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传了600多年,价值40亿,为何只卖了18元

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传了600多年, 价值40亿,为何只卖了18元

这件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发现有着怎样的一个传奇的故事!且听喵姐细细道来!


主纹饰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像浮动的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形云纹。巨龙威武、雄壮、悍猛,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颇有叱咤风云之势,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反映了元代景德镇窑的最高烧造水平。

更让人震惊的是,经过查阅资料,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迄今全世界仅有三件:

一件收藏于法国集美博物馆,龙头部分留有烧制时的明显瑕疵;

另一件收藏于北京颐和园,但瓶身有震荡导致的明显裂隙。

两件的品相都不如扬州这件堪称完美的霁蓝釉龙纹梅瓶。

国宝梅瓶正身验明之后,

北京、上海、江苏等跟这一事件有关的各大博物馆纷纷向扬州文物商店表示想将此瓶纳入馆藏。

扬州博物馆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近水楼台先得月,以3000元的价格购得了这件国宝。

后记:在元代,瓷器烧造的钴料“苏麻离青”主要依赖进口,造价十分昂贵,色泽浓艳、釉质莹润、如蓝宝石般纯正饱和的霁蓝釉更加困难。种种客观因素导致这件梅瓶实属不可多得的历史物证。这个瓶子的原主人朱立恒先生已经退休,对曾经属于传家宝的这件梅瓶现在的待遇感到满意,也对因自己家妥善的保护,让今天的人得以一览它的尊容感到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