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網球賽場上,不難看到這樣一群身影:他們通常為陽光而青澀的少年,身著統一的制服,“潛伏”在球場的角落,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在底線或網帶兩端來回穿梭,完成著看似平常卻極為重要的工作。他們,就是球童。


01 球童做什麼?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中網球童資料圖)


球童,顧名思義,指的是職業球類比賽中為運動員或官員取回、提供用球的人。不僅是網球運動,在足球、籃球、棒球、橄欖球、曲棍球、板球等球類職業賽事中,都能看到球童的身影。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中網球童資料圖)


熟悉網球的球迷都知道,在當今的大滿貫和巡迴賽場上,幾乎每片球場都有一組訓練有素的球童們,他們在分與分之間穿梭在球場之中,其站位和跑動都經過專業的訓練,以保證高效且不干擾到比賽的進行。


而今,球童的工作早已不限於撿球、遞球,為球員遞毛巾、送飲料、撐陽傘、扔垃圾等等,都成了球童的分內事。


02 球童重要嗎?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溫網球童資料圖)


網球運動不同於足球、籃球等集體球類運動,並且與規則和原理相近的羽毛球和乒乓球相比,網球的比賽場地和用球彈性也更大,這些特性就使得網球運動中“撿球”的次數格外之多。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法網球童資料圖)


因而在快節奏、高對抗的網球賽事中,確保被打丟的球被及時地回收並提供給球員,就是一項格外艱鉅而重要的工作。


儘管從單純的競賽層面而言,球童並非是不可或缺的,但他們的存在能夠大大減少比賽過程中的無效時間,從而有效地提升比賽節奏、縮短比賽時間,這在網球賽事中尤為重要。


03 球童站在哪兒?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溫網球童資料圖)


在網球比賽中,球童的站位分為網前站位和底線站位。網前站位分居球網兩側,主裁的對面一側的球場在比賽過程中大多需要呈跪姿。他們主要負責撿取場地內的“死球”,並在一分結束後將球以地滾球的方式傳遞給發球側的底線站位球童。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中網球童在服務納達爾)


底線站位的球童分別站在網球場四個頂點外,其工作主要是撿底線附近的球,並第一時間將其“喂”給球員以供挑選使用。此外為球員遞毛巾,清理底線附近的汗水、雜物、昆蟲等也都是底線球童的必要工作。


04 球童如何喂球?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中網球童在“喂”球)


“喂”球指的是球童給球員遞球的方式。不同的巡迴賽,球童“喂”球的方式和技巧也有所不同。有的賽事中,球童會將雙臂都舉起,兩手交替使用拋球;其他的賽事中,球童會用特定的一隻手拋球,另一隻手背在身後。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中網球童在“喂”球)


儘管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喂”球也算得上一門技術活。除了要控制拋球時的力度和弧度,還要留意不同球員的習慣和偏好(比如納達爾是左撇子),以保證網球在彈地一次後準確落在靠近球員身體且便於用球拍接住的高度(通常為腰部至膝蓋之間)。


05 球童如何選拔?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溫網球童資料圖)


在全球各地的網球巡迴賽事中,選拔和訓練球童的方式也是各有千秋。有的賽事會直接從專門培訓學校選拔球童,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女王杯這兩項英國傳統賽事就是其中的代表。


而澳網、美網、中網等賽事則不同,球童的選拔招募是對社會開放的,走的是“公開招募——選拔測試——集中培訓——上崗服務”的流程。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中網球童全國選拔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球童的選拔要經歷嚴格的標準和流程,除了要通過常規的健康體檢和體能測試之外,還要進行專注力和敏捷性的專業測試,畢竟這些素質都是現代網球賽事對球童的要求,也是一項高質量賽事的重要組成部分。


05 球童—網球賽事不可缺少的群體


球童的工作又辛苦又幸福,收穫到的不僅僅是球童的技能和網球知識、專注嚴謹的態度和協作意識,更可以收穫同齡人之間的交流和友誼;同時他們需要在場上時刻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也會無時不刻地被觀眾所關注。做好球童這個崗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球童培訓師馮博倫說成為一名優秀的球童,需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清晰的服務意識。好的身體素質可以承受風吹日曬環境下工作45分鐘,每天8個小時;每次撿球、給球員遞送毛巾用衝刺的方式來完成。清晰的服務意識則需要孩子們在工作的全時段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及時服務球員、按網球規則傳球、根據有特殊習慣球員的要求相應的調整服務。


對於一名球童來說,從新人到高手一般要經歷2到3年的時間。在這個期間,他們需要多參加訓練,不斷的閱讀比賽、與高水平的球童一起工作,以榜樣的力量來督促自己提高;同時每週還要佔用自己的時間來練習基本功,如此才能在一年又一年的服務中提升自己的水平。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國內各個高級別賽事中,球童的選拔與服務年齡普遍被定位在小學三年級到高中二年級,以體現 “ 童 ” 的魅力。在一些賽事中,也會使用大學生來作為球童;美網第二週由於學生假期結束返校,賽事會補充一些 “ 大齡青年 ” 。當然,在球童長大到一定程度後不再適合上場工作,但是憑著這些人對網球的熱愛和精通的球童知識,各大賽事也會爭相返聘其中優秀的代表作為培訓師來訓練新的球童。所以,只要你足夠愛,可以以任何形式加入球童工作。這一行沒有退役。


越來越多的賽事需要優秀的球童,也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送孩子去進行培訓。可是家長又非常的矛盾,想讓孩子訓練卻心疼,想讓孩子自立卻又要干涉其自由。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馮博倫想對家長說,“當自己未成年的子女成為或即將成為一名球童時,請家長可以做到放手給孩子自由,給予他們最大的支持,讓他們從被保護的孩子轉變成一名真正的 “ 工作者 ” 的角色。


06 一次球童體驗,一生精彩記憶


馮博倫是如何成為球童培訓師的?他說做這一行是因為各種機緣巧合。十年前他成為某賽事的球童團隊工作人員,在照顧上百名青少年生活的同時,也對球童的工作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打那以後馮博倫開始學習網球規則考取了裁判證;學習球童要求、研究不同球員的習慣;走訪各大賽事,與不同級別的賽事交流合作。經過多年深入的學習與研究,他成為了一名經驗豐富的球童培訓師。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於冰,一名來自福建的網球發燒友,一次偶然的機會於冰看到在離福建不遠的城市舉辦了球童招募選拔的活動,於是她馬上去報了名,給孩子創造了一個在鍛鍊中成長的機會。那一年,她的兒子只有十歲。在活動現場電視臺採訪她兒子時,他滔滔不絕的談起自己是有多喜歡網球、崇拜哪個球星等等,講的頭頭是道,作為媽媽在旁邊看著小大人一樣談話的孩子,露出了老母親般欣慰的笑容。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於冰的兒子在工作中


最終她的兒子從眾多孩子中脫穎而出進入到集中訓練營,經過培訓後又順利的站在職業賽場上。在比賽期間,她兒子每天在大太陽下曬著工作9個小時左右,非常辛苦。作為家長於冰有太多的捨不得,她也萌生過停止孩子繼續工作的想法。但是看到孩子曬的黑黝黝的臉上驕傲的笑容的時候,於冰還是忍著心疼在遠處默默地支持他。


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後,於冰發現孩子突然就長大了,可以有條理的給她講訓練中的趣聞,講在比賽中獲得的收益。於冰覺得自己這一步走的非常正確,學習不是孩子的全部,參與這樣的公益活動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這段經歷鍛鍊了孩子的意志和自制力。通過這件事,於冰也想傳達給孩子一個觀念:父母能給予你的只是一個機會,想真正達到目標和夢想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你一定不知道,原來球童在網球比賽中是這麼重要


汪軼敏是球童出身的網球裁判,從小接觸網球的他如今也成長為國內裁判界的棟樑。他小時候在上海徐彙區的網球場訓練了八年。在 13 歲那年,上海舉辦了一個叫“金花”的網球邀請賽,當時參加比賽的球員有麥肯羅、張德培等。那是他第一次參加球童工作。


打球時的汪軼敏超愛桑普拉斯和張德培,做球童可以近距離的看著自己的偶像打球,心裡別提多開心了。他說當時每天累的早上都不想再起床,但是一想到又能跟自己喜愛的明星同框,咬著牙爬起來奔向賽場。


問及小汪做裁判的經驗,他說他在做球童時培養的習慣對他做裁判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球童要時刻精神集中,注意場上發了什麼,尤其是球員需要什麼,在心裡都要先做好預案,當事情發生的瞬間可以按照重要性排好先後順序一件件的完成。


汪軼敏說他從來沒想到會從事與網球相關的工作,也覺得自己非常的幸運,因為做球童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讓自己擁有了更廣闊的天地。


注:本文整合自中國網球公開賽、全網球,僅為交流、學習之目的,為便於讀者理解,對部分內容進行了刪減、調整




* 網球家長精選依託最具國民度的中國“網球家長社群”而創建,發佈青少年網球賽事信息及通知、訓練規劃、技術、體能、運動心理、營養、如何培養孩子成才、如何通過網球特長進入名校等乾貨內容,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