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的“華夏”,憑藉什麼將周邊族群定義為“蠻夷”?

先秦時期的“華夏”,憑藉什麼將周邊族群定義為“蠻夷”?

引言:

在中國久遠的歷史中,漢族也自稱“華夏”族。那麼“華”、“夏”二字究竟代表了什麼含義,從而被古人用作區分漢族與中華民族中的其他族群?隨爛柯人君一起走進早期文獻,共探究竟吧!

一、文獻中的“華夏”

中國自古以來就自稱作“華”或“夏”,或連稱“華夏”。“華”、“夏”二字起源甚早,《尚書》、《左傳》、《國語》等先秦典籍中就已經多次出現這些字眼。《尚書·武成》有“華夏蠻貂”的概念,漢代孔安國解釋說:“冕服採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的句子,孔穎達解釋說:“中國有禮儀之人,故稱夏,有章服之美,故謂之華。”《禮記·內則》有“舞大夏”,東漢鄭玄註解:“大夏,樂之文武各者也。

”意思是配音樂的“文舞”和“武舞”。可見,“華”一詞被用作指服章華麗,而“夏”一詞被用來形容行事氣派,重點是指禮儀方面。

現如今,史學界強調“二重證據法”,即史學問題研究要結合紙上文字和考古材料。華東師範大學的古文字學研究專家詹鄞鑫先生曾就出土的甲骨文資料仔細考證過“華”、“夏”二字的含義。他在研究後得出結論,“華”字最早是用來形容大山,具體指今天的華山。中國文明發源地其中一個重要地點就是今陝西南部渭河平原,而華山無疑是當地最巍峨的山脈,是古人祭神的重要場所,格外受人重視。他在研究後得出“夏”是象形字,形狀是人手舞足蹈的樣子。“夏”本意就是樂舞,後專用來指“萬舞”,一種帶有軍事演習性質的舞蹈,國家在重大場合才會進行。

先秦時期的“華夏”,憑藉什麼將周邊族群定義為“蠻夷”?

(宮廷舞蹈)

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為何以“夏”為國名呢?實際上,鄭先生研究得出,“夏”與“華”一樣,也有自己的地域指代。夏國的主要區域,主要為今天山西南部的晉南平原。在甲骨卜辭中,經常“華”、“夏”、“河”同時出現,因為華山所在的渭河平原和晉南平原都是中國文明的發源地,但他們被黃河分割。商代有河神劈山的神話,即華山和晉南平原的首山本連在一起。晉代幹寶《搜神記》記載“二華之山本一山也,河神巨靈以手劈開其上,以足蹈離其下,中分為兩”。而“夏”與“華”恰巧古音相同,可以印證古代這一傳說。

先秦時期的“華夏”,憑藉什麼將周邊族群定義為“蠻夷”?

(受胡風影響的音樂)

總之,從甲骨文看,“華”與“夏”最早都是地域稱呼,即中華民族發源的渭河平原和晉南平原。由此也不難理解為何要華夏連稱。那麼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的典籍,代表中華文明的“華夏”脫離地域,偏向服章禮樂呢?這與當時的民族關係有密切相關。

二、“華夏”與“蠻、夷、戎、狄”

中國大地上,自古存在著許多部落,部落之間不斷兼併擴張,形成了許多民族。華夏民族佔據優越的地理位置,發展出先進的農耕文明,最先建立起國家機制,建立起夏王朝。夏憑藉其先進的文明確立了對周邊部落的統治地位,處理與周邊民族關係的準則是以華夏族利益優先。這漸漸形成華夏文明優越於其他文明的華夏中心觀。

但夏後來被族屬於東夷的商所征服,此時這種民族區分與民族優越逐漸淡化。但當來自西部華夏故地的周滅掉商之後,為營造滅商的合法性與強化自身的正統性,又開始以華夏自居,彰顯自己獨一無二的地位。西周在構建其文明體系時,最核心的是周禮。周禮上至國家禮儀,下至個人發展,都做出了明確規定,用作區分華夏族群與其他周邊族群的重要依據。

先秦時期的“華夏”,憑藉什麼將周邊族群定義為“蠻夷”?

(周代民族分佈圖)

接受周天子統治與遵循周禮的國家,都被劃定進華夏的範圍。這些國家,往往都在周原來的發源地與殷商統治的舊地。周人認為,周天子居天下之中,統治“中國”,周邊的諸夏一同拱衛周天子,構成一個華夏共同體。而諸夏之外,生活著大量其他族群,周人統稱其為四夷。根據地理位置和各族群的生活習慣,周人將他們歸類為西戎、東夷、北狄、南蠻。《禮記·王制》對於華夏與蠻夷的區分原因十分明晰:“

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日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衣、穴居,有不粒食者矣”。四夷被認為是周天子的臣民,所謂“ 天子有道, 守在四夷”。

先秦時期的“華夏”,憑藉什麼將周邊族群定義為“蠻夷”?

(羋月傳 劇照)

三、夷夏之辨

隨著歷史的發展,周邊族群也漸漸發展起來,衝擊著中原諸夏國家構建的華夷防線。西周滅亡後到了東周,周天子的威信急劇下降,在諸夏內都缺乏話語權,更不要說威服四夷。尤其是本被視作蠻夷的秦、楚、吳、越等國逐漸壯大起來,積極插手中原事務。以被視作南蠻的楚國為例, 楚武王曾上書周天子說“我蠻夷也。欲以觀中國之政, 請王室尊吾號。”周天子拒絕後,居然自立為楚王,以示與周天子同級。楚莊王曾“問鼎中原”,詢問象徵統治天下的九鼎的重量與大小,可謂前所未有。此外,各國不同程度上都面臨著周邊少數民族族群的侵擾、甚至許多小國直接被蠻夷滅掉。

先秦時期的“華夏”,憑藉什麼將周邊族群定義為“蠻夷”?

(鼎)

在這種情況下,諸夏也積極活動起來。首先是諸夏中的大國齊國以“尊王攘夷”的口號聯合諸夏各國。齊桓公在位期間,救援被狄人包圍的邢國,幫助被狄人滅掉的衛國復國,幫助漢陽諸姬姓國抵禦楚國的入侵。這使他贏得很好的名聲,最終成為春秋首霸。孔子給予輔佐齊桓公的管仲極高的評價,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被髮左衽”是當時少數民族典型的服飾髮型,孔子這句話便是說,如果沒有管仲,華夏就要變成夷狄了。

也正是此時,儒家主張的“華夷之辨”和“夷夏大防”也閃亮登場。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華與夷,不完全是一個血緣族屬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種文化上的分野。孔子曾說:“夷狄之有君, 不如諸夏之亡也。”意思是說,沒有禮樂文化的地方(夷狄),即便有君主,也比不上沒有君主,但保留著完整的禮樂制度的地方(諸夏)。換句話說,孔子認為華夷的根本區別在於禮樂文化,而非是否有君主。

先秦時期的“華夏”,憑藉什麼將周邊族群定義為“蠻夷”?

電影《孔子》劇照

孟子極力倡導華夷之間在文化上的區別,他指出:“吾聞用夏變夷者, 未聞變於夷者”。儒家華夷思想指導下的史學書寫中,華夷之辨成為一個重要的準則。儒家的史書《春秋》以及諸家為解釋《春秋》的傳無疑是這種思想的主要代表,其極力強調華夏與夷狄之間的區別。對諸夏團結起來共同抵禦蠻夷入侵的行為給予極大認同和讚揚;但如果有華夏之國,在政治規範和文化禮儀上如果不符合華夏的準則,會被貶斥其為蠻夷化。

文史君說:

在先秦傳世文獻中,“華”、“夏”的解釋往往與服章禮儀聯繫起來。但我們從考古文獻中探究它們的含義時,卻發現他們一般指代中華文明起源的地域。這種差異何以產生,需要我們深入中華民族的早期歷史,才能得到答案。以周代為始,漸漸強調華夏民族與周邊民族的身份差異和文化差異,將其界定為“西戎”、“東夷”、“北狄”、“南蠻”。當春秋時期,四夷漸漸威脅華夏生存時,華夏國家從心理上強化了與夷狄之間的區別。展現在歷史書寫中,“華”、“夏”也漸漸成為文化的代名詞,作為一種文化概念與夷狄相區別。

參考文獻:

詹鄞鑫:《華夏考》,期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9月。

朱聖明:《現實與思想:再論春秋“華夷之辨”》,期刊《學術月刊》,2015年5月。

秦永洲:《春秋戰國的華夷之辨與華夏正統之爭》,期刊《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6期。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