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座準噶爾古城,因城內兵民混戰而衰落,至今380年依然不倒


新疆的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裡被譽為“江格爾的故鄉”,是我國三大史詩之一《江格爾》的發源地。在《江格爾》史詩中唱到:“他的國家四季長青,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他的家園沒有冬天,始終散發著春天的氣息……微風習習地吹拂,細雨綿綿地降落,聖主江格爾汗的家園,猶如仙境一般。”可見在美麗的和布克賽爾,處處體現著史詩裡歌唱的和諧、安樂之美。

在和布克賽爾縣城以東五公里處,有一座斷壁殘垣的古城,雖然歷經三百八十年已經破敗不堪,但是依然從它的規模能看出當年這裡的繁華和雄偉。

這個地方叫準噶爾古城遺址,初建於明崇禎十二年至十六年,它是準噶爾汗國的創建者巴圖爾琿臺吉在位期間修建的,是準噶爾汗國初期的王廷,一度曾為準噶爾汗國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

這裡面朝雪山,天地蒼茫遼闊。冬天的古城遺址被白雪覆蓋,放眼望去像矗立在大地上的一首邊塞詩,蒼莽而又豪邁。

現存古城呈方形,邊長約500米,城牆高5米,頂寬4.5米,下底寬8米。城中主要遺址都分佈在古城的中部偏北,其餘皆為平地,城牆北面、南側各有一城門遺蹟,東側沒有門。

航拍後發現準噶爾古城遺址的選址非常講究,周邊風光秀麗,水草豐美,南面是連片的森林,西面是肥沃的耕地,其餘兩面是翠綠的山崗和草場,城中水源極其豐富。從戰略上講,該城和平時期,是發展農牧業的風水寶地,一旦烽煙四起,即使被敵人圍城一時,也不會很快斷水斷糧。

可見該城的修建是經過周密的勘探和規劃的,古人非凡的智慧令人驚歎。古城佔地面積16.81萬平方米,呈方形,其總體建築結構分外城、內城、宮城區。除此,城外還有護城的壕溝,繞城一週。

從遺址看,古城牆的四個角上原來各有一個圓形的崗樓,北、西、南三面各有一門。城中的主要遺蹟都分佈在城的中部偏北,有房設殘垣,有夯土臺等。在城的西北角有一藏式佛塔遺蹟,發現有經文、泥制佛像和銅念珠,1972年尚存,後遭雷擊而毀。當時的寺廟中有許多供傳播黃教的活佛和喇嘛使用的佛殿和房屋。

宮殿區位於內城中部,是城中最壯觀,最華麗的建築,是當年巴圖爾琿臺吉、僧格琿臺吉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有關歷史文獻中所說的“準噶爾皇宮”。在宮殿旁邊有個大型紅寶塔。據當地牧民講,該塔在1970年前尚存,高約10米,後被雷電擊毀。

在城區內現在也可以找到許多舊時的磚頭瓦塊,其上刻有的獸頭、鳥類、花草圖案,建築形式多樣,且細緻美觀,體現了衛拉特蒙古特色和建築藝術風格。

城外北部還有很多建築物,可能是當時準噶爾汗國的商鋪,居民、宮中士兵居住區和糧倉及家禽養殖場所。

該城北面有兩棵古老的楊樹,據說那是在準噶爾時期徵集馬匹時豎立的兩個木樁上長出來的。現在這兩棵樹中的一棵已經枯萎,另一棵仍枝繁葉茂的生長著。

因古城牆為黃土築就,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已經很脆弱,雖然沒有看到禁止登牆的警示牌,還是建議來此參觀的人們不要登牆,畢竟是古代遺蹟,這裡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關於古城的衰落眾說紛紜,正史上記載說,1671年,噶爾丹稱汗,將政治中心移到阿爾泰山南坡,準噶爾古城因此逐漸衰落。

而在和布克賽爾民間流傳的說法很有趣。據說,當時城裡住著一個鐵匠,一天它牽著馬去賽爾山的松樹溝燒木炭,晚上回來時馬背上的木炭著火了。於是馬兒受驚東衝西撞,衝進城中時引起了多處火災,此時城裡兵民以為有人趁黑襲城,於是敵我不分產生了混戰。一夜過後死傷無數,血流成河,百姓四處逃散,從此準噶爾古城開始衰落。

如今,這裡只剩下一圈土坯城牆,在寒風中訴說著西域曾經的過往,往來者寥寥無幾,知道的這裡的人也不多。歷史就是這樣,無論多麼輝煌,最終都變成歷史的塵埃。關注路燈攝影,為你分享更多旅途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