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是否会出现“动能导弹”?

老王书


动能导弹现在就有啊,叫做(KKV)动能拦截弹。

动能导弹如你所说就是不装爆炸战斗部的导弹,它的战斗部就是一块金属,主要依靠高速动能穿透目标。

但是你要明白的是动能拦截弹的技术要求,动能拦截弹它的要求主要是控制精度,因为传统战斗部依靠爆炸破片杀伤,这样散布面积广更容易击中目标。

但是动能导弹依然有最大缺点,就是弹头释放之后就没有动力了,所以只要释放弹头它就会迅速减速,而运动轨迹也会更类似于平抛运动,那么你对付的目标机动性很强,你自己没有动力怎么击中?

就算你弹体不分离能够推进到目标附近,那么你的燃料消耗完毕之后还是对付不了机动目标,所谓的动能导弹只适合打击固定目标,在大气层以内动能会被迅速的消耗掉,以现在的技术完全是废物。

KKV也只有在太空有比较大的用武之地,因为太空低阻力弹头释放之后依然会保持高速,而拦截的弹道导弹中段是不怎么变轨的,中段由于轨道特别死所以kkv对付这种低机动性的目标还是非常好的,但是大气层内不适用,大气层内没有动力就跟自由落体差不多,你没有动力追不上目标,没有动力你不能跟对方玩机动。

在陆基方面动能导弹还不如传统导弹,因为就算6倍音速飞行能够打穿任何工事,但是动能杀伤就类似于飞针穿玻璃,而传统导弹附件伤害大依靠动能穿透之后在内部爆炸,能够更彻底的摧毁建筑或者工事,所以影视剧中一枚动能武器打垮一栋大楼那是夸张的效果,实际上的效果大概就给大楼穿个洞。

动能导弹在实用性方面还不如电磁炮,电磁炮同样依靠动能杀伤,但是电磁炮的弹头可以是动能,也可以装炸药,实用性方面大大超过动能导弹。

再说一遍动能武器在电影中的杀伤效果是夸大的,动能导弹就像北洋舰队用的沙子炮弹,穿进了日本军舰没有爆炸,在大气层以内动能导弹的作用我都不太看好,因为大气摩擦会让你不断减速,你导弹的杀伤力取决于落地速度而不是巡航速度,电磁炮出膛速度6倍音速那么200公里外还有6倍吗?这是很明显的问题,所以还是得装药杀伤力才强。


李晓伟


这要么就是《三体》看多了,要么就是电影看多了…

直截了当地说吧,想法很美好,但是非常的不现实。为什么说题主所说的动能空空导弹不现实,穿甲哥简单就这个问题说三点吧:


一.导弹的结构强度不足:

题主在题目描述里写的是“穿透敌机”,那我们把这款导弹当作是一款空空导弹吧。毕竟能像热刀切黄油一样撞穿几辆坦克的导弹,在21世纪上半叶是不太可能出现的了。

由上图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空空导弹的弹壁是非常薄的,换言之空空导弹不可能有很强的结构强度。那有没有可能给空空导弹头部换上坚固的实心金属弹头,使其获得超强的穿甲性能呢?

↑恭喜题主,真的可以。若一枚飞行速度2马赫的空空导弹与飞行速度1马赫目标的目标追尾相撞,相对速度也有1马赫,若是迎头相撞二者的相对速度更是高达3马赫。一枚数十上百公斤重的金属动能撞击战斗部以如此高的速度直接撞击,是一定能把现有的飞机撞个七零八落的。

↑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陆地上坦克发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这也是一种长杆状的纯动能弹药。一枚弹着速度约1000m/s(不到3马赫)、由高硬度合金打造的APFSDS,能够击穿数百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板,追求结构减重、采用轻质材料的航空器是不可能承受这种撞击的。

↑但问题来了,越是细长结构的穿甲体,在击穿目标的过程中发生断裂的概率更大。毕竟实心的APFSDS在击穿目标的过程中都能发生弹芯结构断裂的情况,用轻薄得多的铝材打造的空空导弹弹体在击中目标后,同样是有很大概率发生断裂的。

↑更加麻烦的是,空空导弹不是炮弹。战斗部实际上只能占导弹中的很小一部分,其余的空间都被火箭发动机及其燃料、导引系统等占据。APFSDS尚且是一个整体的实心穿甲体,空空导弹可是由数个相互分隔的子系统前后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强度比前者要差得多。

在发生剧烈撞击时,由诸多子系统组合而成的空空导弹比一体式实心结构的长杆穿甲弹更容易断裂。

况且纵使战斗部的结构强度再强,也不能保证导弹在撞击目标的同时,脆弱的发动机不损毁、战斗部不损毁、控制舵面不损毁、弹体不发生断裂啊。


二.空空导弹导引头性能有限及其安装位置的特殊性:

↑现有的空空导弹弹径多在127~152mm,太大太重会影响导弹的挂载性能和飞行性能。那这也就意味着,空空导弹内部最大也仅能搭载口径120-150mm的导引头。目前来看,这种小口径的雷达/红外探测设备的精度和功率都普遍有限,能保证在错综复杂的空战环境中把导弹送到敌机周围5m的范围中并且引爆,就已经堪称是当下第一流的空空导弹了。(也正是因此,现有的空空导弹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近炸模式,以最大限度弥补导引头精度的不足。)

也就是说,即便是当今最先进的导引头,也不可能保证空空导弹能够和目标直接撞击。

↑而且无论是主动/半主动雷达制导还是红外制导的导引头,为求最佳的探测和跟踪效果,都会装在导弹的最前方。也就是说,题主所描述的动能撞击空空导弹,在坚固的动能弹头撞击目标之前,最先与目标发生撞击的应当是极为脆弱和敏感的、装满精密电子元件的导引头。而且在导引头与目标撞击减速后,随后的动能战斗部由于巨大的惯性,非常有可能会直接从后方把导引头撞毁……

然后在第一次撞击后,尽管实心金属战斗部完好无损,这枚导引头损毁的导弹也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瞎子了。


三.空空导弹的机动性有限:

同样还是上面的那个问题,空空导弹口径和长度都非常有限,也就只能搭载尺寸有限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当今的空空导弹,发动机工作时间短则3-5秒,最长者也不会超过20秒。在发动机熄火后,导弹就只能依靠惯性飞行了,而每次通过控制舵面对导弹飞行方向的修正,都会损耗宝贵的动能。

至于题主说的,空空导弹在撞击若干目标后还有燃料自行返回基地,那可能是下下个世纪的黑科技新能源吧。

↑如果导弹做出了过大的机动,损失了过多的动能,是完全有可能错过目标或是由于速度不足无法追上目标的,甚至也有可能出现由于过载过大将导弹弹体结构拉断、导弹失控滚转的情况。

↑因此,在空空导弹命中目标的过程中,导弹的飞行路线更趋近于一条直线而非是一些影视作品中所表现的曲折曲线。那么如果目标通过机动或是诱饵弹使得导弹的第一次攻击落空,那么空空导弹是不可能再有足够的动能回过头来、做出第二次攻击动作的。

↑同样地,导弹导引头的探测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导弹与目标的相对距离、相对位置、攻击方式是追击亦或是迎击,都会大大影响导弹导引头的表现。在机动的过程中,若是导弹做出过大的机动动作,或是目标进行了成功的规避动作,都有可能使得导弹导引头丢失目标。

四.总结:

只能撞一次、还很难撞上、还要一撞就毁。

题主所设想的能反复使用、一次攻击多个目标的动能空空导弹在今天的科技背景下,无疑于天方夜谭。在可预见的未来,也面临着许许多多难以克服的技术壁垒。


Sabot穿甲哥


题主的前半个部分设想已经出现了,但后半部分设想暂时(甚至说永远)还不会出现。


先说前半部分吧:利用动能杀伤的导弹在最近几年已经出现了一波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地狱火R9X导弹。


这种导弹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战斗部,而是利用了弹出来的刀片对目标进行杀伤。

堪称导弹中的小李飞刀。

这种导弹通常会布置在无人机或者直升飞机上,在目标可能出现的区域上空盘旋待发。

等到目标出现后导弹发射,在接触目标之前的零点几秒导弹会弹出几片刀片,这样目标就会被刀片直接砍断。


美国最近一两年在中东地区对付当地的敌对武装分子头目的时候往往会使用这种导弹。

即便是目标人物在车辆内,导弹也可以“砍开”车顶直接“砍”死里面的人。直接命中人的画面有点血腥了,就不发了吧。


咱们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导弹——出于人道主义的目的。


常规带有炸药战斗部的导弹如果去攻击一个目标的话,往往是依靠爆炸来将目标摧毁。即便是聚能穿甲战斗部在爆炸的时候也只是在某个方向增了了爆炸冲击波和金属射流,而其他方向依旧会有破片进行飞溅。这就对目标周围的平民造成了极大的危险。


而如果导弹只是弹出几片固定在导弹上的刀片,高速的飞向目标,这样的话周围的连带伤害就可以降低到最低。


而恐怖组织、游击队等成员头目往往会出现在周围有很多平民的地方,这种导弹就特别适合定点斩首而不用担心伤害平民了。


所以这种存粹靠动能杀伤的导弹也就孕育而生了。


至于题主说的,靠动能消灭了一个目标自动再去消灭另外的一个目标的武器,那是《三体》里的水滴,在进行星际作战的时候恐怕会有吧,但是目前在咱们这种战场只有几百公里范畴的空间内作战还真的用不到水滴。


先说说水滴的作战场景:

水滴是从4光年外发射到太阳系的,在作战的时候穿过了长度约为2000公里的星际舰队阵列,记得当时的小说写的是有两千还是三千艘星际战舰,每列100艘,那么就是30列吧,这样水滴在作战时候飞行的距离大约就是6万公里的距离。

6万公里和4光年来比,差不多就是咱们在桌面上放一张打印纸,打印纸的厚度和地球直径的比例。和水滴的行程来比较,水滴在作战的时候就几乎没有动过。6万公里的尺度太小,根本没有消耗水滴的什么能量。


但如果是在现代几百公里范围内的作战尺度上来看,一枚导弹穿过了一辆坦克,哪怕再打去打击距离100米以外的一辆坦克从成本上来说都是不划算的。需要额外附加的燃料要比现在的两枚导弹都贵。如果要打击第三辆坦克的话,那么需要附加的燃料就远大于8枚导弹的价格了。所以到最后就是花费了几百枚导弹的成本,去干几枚导弹就能完成的事情。这就有点不划算了。


所以W君说,以后恐怕也不会出现这种动能导弹。


军武数据库


“穿针引线”式的导弹?不能说他有用或者没用吧……它超过了我的理解范畴,没法评论。

如果你有更具体的想法,哪怕是大概的想法,都可以给国防科工委发邮件。不用怕你的想法成熟与否,也不要怕是不是“过分的不符合逻辑”,可能只是不相干的一句话,如果能给我们的“大能”们灵感,便是功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