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孩子,都會有些“怪異舉動”,父母別把無知當疼愛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成為世界科學家或者學霸等一些天才孩子,他們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古怪的地方,但是,很多父母卻把孩子的古怪當做他們的“笨”。

有些家長,看著孩子蹲地上再看螞蟻爬,會對孩子說,你看螞蟻幹什麼,有這時間不如回家待著,但是家長卻不知道孩子看螞蟻爬的時候腦子裡在想什麼,這時孩子的頭腦中會想很多問題“為什麼螞蟻這麼小?”“為什麼他們會往地洞裡爬”,孩子在想的同時,也是在開發大腦思維。

天才的孩子,都會有些“怪異舉動”,父母別把無知當疼愛

怪異舉動,引人矚目

世界歷史舞臺上,許多偉大的科學家、生物學家、名人等在小時候都有一些引人矚目的怪異舉動,讓他人十分不理解,甚至有些人把孩子的這種舉動認為是“頭腦有問題”。

達爾文

達爾文出現在學生們的書本中,他是一名英國的生物學家,而且他從小就有一些怪異舉動。

達爾文小的時候特別喜歡觀察,某一天,達爾文發現樹皮下方有兩個甲殼蟲,於是他便扒開樹皮,去觀察這兩個甲殼蟲。甲殼蟲感受到了危機,想要逃跑,可是達爾文卻把它們抓起來放在手裡繼續觀察。

突然有一隻甲殼蟲從他的手裡跑了出來,達爾文想要出抓逃跑的甲殼蟲,但又怕手裡的甲殼蟲也逃跑了,於是他就把手裡的蟲子放到了嘴裡。

達爾文童年的這種舉動,讓人看起來非常的不可思議,哪有正常人會把蟲子放到嘴裡呢?

天才的孩子,都會有些“怪異舉動”,父母別把無知當疼愛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科學家,很多書本中都拿愛因斯坦的童年進行舉例。被譽為天才的愛因斯坦,其實小時候他的記憶力特別的差,自己父母說的話他根本記不住。

如果家裡人想讓愛因斯坦做件事,必須寫在紙上,否則愛因斯坦肯定是記不住的。

他的父母在小時候都已經對他放棄了,就連周圍的人也認為愛因斯坦腦子有點問題,可是就是一個這樣的人,卻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科學家。

在一次採訪中,愛因斯坦表示,自己小時候記憶力差,是因為他從來都不記書本上的東西,因為這些東西是沒有用的。

不管是愛因斯坦還是達爾文,他們從小都有一些怪異的舉動,不過這些怪異的舉動也成就了以後的他們。

天才的孩子,都會有些“怪異舉動”,父母別把無知當疼愛

天才的孩子都有哪些“怪異舉動”

01超強的創造力

任何的創造力都是在想象之上的,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想象,那麼必然沒有創造力。大腦只用通過不斷的想象,不斷的刺激,才能有足夠的創造力,而這種想象是在孩子平時的觀察中體現出來的。

天才的孩子,都會有些“怪異舉動”,父母別把無知當疼愛

02觀察力

達爾文的觀察力特別的強,從小為了觀察甲殼蟲都可以把它們放到嘴裡。

如果,孩子平時經常會觀察一些移動的事物,比如:車輛、螞蟻、鳥,還會問一些奇怪的問題,這說明孩子的觀察力很強,而且通過觀察事物,也刺激了大腦的思維。

天才的孩子,都會有些“怪異舉動”,父母別把無知當疼愛

03想象力

“敢想敢做”,想是在做前面的。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孩子,他們頭腦中會擁有源源不斷的想法,這些想法也是創造力的基礎,如果沒有想象力,那麼也不會有創造力。

父母應該如何做,才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很多父母會把孩子的創造力、觀察力、想象力,當做孩子的淘氣,往往會不讓他們瞎想瞎做,只要孩子聽話就好,其實,這樣的父母正在用他們的無知,當做對孩子的疼愛。要做到一個不影響孩子成長的父母,應該做到以下兩點。

1)鼓勵孩子進行嘗試

家長們肯定做過以下行為,孩子嘗試去洗碗,但是卻把碗給打破了,父母狠狠的訓斥了孩子,讓孩子以後不要在去洗碗。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去嘗試做他們想做的事情,哪怕是失敗了,哪怕是闖禍了,家長也要去鼓勵他們,因為這種嘗試是幫助孩子成長的關鍵。

天才的孩子,都會有些“怪異舉動”,父母別把無知當疼愛

2)不要輕易否定孩子的“怪異舉動”

孩子的這些怪異舉動,在父母眼裡可能是在浪費時間,或者是沒事找事,但是卻孩子來說卻是他們思維發育的重要一環。

如果,家長髮現了孩子有一些怪異舉動,家長可以先進行觀察,保證這些舉動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身體或者是心靈,然後去陪伴孩子做一些事物,幫助孩子解答他們的問題,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孩子大腦成長。

育兒經驗

當孩子出現怪異舉動時,父母的第一反應不應該是制止,而是進行判斷。

因為有些怪異舉動並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反而會幫助孩子成長,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家長站出來幫助孩子一起解決他們心目中的難題,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想不成天才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