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导语:

据统计,两宋时期遭受的水、旱、冰雹等各种自然灾害共计874次,这些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还造成了大量人员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甚至引发了生态失衡。就像南宋时期,闽北一带发生了严重的灾情,大量民众食不果腹,一度恐慌,好在,朱熹等人创建了社仓制度,成功的化解了这次危机,即便是这样,社仓制度也有其弊端,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朱子社仓制度的演变、利弊和影响。

一、朱子社仓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朱子社仓制度的运营模式;

三、朱子社仓制度的利弊;

四、朱子社仓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朱子社仓剪影

一、朱子社仓制度的历史演变

1. 朱子社仓制度的创建背景。公元1167年,也就是南宋乾道三年,闽北一带的建宁府崇安县,即今天的福建省武夷山市,发生了严重的水灾,一时间,摧毁了大量民房,淹没了无数良田,淹死了无数民众。这还不算,次年春夏之交,这一带又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民众食不果腹,饥不择食,无奈之下,只能以坚硬的树根和枯燥的树皮为食,艰难度日,饿死了不少民众。为了求生,附近的灾民群峰四起,争相抢食,顿时,社会局势及其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朱熹和同乡绅士刘如愚

等人,请求建宁知府徐哲打开官仓,发粮救民。徐哲便调拨了600石粮食,交予朱熹等人。接到粮食后,朱熹等人便按照保甲人户登记造册,发放粮食,救济灾民。这样一来,瞬间解决了崇安县的饥荒难题,平复了民众光天化日之下争相抢粮的违法行为。

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建宁府崇安县饥荒略影

2. 社仓制度并非朱熹原创。社仓制可以追溯到周朝,当时,国家为了应对荒年,便将国家正常所需之外的剩余粮食交由专人管理。后来,到了隋朝,同样是为了备战荒年,要求民众每年拿出一石粟麦,储存在义仓里,因为义仓设在了社里,人们又称它为社仓。到了唐朝太宗时期,尚书左丞戴胄在上书朝廷设立义仓的奏疏中,干脆直接称隋朝所设义仓为社仓。但是,也就是从那时起,社仓逐渐失去了它真实的面目,违背了创建初衷,成了由官府管理的县仓和郡仓,失去了救民于水火的担当和责任。

3. 社仓制度有赖于朱熹的创新。社仓之名虽不是朱熹原创,但是,社仓民办可以说是他的首创南宋乾道四年,建宁府崇安县出现了严重饥荒,好在建宁知府徐哲拨付的

600石粮食解决了这场无情的灾难,这年秋冬,得到救助的百姓全部偿还了官府的600石粮食,但是,新任建宁知府王淮认为,饥荒难料,不如把这600石粮食存在乡里,以应不时之需,为此,他要求将贮粮民户和数额登记造册即可。此时,朱熹便计划将这600石粮食放贷给百姓,每年收取20%的利息,这样既能缓解百姓的饥荒之急,又能生息增值,还可加快存粮流转,避免霉变,可谓是一举三得,但是,由于此时粮食储存在民户家里,所以,这时还不能称之为“社仓”

4. 社仓制度得益于朱熹的优化。粮食分放在民户家里,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支取,朱熹便提出了改进办法,他上书建宁知府,请求用上一年的利息建造专门储存粮食的“社仓”,并聘请乡中德高望重的贡士刘复等人为经理,管理社仓,同时,将管理制度公布于众。此时,王淮已经从建宁府调走,新任知府是沈度,沈知府看到奏疏后,感到朱熹的提议非常具有可行性,便同意建立社仓,同时,他还拨付6万缗钱支持社仓项目的推进和落实。就这样,仅仅用了短短的3个月,便建好了社仓,

因为社仓在开耀乡五夫里,所以,又称“五夫社仓”。

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五夫社仓剪影

5. 社仓制度的再次优化。朱子社仓建成后,经过14年的运作,不仅将原先的600石粮食归还给了官府,更是剩余了3100石粮食,这

极大地增强了乡村抵御饥荒的能力,更是预示着社仓制度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了充足的余粮,朱熹便决定不再向百姓收息,每借贷一石粮食只需“耗米三升”即可,这极大地减轻了灾民的还贷压力,提高了灾民的幸福指数。

6. 社仓制度兴盛于朱熹的推广。五夫社仓取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功,令人感到欣慰和惊喜,朱熹便认真总结了社仓管理经验,编纂成《社仓事目》,进一步优化社仓管理章程,同时,他上书朝廷,请求在全国各地推广这种做法。孝宗皇帝对“五夫社仓”早有耳闻,便颁诏推广。从此,社仓正式成为了一项国家储粮制度,后世称之为“朱子社仓”。

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朱子社仓简介

二、朱子社仓制度的运营模式

朱子社仓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的管理水平,更离不开细节的把控,下面,笔者从六个方面分析朱子社仓的运营模式。

1. 选址深入基层。与设置在州县的义仓不同,

朱子社仓设置在乡间社里,每当遇上饥荒,可以及时开仓赈济,缩短救灾时间,不致延误救灾时机。这样给广大灾民提供了便利,无需长途奔波就可以领到救灾粮食。反观设置在州县的义仓,距离乡间社里较远,交通不便,信息落后,乡下灾民往往领不到粮食,可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2. 仓本来自官方和富豪。建立社仓的目的就是服务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解决众多贫困百姓的生活所需,这就需要大量的粮食做后盾。起初,朱熹等人将官府的600石粮食作为仓本,通过收息,逐渐增值,进而获取了更多的粮食。后来,新建的社仓,仓本大多来源于常平仓,这也是官办义仓,可以说,这时的仓本也是来源于官府。到了宋孝宗时期,朝廷大力推广社仓的创建,鼓励地方上的富豪参与其中,富豪们纷纷捐赠粮食作为仓本。当然,也有些地方鼓励老百姓自己筹集粮食,作为仓本。

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筹集粮食

3. 以借贷为主的运营模式。创办之初,虽然历届建宁知府从政策上和财政上给予朱熹很大的支持,但是,南宋之前很多义仓的粮食被挪为私用,没有起到帮扶作用,因此,坊间不少人反对朱熹建立社仓

的计划。朱熹却绕开这些阻力,大胆创新,以官方粮食为仓本,采用借贷收息,逐年升值,发展社仓。他规定:春夏发放,秋冬收息,每年借贷周转一次,每石粮食收息两斗米,也就是20%的利率。而且,这20%的利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根据每年的收成情况适时调整,如果遇上小灾小荒,减息一半;如果遇上大灾大荒,利息全免,等到丰收之年,还上本米即可。可见,朱子社仓制度并不是仅仅为了增值收息,更是为了赈济灾民,解决灾民的生活难题。同时,为了保证粮食能够发放到每一位灾民手里,不浪费一粒粮食,朱熹制定了借贷办法:每十家为一甲,每一甲推一人为甲首,每五十甲推一名正直之士做社首,富户人家和乡中无赖不准入甲,然后入户登记每“甲”每户的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根据年龄分配借贷限额,成人借贷一石,儿童借贷五斗,丰年之时,归还即可。就这样,在朱熹的筹划下,社仓有序运转,稳步发展。

4. 严格的担保制度。粮食借给灾民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未免不出现赖账现象,就像今天的借款人恶意欠账一样。对于这种不良现象,朱熹早就做好了准备,他规定:借贷之前,贷户必须找人担保,如果找不到担保人,社仓就不能借给贷户粮食;贷户如果拖欠不还或者擅自跑路,就要由担保人还清本米和利息。这项规定可以让贷户自觉还粮、让保人负责监督,有效解决“借出容易收回难”的问题,从而降低借贷风险,保证借出粮食如数归还。

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工人正在整理粮食

5. 官督民办的管理方式。传统的义仓大多是官府创建,管理者也是地方官员,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滋生腐败现象,渐渐地违背了义仓原本的创建初衷。朱熹早就看出了官办的种种弊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朱熹提出“官督民办”的管理方式,他提议由乡中讲仁义、有道德的举人、寄禄官或者辞官致仕的乡绅来管理社仓,全面负责社仓粮食的收支手续,担负社仓设施的维护、维修工作,保证社仓有序运转,至于官府,只有监督权,没有行政权,不能直接插手社仓管理工作。

6. 透明的开仓流程。有灾之时,社仓负责赈灾救荒;无灾之时,社仓负责扶贫帮扶。可以说,一年四季之中,社仓的仓房需要经常开门,

为了杜绝仓库保管员中饱私囊、盗窃粮食,朱熹对于开仓流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他要求:丰年之时,开两仓,留一仓,满足民众借贷之需即可;灾年之时,开三仓,全力赈济灾民,保障民生;同时,他要求开仓之时,必须由社首和社副全程监督,除了仓库保管员以外,其他人均不得擅自开仓,更不得擅自进仓。对于社首和社副的人选,更是严格,朱熹要求社首必须由品行端正且家中富裕、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来担任。一方面,这部分人家境殷实,不会轻易被蝇头小利所打动;另一方面,这部分人讲究“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借担任社首之机博得好名声。

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开仓放粮

三、朱子社仓制度的利弊

朱子社仓,有赈灾济民、保障民生、坐地增值之效,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良法。不过,晚晴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康有为先生曾经说过“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朱子社仓也概莫能外。下面,笔者和读者朋友一起分析朱子社仓的利弊。

(一)朱子社仓的好处

1.接地气。与县仓、郡仓相比,设置在乡里的朱子社仓更加灵活,可以迅速对乡间的灾害做出反应,及时开仓放粮,缩短运粮时间;同时,由乡中德高望重之人管理社仓,这部分人除了有较高的群众基础之外,还对乡中百姓的生活情况有所了解,更能做到精准帮扶,因地制宜;而且,官督民办,可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运转效率,保证借贷分粮公平公正、阳光透明。

2.利滚利。朱子社仓先期采用官府粮食作为本金,后期倡导富贾巨商捐粮建仓,丝毫不占用平民资本,大大降低了民间的风险系数;同时,约定“什二之息”,让粮滚粮,利滚利,让仓中粮食坐地增值,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为国为民积累了雄厚的粮食资本。

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充盈的粮仓

3.降剥削。在朱子社仓没有出现之前,南宋时期的人民遇到灾荒,饿的肚皮前胸贴后背之时,只能以100%的高息向富豪借粮,以求生存。待新粮下来,就要还给富豪两倍的粮食,这种剥削方式给广大灾民带来了剜心割肉般的痛楚。而朱子社仓制定的借粮利率为20%,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确实很高,但是,在当时,这20%的利率要比民间100%的高息优惠很多,同时,根据每年的收成状况,朱子社仓会及时调整贷粮利率,尽可能保证灾民的生活所需,让灾民能够顺利渡过难关。在社仓积累了雄厚的粮食后,朱子社仓甚至可以不收利息,只收三升耗米。可见,朱子社仓是真正赈灾救民,为民着想,避免受了饥饿之苦的灾民再受高利贷的无情剥削。

4.清库存。传统意义上的义仓,只有在饥荒之年才会开仓放粮;丰年之时,从不开仓。久而久之,仓内粮食就会大量霉变,白白浪费。相反,朱子社仓在丰年之时,也会开仓放粮,

重点支持贫苦民众和贫困山区,除了能够收息增值之外,还能加强仓内粮谷的流动运转,及时更新旧粮,纳入新粮,保证仓内粮食新鲜饱满,减少腐烂变质。

(二)朱子社仓的弊端

1.仓官一家独大。朱子社仓虽为官督民办,但是,长期以往,仓官和官府难免会沆瀣一气、滋生腐败。就像一些仓官凭借自身职责,大搞特权专权,仓中粮食不贷给贫下百姓,只贷给自己的亲戚、邻居、乡中富商,甚至,一些仓官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将社仓当为自己的牟利工具。此时,负责监督社仓的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与仓官同流合污,共同牟利。

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仓官分发粮食

2.灾民跑路。朱子社仓虽有明确规定,强烈要求具状结保,但是,依然会有灾民跑路逃债,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担保人瞬间破产,被迫离家出走;给社仓留下一笔笔死账、赖账和坏账,从而给社仓带来不少损失。

3.官府干预过甚。朱熹虽然规定官府只有监督权,但是,摊子大了,什么人都有。随着民办社仓在全国的不断兴起,一些官员将自己辖区内的社仓当做官办义仓来管理,过分插手社仓之事,这给民办社仓的管理和运行带来了很多困扰和麻烦,甚至造成了一些混乱。

四、朱子社仓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朱子社仓谈不上是尽善尽美,但是,作为一种创新型的仓储制度,非常契合南宋时期的实际状况,对后世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朱子社仓剪影

1. 朱子社仓遍布于南宋各地。朱熹创新发展了社仓制度,既能有效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又能收息增值,因此,在全国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像“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特意赶往崇安县,向朱熹学习社仓之法,以便回乡创建,可惜还没来得及实施,便病逝了,后由他的门人

潘叔度捐粮500石,在家乡浙江金华县创立了社仓,以此应对婺州饥荒,解救一方百姓。再如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真德秀,在长沙府一带的十二个县建了上百所社仓,及时解救了灾民。后来,南宋政权治下的大多州县按照朱子社仓之法逐渐建立起了上千所社仓,这几乎遍布了南宋各个地区。

2. 朱子社仓在明朝得到了大力推广。明朝弘治中兴时期,江西巡抚林俊按照朱子之法在乡村建立了社仓,后来发展到每村一囤,到了明朝后期,各州县更是大力推广社仓制度,一时间,社仓林立,密密麻麻。

3. 朱子社仓在清朝得到了广泛延续。朱子社仓虽然诞生于南宋时期,但是,时隔500多年后,它的优越性得到了清政府的认同。康熙年间,朝廷特意颁发圣旨,要求各州、各县、各村社严格按照朱子之制建立社仓,此后,该法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

一边赈灾救民,一边收息增值,看朱子社仓的历史演变、利弊和影响

朱熹

结语:

朱子社仓,从南宋到清朝,共存活了长达700多年,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荒政史上的一大创举,这种制度得到了自南宋到清朝各个朝代统治者的认可,在古代救荒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在这期间,不仅起到了赈灾救民的作用,更是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粮食资本。尽管在运行中存在一些弊端,但是,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的,它给后世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启迪,提供了更为实用的救灾思路,也给保障民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