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 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不确定性?


疫情冲击下 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不确定性?

◤ 近期,国务院出台多项措施以稳就业、稳企业,其中包括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以减轻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影响。疫情给企业的经营环境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从短期看,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恢复生产和防疫之间取得平衡;从长期看,企业面对的危机是供应链转移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企业的经营环境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所谓不确定性是指,我们难以判断未来的状态和发生概率。这使得企业决策的难度增加。如果企业以习惯性的决策方式押赌某一种状态(有利或者不利),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经营带来的不确定性有三个主要来源:

  第一,未知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强保护易感人群、减少人与人接触,是目前主要的防控手段。病毒的传播、致病机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所知有限。因此,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未来会是哪一种状态,目前还是未知的。人类并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判断未来的状态会是哪一种,也不可能计算出概率。

  第二,恐慌带来的不确定性。当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缺乏了解的时候,就会有各种担心。这种情绪经过传染就产生了恐慌。例如,有的地方企业复工要找政府多个部门盖十几个章,有的办公楼为了避免麻烦,干脆封楼,使企业无法进行正常办公。这些恐慌性的过度反应,打断了企业的物流、人员流、资金流、信息流,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甚至出现生存危机。

  第三,盲目自信带来的不确定性。一部分人面对未知则会走到另一个极端,他们会出于自己的主观愿望,选择确信某一种未来“状态”一定会出现。例如,认为疫情一定会在短时间内被控制住,企业在这段时间选择“熬”就可以了;或者认为这个病毒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对政府的防疫安排无动于衷,未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种对某一种状态的无理由确信,也会给企业的未来经营埋下隐患,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上述三种不确定性都会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但是除了第一种不确定性是属于未知事物引致的原发不确定性,后两种不确定性都是由人们错误的认知和旧的决策模式所引发的不确定性。对于第一种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交给时间;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不确定性,企业和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协作,来降低这两种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损害。(via 社会科学报 点击“了解更多” 获取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