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王穎

“這個項目太緊急了,能不能特殊申請讓我到崗?”

2月5日,深圳優必選科技接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抗擊疫情的號召,一線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大,急需科技力量輔助對患者體溫排查和接診治療。

此時,身在廣州的優必選科技研究院高級產品經理謝琨為了能儘快開始機器人防疫功能的測試,向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提出了特批申請,要求到崗進行防疫機器人的緊急研發和測試。

這樣的申請在全國近兩個月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絕不止出現過一次,從深圳到北京中關村,國內各領域科技公司紛紛集中技術力量,迅速研發抗疫黑科技產品馳援抗疫一線。機器人大軍成為其中一抹靚麗的風景,消毒機器人、送藥機器人、遠程問診機器人……各類適用於疫情防控各的智能服務機器人都加入到抗疫一線,優必選這家深圳的機器人獨角獸是其中典型代表。

接到深圳唯一新冠病毒肺炎患者收治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號召後,優必選科技緊急成立了“疫情應急技術攻關小組”,火速調集了150人左右的團隊線上線下協調配合研發防疫機器人。2月6日,優必選科技副總裁兼CEO顧問王勇在線上發起了視頻會議,與優必選科技高級產品解決方案專家勞佩鋒負責的解決方案小組,研緊急商討了復工研發工作的安排。但出於疫情期間交通限制和安全考慮,除了負責硬件調試的20多人不得不層層申請到現場測試外,其餘8成以上的員工都開始遠程線上配合,協調疫情應急攻關工作。最終,2月26日,三款防疫機器人在深圳三院部署完成。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優必選科技工作人員在深圳三院發熱門診進行機器人部署工作

在這個特殊時期,這家深圳機器人獨角獸的衝鋒團隊拉開了一場持續20天左右的抗疫戰,他們也成為“深圳抗疫戰事”中的一股新銳力量,從現場調研到實地部署,如何在短時間內將原有產品進行改造升級,並將整套衛生防疫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應用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通過深度採訪對話,我們還原了箇中經歷和努力。

一、養兵千日的中國科技力量 機器人大軍抗疫各顯神通

從今年春節開始,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開始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從疫情爆發的現實情況看,醫護人員一開始是遠遠不夠的,同時充滿了被感染的風險。但機器人從遠程問診、消毒、送藥各個環節介入,可以為醫護人員分擔工作,也能保護醫護人員和病人,這正是機器人的用武之地。

使用機器人消毒能做到人機分離,1月28日開始,消毒機器人已經在武漢疫情中心的武漢協和醫院、武漢中心醫院等6家醫院及上海仁濟,肺科醫院、中山醫院、華山醫院、溫州六院等最前線戰場進行7*24小時不間斷使用。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ATRIS(安巡士)機器人助力深圳三院室外戰“疫”

使用機器人送藥避免了醫護人員和病患的過多接觸,除了查房和必要的問診環節,機器人可以代替醫護人員完成簡單的配送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感染風險。

抗疫工作最艱苦的階段,國內多家機器人企業向疫區提供了可供使用的醫療機器人,通過遠程問診配合醫生的專業醫學判斷加快診斷效率。

另一方面,疫情爆發階段,大規模的摸底排查成為了防控工作的重點。為提高疫情排查效率,北京、浙江、吉林、湖北等22個省市都使用了電話機器人助力排查任務,據相關技術公司統計數據顯示,電話機器人的單日呼叫量是人工的100倍以上。

二、戰鬥號角吹響後的技術考驗,優必選科技緊急技術攻堅

公司應急管理委員會批准了謝琨的特殊申請通過後,謝琨回到了公司,但是他來不及和“久別重逢”的同事寒暄,就立即帶領駐深員工投入了防疫機器人研發項目中。

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安全,團隊成員只能在自己工位附近的有限空間活動。時間緊、任務重,謝琨和幾名組員就像長在了自己的工位上一樣,不停的設計算法、測試硬件。

防疫機器人研發對優必選科技來說也是一個從未接觸過的全新項目,這對產品中心和研究院來說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其中需要考慮到的需求和技術都是相對陌生的。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工作人員在深圳三院發熱門診部署AIMBOT(智巡士)機器人

2月12日,為了對醫院需求作出針對性設計,王勇帶著疫情應急技術攻關小組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了實地調研。

通過與一線醫護人員的交流,王勇瞭解到,他們最初為防疫機器人設計的功能太多了,醫院場景中最重要的就是發熱檢測能力。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ATRIS(安巡士)機器人執行消毒噴殺任務

明確了一線需求後,謝琨所在的研究院與勞佩鋒領導的產品團隊緊急調整方案,減少了醫護人員暫不需要的功能,確定了在原有機器人上增加測溫、消殺等功能的設計,並開始部署測試,優必選科技應急技術攻關小組正式進入了全員備戰狀態。

其中有個很現實的困難是,必要的紅外測溫器件在特殊時期受到國家管控,被工信部納入疫情控制重點物資,只有指定企業和渠道才能拿到分配產品。而優必選科技這樣的機器人公司並不在工信部的分配名單中,產品團隊拿不到樣品,只能看著圖紙上的參數先做設計。

供應鏈企業不能如期復產,生產配件遲遲無法到位,市面上紅外測溫器件的價格甚至上漲了10倍之多。最後,採購部門調用了各種資源,與三四家供應商取得聯繫拿到一部分庫存的紅外攝像頭,再加上其他配件一起集中到防疫機器人的研發生產上。

防疫機器人技術工程師回憶起這場緊急技術攻堅戰時不禁感嘆,“我們遇到的主要挑戰是實驗場景和實際應用場景差別很大,背光可能會造成測溫不準,陽光直射到熱成像鏡頭也會影響測溫精度,經過無數次的測試,不斷改進核心算法,我們最後通過WDR算法解決了背光問題,又通過調整相機保護外殼減少了陽光直射的影響。”

“AIMBOT(智巡士)原本是沒有消殺功能的,2月22日進行消殺功能最終調試時,整個產品小組、項目小組、軟件工程師小組多個部門的同事早上9點就都趕到公司了,本以為一上午就能搞定的測試卻因為軟件調試方面的問題反覆調整了十幾個小時,最後AIMBOT(智巡士)突然噴出水,噴的我們滿臉是水的時候,我們都從心底感到開心。”AIMBOT(智巡士)產品部技術專家黃高波回憶起研發難忘瞬間時說到。

整個應急技術攻關小組的150多人中,前期只有負責硬件測試的20幾人能在線下進行密切配合,其餘團隊成員只能通過線上交流的方式討論,解決方案的前期概要設計和計劃都是在家裡通過頻繁的會議完成的。隨著疫情得到控制,公司開始逐步恢復現場辦公,應急技術攻關小組的成員才慢慢集中起來。

一線需求緊急,再加上供應鏈受影響,防疫機器人部署經歷了關鍵器件缺貨、關鍵技術突破難、團隊人員線上線下協調難等重重困難。最終,優必選科技在2月25日和26日完成了防疫機器人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部署。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優必選科技向深圳三院運送機器人

三、在最危險的地方發揮作用,防疫機器人部署深圳“小湯山”

緊急研發任務的最終目的是將防疫機器人產品迅速投入到實際可用的場景中去。優必選科技向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派出了專門的防疫機器人交付小組,帶著三大防疫機器人ATRIS(安巡士)、AIMBOT(智巡士)和Cruzr(克魯澤)來到了深圳防疫一線,進行部署使用,不妨來看這三類機器人是怎樣發揮作用的。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Cruzr(克魯澤)機器人在深圳三院普通門診進行疫情諮詢與導診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是深圳唯一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從1月19日開始截至目前,深圳三院已經收治了1000多個疑似患者,其中420人確診、381人治癒。

“太熱了,出來放風幾分鐘渾身就溼透了,深圳這種天氣眼鏡都起霧了。”負責協助向醫院發熱門診交付防疫機器人的技術工程師郭鑫說出了他人生第一次穿防護服的體驗。

防護服非常厚重,穿脫一次也非常麻煩,為了把所有時間都擠出來抓緊在實地測試防疫機器人,優必選機器人交付小組的成員基本上每天都是這種“全副武裝”的狀態。

緊張的設備調試後,室內測溫巡檢機器人AIMBOT(智巡士)、室外智能防疫機器人ATRIS(安巡士)和醫療諮詢機器人Cruzr(克魯澤)已經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上崗,優必選科技的技術工程師將防疫機器人的操作技巧也教給了醫護人員。其中AIMBOT(智巡士)作為排頭兵負責發熱門診的測溫、消殺工作, ATRIS(安巡士)負責守在普通門診入口為來往行人測溫並監測口罩佩戴情況,Cruzr(克魯澤)則成為了門診大廳導診臺的“小護士”承擔了遠程問診諮詢的工作。

談到實際應用效果,優必選科技的研發小組提到了一個令他們感到驕傲的案例,此次在深圳三院部署的室外智能防疫機器人ATRIS(安巡士),在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上崗的第一天,就成功檢測到了一名體溫異常者,並及時將異常信息傳送給了醫護人員,將疑似患者送到了發熱門診進一步觀察。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深圳三院發熱門診主任劉粵與ATRIS(安巡士)機器人

深圳三院發熱門診主任劉粵對機器人在醫院發揮的作用印象深刻,“醫護人員需要為來到門診的每一位病人測體溫,有了機器人一分鐘可以監測200多個人的體溫,極大地提升了我們的工作方式和效率,也保護了醫護人員,降低感染風險。人工智能機器人在防控疫情一線上崗後,不僅可以為醫護人員分擔工作壓力,在防護設備緊缺的困難時期,還可以減少防護設備的消耗。”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AIMBOT(智巡士)在深圳三院發熱門診測溫

最近幾年,在資本推動和產業利好的大背景下,優必選科技的產品擴張速度很快,幾年間已經推出了包括AI教育、公共安全、黨建及政務、商用服務、機房運維等應用場景多品類的服務機器人,這也是這次抗議戰中能夠做到靈活“調兵遣將”的基礎。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5G機器人義警“黃田田”布控防疫一線

在醫院“戰場”的另一邊,其實早在2月初,優必選科技的5G機器人義警“黃田田”就已經在深圳鶴洲檢查站當起了義警,為減少檢查站警員與來往司機交叉感染的可能,“黃田田”24小時執勤提醒司機掃碼登記,能節省4名警力。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建國”在深圳高速防護區域執行巡邏任務

另一款名為“建國”的機器人則是優必選科技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聯合研發的警用巡視機器人,它的主要任務是在深圳高速公路重點區域巡邏。同時,建國可以進行人車識別、置前提示疏導、與指揮中心快速聯動。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的就是,優必選科技這三款智能防疫機器人的前身其實是負責公共安全、機房運維和黨建政務服務等領域的。

這次“抗疫大變身”,也是服務機器人細分領域拓展的一次全新嘗試。

四、機器人深入一線,三大方面切入疫情防控

這次疫情防控中,機器人發揮的作用得到認可,在一線承擔消毒、導診、異常篩查的工作,在後方為大量的測溫排查工作提高效率。經歷過疫情考驗的服務機器人在技術功能和交互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也為未來的市場應用衍生出了更多可能的應用場景。

除了前述優必選團隊攻堅衝鋒戰中的機器人身影。目前,優必選科技的衛生防疫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已經覆蓋了從大範圍的篩查監控到定點測溫巡邏再到醫療問詢導診,形成了機器人防疫工作閉環。

具體是怎樣在其崗,謀其職的呢?要從三大場景說起。

1.室內體溫檢測與消殺

針對人員流動性大的室內環境,優必選科技推出了室內測溫巡檢機器人AIMBOT(智巡士)。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AIMBOT(智巡士)機器人在深圳三院發熱門診執行消毒噴殺任務

優必選科技研究院視覺算法工程師曾鈺勝特別提到了他們在口罩識別算法上做的提升,為了提高識別效率,曾鈺勝和他的組員在“沒有戴好口罩”、同一人多次檢測等細節問題上做了很多優化,還首次加入了人臉跟蹤技術。

據瞭解,優必選科技的體溫監測技術支持同時監測15人的體溫。可在2.5米至3.5米的距離非接觸測溫,測溫精度≤±0.3℃,效率可達人工測溫的20倍以上。

2.室外疫情管控與消殺

曾鈺勝同組的顧在旺主要負責防疫機器人的體溫測試功能,他說:“紅外相機溫度的讀取會出現和人體的實際溫度不一樣的情況,需要很多時間調整,醫療場景下人體測溫誤差需要控制在±0.3℃,我們只能通過人為的測溫去擬合實際場景的測溫,調整優化我們的算法。”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ATRIS(安巡士)在深圳三院門診部測溫、監測行人口罩佩戴情況

“小坦克”ATRIS(安巡士)是室外智能防疫機器人,據瞭解,這三款防疫機器人可以同時對多人進行體溫信息和口罩佩戴情況識別,能執行定時自動巡迴消殺任務,還可以24小時進行防疫宣傳語音播報和實現人流密度監測。

3.宣傳與導診

防疫機器人的研發不是一個部門的“獨角戲”,需要多部門協調配合。優必選科技研究院自然語言處理算法工程師胡智傑在2月6日接到要在2月14日之前完成所有疫情智能問答提測上線的任務後,針對防疫機器人問答數據精確回答進行了算法升級。

與ATRIS(安巡士)和AIMBOT(智巡士)一樣,宣傳導診機器人Cruzr(克魯澤)也能快速甄別行人口罩佩戴的情況,並實時發出友好提示,遇到異常情況還能迅速與後臺聯繫,觸發聯動預警。


深圳抗疫戰事:機器人獨角獸的20天衝鋒戰

▲Cruzr(克魯澤)機器人提供遠程問診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諮詢導診的人員有疑問需要進一步諮詢醫護人員,還可通過Cruzr(克魯澤)的視頻遠程功能諮詢值班醫生,進行在線視頻診斷。

機器人的移動能力是提高服務效率的重要指標,優必選科技的工程師還在衛生防疫機器人上使用了自研的U-SLAM立體導航技術,支持機器人自主設定巡邏、監測和消毒的路線,實現釐米級的精準定位導航。

據瞭解,這三款防疫機器人已有幾十個合作伙伴發出了合作需求,不止中國,還有新加坡、泰國、韓國等地的企業。

五、機器人助力抗疫戰,填補需求空白

服務機器人市場不缺應用場景,缺少的是能發現需求點、填補需求空白的產品。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中,防疫相關的新功能是以往的服務機器人所不具備的。優必選科技不得不從零開始為機器人添加新功能,這不僅僅是多安裝一個配件那麼簡單,涉及了多項算法的升級和軟硬件配合的測試。

“經歷過疫情考驗的服務機器人在技術功能和交互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也為未來的市場應用衍生出了更多可能的應用場景”,勞佩鋒回顧這段經歷時說。“對智能服務機器人市場來說,缺少的就是這種完整的服務。服務機器人要發展,就不能只盯著一個功能、一項應用一條道走到黑,只有立足當下不斷創新,才能拓展更多應用場景”。

此外我們也能看到,機器人巡邏監控、安防保衛的需求不會在疫情結束後就消失,反而會讓大眾對無接觸服務和遠程監控管理有更深刻的認識。

機器人實時宣傳和24小時監控的能力同樣可以應用在其他服務場景中,比如交通樞紐、商業園區、企事業單位等。校園安全登記、學生校園活動安全防護、商場促銷宣傳、實時安保巡邏等方面都將產生廣泛的應用需求。

結語:科技築起保衛生命的安全防線

疫情還沒有結束,戰備狀態還沒有解除,優必選科技團隊在這個意外的戰場,衝鋒陷陣的行動證明了中國科技企業的擔當和價值。

對優必選這家深圳起家的機器人獨角獸,通過這場20天衝鋒戰,足以證明中國科技力量也是“能打勝戰”的國之重器。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以AI代表的科學技術成為這場戰役的有力“武器”。也反向催化了科技行業和AI技術的發展。也加速了AI為各行業賦能,助力產業實現智能轉型的步伐。

國家高層在視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提出,要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科技,拿出更多硬核產品,為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國家戰略安全作出更大貢獻。

未來,相信AI機器人將更多地參與到公共事件、公共安全、城市運行、醫療康養等領域,協助甚至替代人類去做危險性的工作,真正實現“讓智能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讓人類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