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2020年2月14,以沙特为首的联军表示,沙特空军的一架“狂风(也称龙卷风)” 战斗机在也门北部焦夫省(Al-Jawf)坠毁。” 胡塞武装随即接连发布三段视频,大方认领战果。

我们结合三个视频来说说沙特飞行员的骚操作,同时借这个战例简单分析下:沙特空军出了哪些问题?为何如此“战五渣(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滓)”?有哪些立竿见影的改进方法?

“狂风”坠机事件分析

胡塞武装发布的三段视频,包括一段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狂风”的全程夜景(视频一)、一段红外热像仪拍下的导弹空中截击到战机坠毁视频(视频二)、一段战机坠毁的地面残骸视频(视频三)。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狂风”战斗轰炸机的翼载2250升副油箱。

沙特的“狂风”战斗轰炸机挂了多个可抛副油箱加大航程,很可能是从1000公里外沙特东部省达曼市扎赫兰地区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空军基地 (沙特狂风IDS所属的第11联队驻地)直飞过来。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这么远的距离,副油箱是必备的。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空军基地门口的“装饰品”——狂风战机,是真机哦。

当胡塞武装锁定沙特“狂风”后,发射了一枚红外制导导弹。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胡塞武装红外制导导弹升空。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沙特飞行员发现遭到攻击后,抛射了热焰诱饵,这是正确操作。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但副油箱却没有抛弃。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还开了加力,全机发热剧增,变成夜空中最“亮”的仔,大大削弱红外诱饵骗过导弹的机会。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飞行员启动马丁·贝克Mk.10A零零弹射座椅逃命。

飞行员弹射逃生,落地后被胡塞武装俘获(被俘的照片太瘆人,就不放上来了)。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狂风被命中爆炸的瞬间,上图是夜景,下图是红外影像。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最后落地成渣。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狂风残骸。老百姓出来捡废品。

胡塞武装给出的证据链非常扎实,要点个赞。

胡塞武装的“游击型防空系统”

也门胡塞武装,俗称“拖鞋军”,可说是近年来最“厉害”‌的非正规军事力量,在伊朗(什叶派)一定限度的支援下,数年来坚持抗击逊尼派的阿拉伯联军对也门内战的干涉,并发动各种各样剑走偏锋的游击战术,打法匪夷所思,例如用反舰导弹及无人艇袭击军舰、以远程无人机/巡航导弹/短程弹道导弹攻击联军后方设施等,并以此抵消了联军(尤其是清一色北约装备的沙特)的部分武器优势。

而本次击落沙特的“狂风”战机,验证了这种游击战术的实用价值。也门本来也有空军,但在内战中几近全灭,而胡塞武装既没有空军,也缺乏像样的防空武器:虽然他们有军火市场常见的便携防空导弹,也有承接自前也门政府军尚未破坏的旧式苏制SA-2及SA-3型区域防空导弹,但这些导弹不是太老,就是“腿短”,只能对付低空直升机之类的目标,对于高空高速的战斗轰炸机基本毫无办法。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N019MP机载多普勒雷达,就算落地了人家还是雷达呀。

根据公开报道,胡塞武装的防空搜索主要有两样,一种是从原来的也门空军米格-29SMT上拆机下来的N019MP机载多普勒雷达(截至2011年1月也门空军约有18架米格-29SMT和1架米格-29UBT在役。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米格-29能飞的时候没打下“狂风”,落地了反而“站着”把“狂风”给撸了);另外一种是来自美国菲力尔(FLIR)的民用型Ultra 8500 紧凑型远程空中多用途传感器系统。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胡塞武装的菲力尔民用型Ultra 8500。买不到体温枪,可以弄个挂到公司大门口测体温。

现在还没发现胡塞武装得到新型防空导弹,而从2017年的沙特F-15被击落事件开始,人们意识到胡塞武装似乎”土法炮制”出一些DIY防空系统,当中最有效的就是由米格29的拆机件组合成的“游击型防空系统”:N019MP雷达+ R-27T及R-73型红外线空空导弹。

这种防空导弹主要由两台皮卡组成,一台装着N019MP雷达(或者Ultra 8500,可以搜索,民用型无法追踪)进行搜索,当发现目标后,便让另一架皮卡出马,将发射架转向目标方向,发射改装的“游击型防空导弹”‌。由于所使用的导弹均为红外引导型,基本上就是靠导引头自行锁定目标。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无人机拍到的胡塞武装R-27T\\R-73改装版“游击型防空导弹”。

空空导弹顾名思义是在空中(机载)用的,需要借助载机的动态速度、相对稀薄的大气,才能达到预定的速度与射程,如果拿下来放到陆地上静态发射就失去了助力,而且需要爬升,射程肯定是大打折扣。美制AIM-120C在空中有效射程大约105公里,但改为陆基防空版的SL-AMRAAM后,射程就只有15-20公里了。

本来这种DIY防空导弹,根本不堪作为阵地防空使用,缺点多到数不过来:

  • 装填慢
  • 只能打一个目标
  • 搜索不靠谱
  • 射程捉急
  • 效率约等于零
  • 按年龄你可能要喊导弹一声“大叔”
  • 库存比口罩都紧张
  • ……

你说这玩意咋就能有战果呢?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塞尔维亚军自行改装的R-73型防空导弹,底座好像就是机载挂架倒置。R-73确实是个好导弹。

“游击型防空”不是胡塞武装发明的,1990年代南斯拉夫内战时,塞尔维亚人也曾搞出过类似玩意,甚至比胡赛武装的更高级——加装额外助推器以弥补“空”改“地”的速度损失,然而当时这个抱佛脚的玩意,并未投入实战,自然也没战果。

一种战法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再往前追溯,战果比胡赛武装更牛的也有,那就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U2:

三战三败的中国导弹部队,眼看着煮熟的鸭子一次次飞走了,那心情可想而知。当时的中国军人还没有电子战的概念,更无从知道美国人搞了一个“12号系统”对抗自己的雷达。但中国军队有自己的拿手好戏,那就是善于总结,在人上面下功夫。经过反复研究交战资料,导弹兵们发现U2侦察机对地面导弹制导雷达有一段短短的反应时间:从导弹雷达开机到U2侦察机做出规避动作,大约要18秒。如果抢在这18秒之内完成导弹发射,就有可能在U2侦察机还来不及规避时击落它。

然而依照苏军制订的萨姆导弹的操作条令,制导雷达要在目标进入作战半径135公里外时开机,然后需要大约8分钟来完成发射导弹的射控动作。现在导弹部队决定打破教条,在目标进入40公里作战半径时雷达开机,用10秒钟时间完成所有发射导弹的射控动作。

从8分钟压缩到10秒钟!听来难以置信,然而经过几十次艰苦操练,地空导弹兵们终于达到了这一指标。

这样他们迎来了前面说到的张立义少校。张立义的任务是用红外线照相机拍照,侦查中国的核武器工厂。自恃有电子对抗系统,张立义一路突进,直逼位于包头的一个原子弹研究基地。这时,他的飞机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张立义根据前面的飞行员总结的经验,立即进行规避。但是已经晚了,一道火把划破长空,萨姆二导弹追了上来。飞机中弹起火,张立义被迫跳伞。三小时之后,便成了搜山部队的俘虏,在中国的监狱里面劳改到了1983年。

——人民网文史频道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游击式防空”就是当年我军的“近快战法”翻版。

利用这套“游击式防空”战法,胡塞武装多次取得战果,包括击落至少两架战斗机、多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及各类无人机。基本战术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就是各个战斗小组埋伏在空中走廊附近“守株待兔”‌,一旦有飞机进入其射程范围,就来一发导弹问候(就是一锤子买卖)。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2019年11月30日被击落的沙特AH-64“阿帕奇”直升机,下面被打码的地方应该就是导弹车及搜索车。

回过来说,包括胡塞武装地面上的出色战例,虽然创意有余,但理论上效果不该如此显著,常规武装部队会有很多回避与对抗的方法,但为何胡塞武装会有如此显著的战果?

有一种成功,叫感谢对手成全

从装备上来说,阿拉伯联军肯定是碾压胡塞武装的,连美军的一位空勤都在网上吐槽说:USAF F-15s are basically monkey models compared to the Saudi models(与沙特型号相比,美国空军F-15基本上是猴版。这说的也是实情,美军一些老型号F-15只能预警雷达导弹,无法预警红外导弹,没法跟土豪沙特比)。

但从这几次被击落战机来看,联军(尤其是沙特)空军对现代战争缺乏应有认知,犯了不少空军禁忌:

1、单机飞行无支援

现代空军,除侦察任务外,小队双机编队基本上就是出任务的标准基本单位,如此方能有效互补,增加任务成功率,遇到偶然情况也可以互相支援,甚至可以打个反伏击。但胡塞武装每次伏击得手,几乎没有见到任何联军僚机的踪影,不是胡里胡涂地被击落,就是绝望地规避逃窜,甚至慌不择路地做出一些让自己“死得更快”‌的战术动作,例如在红外线导弹面前开加力,跟导弹拼速度……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著名的”萨奇剪”就是一种双机空战机动动作。

2、亡羊未补牢

前面说过,“游击式防空导弹”短板众多,而要反制,办法倒很多,只要拔高飞行高度就基本可以避过大半危险,而适时地变更飞行路径也能大幅降低被伏击机会。

飞行高度方面,强大如美国、前苏联,在阿富汗战场上,为了让运输机躲避可能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威胁,大多会在到达机场前保持高空飞行,然后以大角度俯冲方式快速降低高度并降落(也称“阿富汗式降落”)。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A400俯冲测试。

变更飞行路径方面,由于河内防空火力非常强,美国在越战早期也会提高飞行高度以躲避低空导弹,但当前苏联的SM-2导弹引进到越南后,单纯拉高已经作用不大。后来美军大编队机群在进入河内防空圈以前,会分散并由四面八方突入河内,丢完炸弹后各自再从不同方向离开,以减少被集中攻击的几率。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在“滚雷行动”中,一架F-105被越方河内防空部队的SA-2型防空导弹击中。

然而就算是最基础的避免中低空飞行,也并未见沙特军方认真执行,以“狂风坠毁”为例,命中高度似乎只有3000-4000米左右(这个不上不下的高度是大忌,因为一般短程防空弹及步兵用的防空武器都可造成威胁)。更重要的是,“拖鞋军”多次进行伏击,证明他们已基本摸熟几条空中飞行路线,但这些并未引起沙特空军方面的注意。

3、缺乏反制手段

由于“拖鞋军”使用的是土法防空,不存在远程预警、搜索雷达,常规的反辐射战术是大刀无用武之处,反而是阿拉伯联军经常使用的长航时无人侦察机较为适合(比如CH-4),如果动用无人机的光学/ 红外/ 无线电对飞行路径下方地面状况进行监控分析对比,就能提前发现敌方异动,更何况沙特拥有不少察打一体无人机,可以做到即时发现即时攻击,最差也能引出胡塞武装的火力点,从而引导攻击机进行打击。然而,目前还没看到联军或者沙特有采取过类似行动。

胡塞武装的“游击防空系统”,就是当年我军“近快战法”的翻版

沙特的CH-4察打一体无人机。

由以上三点看来,与其说胡塞武装用兵如神,倒不如说沙特空军乐于“成人之美”。

照理来说,胡塞武装是什叶派,假如他们得势,整个海湾地区逊尼派国家将陷入伊朗的半包围状态,沙特人应该会把胡塞武装往死里打,但几年下来,撒了大把银子,以沙特为首的联军似乎总打不到胡塞族的痛处,不知道军方的这种表现与近几年沙特国内的王室清洗是否有关。

沙特军方2015年的预算达到破纪录的870亿美元后,因为经济放缓,开支也自然要缩减,2019年军费也是回落至575亿美元的水平(一般一般,世界第五)。对于“穷的只剩下钱”的土豪来说,钱多的时候都搞不定的事情,钱少还能办事吗?毕竟保住自身的重要性才能避免被清洗,才能讨价还价,咱们有句老话叫啥来着, “养寇自重”听过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