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第一天开工


疫情后第一天开工

今天应该算正式开工的第一天吧,虽然上海昨天还有几例海外输入的病例,市内已经好几天是零了,人们稍微松了口气,一些机构早就轮班上岗,地铁口、商务楼前台,要求依然严格,随身码,登记、量体温,一样没少。

早班地铁里的人和平时差不了多少了,唯一区别是大家都戴口罩,还有不少人带手套、护目镜和防护的帽子。

地铁每节车厢都有二维码,扫一扫登记上就知道你乘的几号线,哪一班车,哪一节车厢,如果这节车厢以后发生疫情,随时可以手机联系上你,大数据管理实在是牛。

疫情后第一天开工

每个小区门口都改成了唯一进出通道,另外一个改成了快递收货点,按楼栋号放在每一张桌子上,盒马生鲜和叮咚买菜率先在小区门口放了置物价,这个反应速度,真是快。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不知道叮咚还能撑多久,在很多小企业苛延残喘时,叮咚抓住了这次机会,打了个翻身帐。那几天,盒马线上半夜12点起来抢菜还抢不到,不是菜不够,是快递小哥不够。

想起老早以前,QQ上玩的偷菜,好多人也是半夜起来偷的。

疫情后第一天开工

年前有一家传统企业,生产制造设备的,从银行贷款,银行要求他房产抵押,基准上浮,好不容易批复下来,还没有提款,疫情来了,老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研发改生产测温门,供应复工企业,立马被政府列为重点企业名单,于是工行基准下浮给了他一笔信用贷款,他这边还没来得及提款,国家扶持政策又到了,又给了他一笔更低利率的钱,政府补贴利息。这个本来日子过得艰难的企业一下活了。

一个朋友告诉我,他的一个客户这一个多月,做微商,赚了一百多万,吓了我一跳,在我们关注灾情时,有的人关注商机,总有人能在罅隙中顽强生存,活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