次还是接触到患者以及疾病的多样性以及更优质的资源等方面,大医院无疑都是更好的选择。

我们都听说过,某大医院的主任医师到某地方医院坐诊,应该从没听说过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哪怕是院长有去大医院坐诊的吧?这就是未来的区别。

再举一个例子,一个省厅的干事到市里办事,市局要派人接待。但是市局的干事到省里办事就不是这个待遇了吧?

年轻的时候,平台的重要性甚至能影响你的天花板在哪里。所以,想出人头地的话,就别怕委屈与辛苦,厚积薄发吧!

加油!


繁霖遍天下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大哥去大医院,血淋淋的例子摆在下面啊。


我16年医学院本科毕业。读医其中多么艰辛多么苦,就不在细说。毕业后家人找关系想进入我们县城医院。进不去,说学历不够,要研究生才能进。办法行不通后。我一边在家准备考证、一边想考研。


这样大概浑浑噩噩的过来半年,研究生没有考上、证也没有考到。在家实在混不下去了,托同学在乡镇卫生院找了一份工作。正好一个中医科刚刚开始招人。就很容易的就进去了。


到医院后开始上班,其实我们卫生院还是蛮大的,前前后后总人数加起来60多人。效益还不错。医院提供宿舍和食堂。工作就是几乎每天都去。反正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玩的。


我和你说说最可怕的是什么,到乡镇卫生院后,你会被那种不学习的气氛感染。每天就是看上呼吸道感染、高血压、COPD,主要就是这些病。觉得很简单。下班之后和朋友在那唯一的一条街转几圈。


最多唱个K,每天都是这样,我认识一个医生,当了5年的助理医生,每年都考执业医师,但考不上。为什么?因为没有压力,助理医生照样看病。考不考证,对他来说无所有,都一样。


每个月有7、8千的收入,工作简单。一周一个夜班。几乎没有什么严重病人,如果有就送上级医院。处理不了的就往上级医院送。就是这么简单。


再来说一说去大医院。如果到大医院,首先你需要去各个科室轮转,你能看到的病种多,学的东西多,内外妇儿,什么都会,对自己的医术提高很重要。大医院管理都比较严格。定期会有各种测试。


小医生必须参加。同时还有许多机会参加各种会议。在这个专业最先进最前沿的 治疗手段,你都可以见到学到。大医院压力大,动力就大,自然而然的就变的爱学习了。在大医院你遇见的人都优秀很多。将来找的老婆都不一样。


总结一下:

在乡镇卫生院的缺点:

1.颓废、没有动力、混日子

2.医术等不到进步,见识面比较窄

3.虽然有编制,但未来医院取消编制,同工同酬必成趋势。

1.压力大、动力大。到大城市,你要生活肯定会要买房,买房你就会去努力赚钱。

2.大医院,知识面广,看的多,见到的也多。医生技术水平提高快。


猫头鹰聊职场


说说我自己的真实经历,2011年从二本中医院校毕业,在学校时本身我就不优秀:不是学生会干部、不是优秀班干、也不是社团主力干将,面试的时候不要说学校所在地的医院了,就连自己家乡所属的市级医院人家都不收简历,这时我们县城的卫生局来招聘,说可以入编,于是我回了我们县的卫生局,确实有编,于是服从分配去乡下卫生院,基层医院怎么说呢,轻医疗重公卫,缺医少药,呆了一年考下执业医我就辞职去另外一个市级医院,医院不是很大,氛围比在乡下好很多,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医院都是靠拉熟人来住院,病人并不是那么多,于是过了半年我又开始不断找工作,这回我把目标放在省城,也就是我读大学的城市,终于半年后我找了新东家,2014年到现在我就再没换过单位,2016年我提拔为我们科室的负责人。也不能就说乡镇卫生院就不好,我其实很感谢毕业头三年的经历,感谢那些遇到的人,他们都给与了我很多帮助与扶持,所以才能让我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不管在什么地方工作,都要带工作的热忱去上班,千万不要抱怨环境,不要抱怨工作没有给你施展才华,我在乡镇卫生院时,成功把中医治疗打开了并且还有自己的粉丝。在这里我真不是自吹自擂自己有多厉害,我只想说只要有人生努力的方向,一定就能到达梦想的地方!


一树梨花美


刚毕业的医学生,是去乡镇卫生院当正式工好还是去大医院当临时工好?大家有什么想法?

说说我身边几个医学生的真实故事。

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平平,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上了本地一所私立卫校。之后我就和他断了音讯。

之后有些时候我想起我的这位学生,就想他大概已经早已打工去了吧,或者凭借所学知识考取乡镇卫生院职工,或者开了私人诊所了吧!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接到成都的一个陌生电话,才得知我的这位学生,早已在成都某家医院上班,而且已小有名气,甚至还多次出国前往非洲交流研讨。

另外一位,卫校毕业不愿意待在这小地方,一口气跑到了克拉玛依,现已在克拉玛依的某家医院干得风生水起。

因此,刚毕业的医学生,是去乡镇卫生院当正式工好还是去大医院当临时工,就要看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追求是什么。如果你喜欢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生活,那就去乡镇卫生院好了。如果你追求高远,不甘平庸,喜欢冒险,喜欢拼搏,那么你就去大地方好了。古人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大地方,你不可能一帆风顺,你可能要吃很多的苦,受很多的累,流很多的汗,但只要你有努力的方向,你肯吃苦,你肯拼搏,就一定会出人头地,一定能到达梦想的地方!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欢迎评论,欢迎关注。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欢迎评论,欢迎关注。


三尺讲台一路行吟


这个选择看个人吧!简单说几个例子,都是我同学,真事。

A,研究生毕业来市里三甲医院应聘,后来还是回县里了,当时县里研究生稀缺,医院当宝贝培养,很快业务副院长,当时在上面医院的没有几个人有他发展的好,他现在去省会城市的一家市级医院担任科级干部,当时如果在市里工作,不知道怎么样。

B,这个是比我高几届的师兄,毕业去基层医院,我去年去他们医院检查的时候见到他,科主任不假,但是专业地位和专业能力跟他同级同学差距太大了!

C,同学能力普通,但是进的是大医院,目前已经是知名专家,专业技术在省里拔尖。

机遇是一方面,自己努力争取改变命运也是一方面,不管在哪里,只要努力做好就一定有足够的机会。



奔跑的彼得潘


我说点真实的东西。我身边所有学医的同学和朋友,每一个(没有例外)都是父母或者亲属家人就在“体系”里的。所以他们才学了医,而且也有“方法”转正。最差的一个,他爸开诊所的,儿子回来后他爸带着,也不少挣钱。如果没有任何门路的,我也认识两个女同学,也进正规医院了,编制也在了,然后都嫁给卫生医疗系统里的人了。(或许我说的片面了,但是我接触过的,都是我说的这种)


贱贱的晓生丿


这个看个人需求,举几个身边的例子给你:

1.一个同学,女生,家里条件很普通,是县城的,家里有四个小孩,同学是老大,本科毕业以后就参加了支医计划,到离家不远的一个乡镇卫生院工作,不但返还了学费,还有稳定的收入,工作也不是特别忙,工作五天休息五天。

因为家里条件一般,还有弟弟妹妹要上学,同学一个月5000多工资,可以给家里提供很多帮助。后面工作没几年就结婚生子,老公是县城里的公务员,日子过得也挺幸福的。

唯一的感叹就是业务有点荒废了,基层医院毕竟条件跟不上,想学新知识太难,卫生所除了院长和她本人是正规本科毕业,其他几个人都不是正规军,想出来进修上研,医院也不放,没人。

2.一个长辈,80年代名牌大学毕业,在学校里是很优秀的学生,当时的政策是从哪里来就分配到哪里,所以毕业后分配到家乡的县医院。工作勤勤恳恳,三十多岁就当是医院副院长,当时也觉得很满意自己的现状。

但是一个机遇偶然,调动到了市里的中心医院,开始从最底层干起,因为有多年业务经验和领导经验,很快就当上科主任。发现虽然只是市级医院的科主任,但是不管从人脉、收入、技术都比在县医院当副院长时要高许多。市里甚至省上,以前从不联系的同学现在也开始联系,参加高级学术活动的机会也增多,无论是医疗、科研都比之前有很大提高。

但是在看看但是留校以及留在省城工作的同学,很多都已经是业内大牛,还成为博导,经常去国外交流,地位和收入不能同日而语。

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想表明:如果你向往稳定、平静的生活,可以选择有编制的基础医院。

如果你想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并且不怕吃苦劳累,可以选择大型三甲医院,哪怕是合同制员工。三甲医院病人多,学习的内容也多,大部分科室的工作都极其繁忙,一定要做好精力准备。即使是合同制医生,只要你学好本事,有真材实料,以后跳槽、晋升都比较容易,而且现在很多地区都已经取消编制了,实现同工同酬,所以没有编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技术。


重症医生王婵


医学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经遇到一名年轻的医生,问他为什么学医,他说道,98年读高二的时候一次路过步步高超市,当时天空中下着大雨,地上流着水,突然看见一个残疾人用凳子拖着一个小孩,小孩用一种能挡雨的东西遮盖着,残疾人艰难的往前爬着,地上全是黄泥裹着的雨水,看着这一幕,心里很痛苦,很不是滋味,如洪水一般给了他心灵的碰撞。之后他决定学医,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人解除疾病的折磨。我想每个学医的人都有这一份初心。做一名医生,如果过重看中于名利,是很难在医学的道路走得远。关于医学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等待时,往左往右都可能决定以后的人生,论语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这是立志,做一名医生是要遍访名医,多拜师,唯有多拜师,才能使自己成长,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品行得以升华。



李果果


我说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吧,我现在在社区医院上班,虽然在市里面,但是毕竟医院的级别摆在那呢,就很小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因为我是专科毕业的,原来在偏远的乡镇卫生院工作,虽然乡镇卫生院不想二级、三级医院那么忙,病种见到的也少,但是最起码还有些业务,因为我在乡镇没有编制,去年市里的社区医院招聘编制我就考过来了,现在主要做一些公共卫生的事情,业务基本荒废。

其实现在你的编制有没有其实区别不大,很多大的医院基本上都时同工同酬的,主要看你怎么想,如果你没有很大的决心当好一个医生,那么就请你在乡镇混个正式工,混混日子,安安稳稳的退休,也挺好。

如果你一个有抱负的人,励志要做一个好医生,能暂时受得了这个医疗环境带来的任何考验,那么我建议你去大医院。大医院的层次,学习,业务等等各项的水平都不是一个乡镇医院能比拟的。

权衡轻重,选择权在你手中。


小韩医生


要想有大发展,还是留大城里好。我做了一件遗憾一辈子事,就是帮弟弟做错了主。我弟70年代省中医学院毕业时,征求我的意见,说该届毕业生中学校留3人任教,因我弟学业成绩好(说特好也不为过,一名)校领导委托老师找谈话,说愿不愿意留校。我当时是个傻兵,说回去吧,父老乡亲需要你。回到县后,卫生局没让下乡,留在卫校当教师,闲时就上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上班。现退休了,虽在一线小有成就,在市评为名老中医,并是参加国家名老中医代表大会的省团几个代表之一,但如留校当教师,至少是省会的人,对自己的学术,对子女都要好些,要少很多磨难。幸亏两个侄女都争气,都在一线城市找到了比较理想的稳定工作。对于现在的年轻人,当然应人往高处走,争到一个好些的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