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勾腿,不踢场子只绊人心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关闭

前期写了几篇县城小文,未曾想到突然几十万人拍手叫好,但也有人说对保定个别区县美化过头了。唐县文一出,平素未曾相识的人纷纷加微信掀起讨论热潮。涞水、定兴、易县等地,可以说上至上层建筑,下至贩夫走卒都在转发,甚至邻县高碑店也希望写写他们,一位文联的保定籍朋友看完后告诉我,这些篇文章为保定县城“找了魂、塑了型、传了名,希望有空接着写写”。

诸多反响让我始料未及,这次我想说句保定人一直想说又不好主动说的话。

清末以来,在华北区域广泛流传“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的顺口溜,别的地儿不说,在保定这句话有可能犯忌,大家如没有对这句话真正了解透彻,不要轻易说这话,免得引发冲突和尴尬。

保定这句评价俚语从何处来,究竟是褒义还是贬义?为了不引起歧义,顺便鼓励朋友看完,我的题目写做勾腿。

解读保定的文化和性格密码,就隐藏在这“勾腿”之中。

我们很多省份为体现其历史文化底蕴,以先秦时期诸侯国名为简称。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陕西省除了简称“陕”还简称“秦”,四川省除了简称“川”还简称“蜀”。河北省为战国七雄中有两雄的核心区域,今人亦常以燕赵之地代指河北。那为何河北省弃“燕”与“赵”不用,而简称为“冀”呢?

“冀”是什么意思?

一个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称谓为九州,天下九州,“冀”属其一。《尚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其中,冀州包含了今河北省一带。

一个是,“冀”字的一种意思就是表达“希望”、“希冀”,河北省简称“冀”,寄托了希望之地的含义。

还有一个是,“冀”字是一个姓氏,因古人以邑为姓,所以河北地域此姓分布广泛。事实上说,河北姓王的更多,他们为此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不简称“王”?呵呵,那还是简称“赵”吧。

这个引子一出,就可以感觉出,河北文化比较矫情,也偏犹疑不定,本来挺直接的,简称个燕或者赵就得了,结果选择了“冀”,于是各种猜猜猜。

燕赵的风情你别猜,肯定是不明白。招牌反映人心,俗语讲述故事,谁也别想多。

河北如是,保定亦如斯。

保定是尧帝故乡,至今已三千多年历史!

这里曾是中华文明高地,华北大粮仓,传奇古战场。

历史上燕国、中山国、后燕都曾在保定立都。清朝时,保定为直隶省省会,是直隶总督驻地。现今保定直隶总督署,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级衙署。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位皇帝,曾任直隶总督共59人66任,坊间比较熟悉的李卫、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方观承等都曾就任直隶总督之职,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

保定名字源于“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向来就是拱卫首都南大门屏障,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

民国时期,保定是直系军阀曹锟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又是日伪和国民政府河北省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8月和1966年5月,保定两次作为河北省省会。2017年4月,国务院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可见,保定在历史位置上的重要性。

保定勾腿,不踢场子只绊人心


保定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火司空见惯,南城门不知道被毁了多少次,但每次都能浴火重生。假如没有雄安,保定会如何发展。自古华山一条路,保定曾挖一条沟。也许是因为做制造业,物流成本等各方面没有优势,所以只能做市场,再加上遇到几个比较好的官员,能够制造政策洼地,做到长远规划,持之以恒,最后产生巨大的虹吸效益。当整个白沟都在借助这个平台来释放自己产品活力的时候,它不想成为世界级的箱包市场都不可能。

保定的白沟箱包很出名,夏天我在白沟街上,经常可以看到那些面容姣好的妇女们,像男人一样蹬着三轮车,车上拖着四五百斤的货物,将近四十度高温下,没有人有怨言,都在默默奋斗,每个人脸上都是喜悦与希望,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告别了过去的屈辱和伤痛,就让俗语随风飘散,散落在断壁残垣,仅成一道景观。保定人用实力证明,河北为啥简称“冀”,至于那句“狗腿子”,俺就是说自己,这是为生活起草贪黑、艰辛不易的自嘲。

狗腿子,字典解释为恶势力帮凶,北方骂人的俚语。

保定史上饱经战乱,宋辽古战场边境之地,民风彪悍,有着尚武浓厚的尚武习俗。很多人保定人更愿意把“狗腿子”解释为勾腿子,保定快跤曾以“一腿勾天下”享誉世界跤坛。

保定快跤也称散手快跤,注重撕、崩、捅,上下配合,技术招式多样,动作流畅快捷,观赏性强,有兴趣的可以在网上学习快跤二十四式,或者加作者公众号,免费教学。

保定勾腿,不踢场子只绊人心


保定快跤二十四式包括斜打、环肘、锁肘、钓罗、前进踢、前进后踢、下把前进后转、下把前进后踢、上把前进后踢、上把挑、拉、揣、得合、靠、弹拧、原地抱、转身抱、捡腿、高矮速动、分手蹩、掳手蹩、甩、崩、汇等,各招式交互结合。

保定快跤名家大师辈出,咸丰年间保定快跤名家马长春,江湖人称“江南柳”,曾经大败皇宫高手“跛士胡”,成为清宫大内府特聘教头。近代保定武术界领袖人物快跤大师平敬一,将深厚的家传摔跤技巧与高超的少林拳法结合,练就“沾衣既跌”、散手快摔的形式,其两个高徒马蔚然和张凤岩,平日乐善好施、侠肝义胆且武功盖世,成为民国时期大宗师。

张凤岩大师弟子常东升,将保定快跤在国际上发扬光大。常东升,绰号“花蝴蝶”,1933年在南京全国武术国考中获总冠军,被赞为民国“武状元”和“中国跤大师”,1982年组织成立世界摔跤协会并担任会长,被尊称为“世界摔跤之父”、“中国跤王”等称号。

由此得名“保定府的勾腿子”,所以实际上那句话应该是“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勾腿子!十个京油子斗不过一个卫嘴子,十个卫嘴子斗不过一个勾腿子”。一字一音之差,却将整个事实都歪曲了!不过,从字段构成分析,京油子、卫嘴子是指人的表现,“勾腿子”是摔跤招数,语法上按说不可能并列。

无论怎样,保定是体育强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培育了郗恩庭、郭晶晶、庞伟等19位世界冠军、28位亚洲冠军、130位全国冠军,被誉为体育冠军的摇篮。我们这么介绍勾腿,一则是说也可能真是讹传,二是说保定体育基础很好,三是总结此地特点。从百年风云际会中走出来的保定,很多时候像是一个矛盾体:贫瘠与富有、出走与回归、闯荡与保守、书卷与草莽,在它身上并存。

如果细品保定,我们会发现,这片土地上长期存在着两股力量,投靠是浊流,自强是清流,喻于利是浊流,喻于义是清流,这条脉络此消彼长,此起彼落,绵延百年,这种纠缠同时塑造了独特的保定精神,必须直白地说,这是现实的保定。

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期间,苦心经营裙带,保袁派以保定派系为主,这些人都曾在保定共事,但绝大多数并非保定人。“保定府的狗腿子”之说,不过是反袁民声的一种转嫁。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城,慈禧太后连夜逃去西安,第二年“议和”后回到北京。光绪二十九年,慈禧准备到西陵祭祖,经过保定府,直隶总督袁世凯为赢得慈禧的欢喜,命保定知府在几个月内建起一座富丽堂皇的行宫。知府也不敢怠慢,把方圆八百里的能工巧匠都找来,限期完工。涞水的木匠,在戏楼顶上雕刻了莲叶托寿桃,手艺巧夺天工,暗骂慈禧在八国联军入北京时,(莲)夜(叶)脱(托)逃(桃)。

因此敬君是表面,畏权是实质,为臣者曲意逢迎,老艺人插科打诨,野心家却早已准备逐鹿天下。百姓面临的只能是兵燹和疮痍,于是磨难与沧桑,成为保定人生命的底色

保定很多地方都有着皇宫手艺,涞水的京作红木,曲阳的石雕,高阳的毛巾,还有很多县的泥瓦匠都非常厉害,当时皇城的匠人都是就近选拔,清朝溃败后,他们又是就近落户。保定乡间走一走,对工匠精神会有新的理解,七里铺的王大爷一年就编一个竹篮,技艺可谓巧夺天工。改革开放以后,伴随市场经济发展,新兴力量开始崛起,保定似乎一度成了保守的象征。

保定是中国洋务运动的发源地,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8个建在保定。保定的基础在工业,发展潜力和希望也在工业。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汽车、新能源、纺织服装、绿色食品、建筑建材、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方水土一方人,是谁都明晓的道理,但真要说清楚背后的缘由,可谓是见仁见智、众口难调。

保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辖区文物古迹众多,如满城汉墓(出土金缕玉衣)、大慈阁、莲池书院、中山靖王墓、直隶总督署、清西陵、定州塔等。

乱世烽烟之时,保定多人杰,义士荆柯,蜀汉昭烈帝刘备,宋太祖赵匡胤、北魏数学家祖冲之、地理学家郦道元,唐代诗人贾岛、卢照邻,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王实甫、李好古都诞生于保定,其中诸多人物,无不身名彰显,青史留名,即便百年之后,仍鲜有人能望其项背。

始建于清代末年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军事家的摇篮,培养了1700多名将军,对于这所军校,就不过多评价了,毕竟都是军旅前辈,而且多数都忠义爱国,从成绩上说就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有着浓厚的帮派情怀。

保定勾腿,不踢场子只绊人心

保定是二十世纪初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刘少奇、李富春、李维汉、蔡和森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保定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员。

保定有太多的陈迹可供寻觅,有太多的故事可供传说,有太多的遗址可供凭吊,也有太多的线索可供遐想。就连这里的民风民俗,也会有一种古老而悠长的韵味。

走出上半场的衰败,保定的野心还在。未来以雄安为核心的京津冀大都市圈,甚至可能与长三角、珠三角都市圈分庭抗礼,成为北方第一极,拉动华北城市群的崛起

雄安建设拓展正逐渐转化成效益和效能的外溢,给整个保定地区带来发展动能,只是时间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保定随之产生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高速城市化、人工智能化、立体交通化将会重塑保定。现在很多大企业都开始抢滩保定,特别是供应链和物流产业,他们对交通运输成本的依赖非同一般,保定在这方面有着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

言归正传,“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这句话开始流传代是明清末,不是抗日时期,所以我们先不讲汉奸的事,先说京津冀。

  京津冀不是新鲜提法,按照明清行政名称,那是分别为北京城、天津卫、保定府,三家基本就协同一体了。

明清两代,北京不设行政区,“北京城”是城墙以内的地方。这里的老百姓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说话都很得体,也见过大场面,谁还没见过皇帝出巡、娘娘上香,特别是与王公贵人打交道多了就讲究一些虚头巴脑的礼仪,嘴皮子都溜,作派让人不托底不靠谱。北京人骂人不带脏字,是骂人还是玩笑,都要看当时的环境确定。

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迁都北京,从安徽老家调来亲兵保卫北京,由此而设立了天津卫,相当于现在的卫戍区,所以天津地名多为军队称呼,如军粮城、北大仓、小站、南营房等。天津当时是北方商埠码头,九河下稍天津卫,水陆码头,三教九流集聚地,老天津人练就一套说话功夫,话头、尺寸、劲头都拿捏好,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个顶个会说。你所熟悉的相声大伽,起码有一半是从天津走出去的。

北京是皇帝住的地方,天津是兵营所在,保定是距离京津最近的府衙,这是华北平原三个最大城市,彼此来往十分频繁。这种三地“各行其道”的规律中,保定人被一穷二白的草莽之气驱使,为了生计,离开家乡寻找饭碗。在当时人口流动范围小的背景下,保定府主要扮演劳务输出的角色,京津两地很多务工人员,厨师、保姆、衙役、捕快和镖师各色人等,以保定府的占多,从老百姓角度看,为王公贵族们服务的就是狗腿子,特别仇富心理带来的扭曲心态,不敢指责达官贵人,却对下人们百般指责,“保定府的狗腿子”原本是指桑骂槐,最后大家却忘记了槐树,只记住了桑树。

保定府的爷们儿靠替人挡刀子奠定了在京津官场的“江湖地位”,顶多找个媳妇、衣锦还乡时回来炫耀一下罢了,可没想着留下不齿骂名。

说白了,这句俗语主要是清末民初京、津、保三地人在北京的表现,那时根本就不涉及地域褒贬。最难解释的事后来还是发生了,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伪军司令部偏偏设在保定,“保定府的狗腿子”成了狗汉奸的代言词,保定大批热血男儿因此被打压了很多年。我爷爷那时参加的地道战,老家冉庄的,这事可得掰扯清了,涉及成分和出身的问题。

其实抗战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敌后抗战的最前沿,是中国全面抗战后创建的第一个、也是华北范围最大、人口最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曾被毛泽东亲笔授予“模范抗日根据地”光荣称号,司令部就设置保定阜平县。从巍巍狼牙山上舍生取义的五壮士,到水乡白洋淀奋勇杀敌的雁翎队,从保定外围机智勇敢的敌后武工队,到冀中平原游击战斗的冉庄地道战,到处都是抗击侵略的战场。

保定勾腿,不踢场子只绊人心


《地道战》、《小兵张嘎》、《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红旗谱》等许多红色经典文艺作品,详细记载了保定人民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可以说,保定大地遍地是八路,为什么偏偏要说“保定府的狗腿子”呢?

此地争论勾腿,是辩解一种精神,一种血性,一种能为人所不敢为的侠气,一种慷慨悲歌、意气赴死的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