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要說去民國江南第一網紅餐廳——樓外樓,必吃的一道菜,民國大V們都會指路西湖醋魚、龍井蝦仁。

不過說實話,如今樓外樓的西湖醋魚,可不是當年的滋味。

早幾年去杭州玩,我也慕名前去打卡,一道西湖醋魚,吃到我懷疑人生:

魚肉煮得太老,泥腥味也沒去幹淨,再加上過分醒目的酸,吃完我眉毛都擰成一團。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倒是點來佐酒的一道幹炸響鈴,卻吃出了驚喜。

外裹的腐皮薄且脆,咬下先是輕盈的卡嚓聲,然後內裡一點鮮香的肉餡兒,讓味道拔高了一個層次。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作為36種杭州名菜之一,幹炸響鈴在當地人心中也是超群的。

俞平伯先生早就在《略談杭州北京的飲食》裡記載過它:

“其製作以豆腐皮卷肉餡,露出兩頭,長約一寸,略帶圓形如鈴,用油炸脆了,吃起來嘩嘩作響,故名響鈴兒。兒字重讀,杭音也”  


色澤金黃的小圓卷勾人食慾,一咬咔嚓作響,內餡鮮美,馨香四溢。

難怪俞平伯先生還說“小時候喜歡吃,故至今猶未忘耳。”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響鈴的組合簡單,但不是所有的腐皮卷,都能叫做響鈴。

地道的幹炸響鈴,必須用杭州的泗鄉腐皮(又稱東塢山豆腐皮)為原料。

泗鄉腐皮薄如蟬翼、軟而柔韌、折而不斷,入油鍋不散不糊。

如果豆腐皮品質稍劣,則出品要大打折扣。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炸響鈴的內餡,最原始的版本,是卷一丟丟豬裡脊肉餡,幹炸而食。

如果在裡脊肉中加雞蛋蝦仁等,就叫做名菜抓鈴兒;

若是食素者,改用筍末、香菇末等素菜為餡料,則是素炸響鈴。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在家做,自由度要高得多,我今天的方子,用的豬肉末搭配蝦糜,外加一點沙窩蘿蔔絲。

這樣炸好的響鈴芯子,鮮味十足,也不會過膩。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解放前最後一位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從小在杭州長大,他稱自己是地道的杭州人。

他在杭州酒樓吃飯時,若是點了幹炸響鈴,必定要特地交代:“響鈴兒要熬稍!”

“熬稍”在杭州話裡,是“十萬火急,趕快趕快”的意思。炸響鈴的過程不難,重點就是要快。

起油鍋,四五成熱,翻動豆腐卷,炸得酥香松透。趁熱上桌,送入嘴中,“咔嚓”一聲,是為“響”。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你們今天學會這菜,待到年夜前,一次可以多做些,取一部分現炸蘸番茄醬吃,香脆鮮美。

剩餘的半成品速凍起來,想吃的時候可以微波爐解凍後再炸;也可以炸完後速凍,之後煮湯或者炒菠菜,又是一道可口佳餚。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 幹炸響鈴 -


[ 食材 ]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豆腐皮100g 豬肉糜80g 蝦仁80g 沙窩蘿蔔50g 香蔥2根 蛋黃1個 澱粉1/2小勺 料酒1/2小勺 鹽1小勺 鮮蔬粉1小勺 食用油


1大勺=1 table spoon=15ml 1小勺=1 tea spoon=5ml


[ 食譜 ]

1.蝦仁拍碎剁成沫,香蔥切沫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2.沙窩蘿蔔去皮切絲,加入1小勺鹽拌均靜置15分鐘出水,輕輕攥幹水分待用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3.大碗裡放入豬肉末、蝦糜,加入1/2小勺料酒,1小勺鹽,1小勺鮮蔬粉,1小勺澱粉,1/2個雞蛋黃拌勻,最後加入處理好的沙窩蘿蔔絲、蔥花拌勻

若只用蔬菜做餡料,切條後可以加少許鹽拌勻即可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4.將豆腐皮剪去硬邊撕開,兩張疊起,邊緣放入兩指寬的餡料捲起,邊緣用蛋黃液封口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5.將卷好的腐皮卷切成4-5cm長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6.起鍋倒油,燒至三成熱(120度左右),放入切好的豆腐卷,炸至定型後用筷子不時翻動,大約炸2分鐘左右,等響鈴炸至金黃酥脆就可以出鍋

炸響鈴要溫油入鍋,熱油出鍋,口感才酥脆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有人曾計算過,食用響鈴的最佳時間,是上桌五分鐘內。

新鮮出鍋的響鈴,咀嚼起來聲聲帶響,搭配的番茄蘸醬,更凸顯香脆。

點睛的內餡,只消一點,就讓口感更加豐富,越吃越有味。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對響鈴兒著迷的,還有斜槓收藏家王世襄先生,他每次來到杭州,必上樓外樓重溫“響鈴舊夢”。

回到北京,還特地撰書一聯:“葛嶺丹成抱朴子,洪樓盤薦響鈴兒。”

這菜火了160年!2步搞定,小年夜就吃它

如今的樓外樓,除去西湖邊,還分佈了諸多分店,褒貶不一。

不能特赴杭州,在家做一碟幹炸響鈴,雖不知是否與諸位先生當年吃的相似,但唇齒間對美味的流連,大抵也是一樣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