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鹿邑县老子故里,升仙台被日军炮轰,十几发炮弹未炸成谜


2年前有幸跟朋友一起到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参观。老子故里风景区紧邻一条宽敞的大路,然后就能看到一座非常漂亮的“众妙之门”牌坊。从此牌坊精美的雕刻、艳丽的色彩和明道宫古朴的大殿相比较看,牌坊应该是近年来修复或者重建的。“众妙之门”出自老子《道德经》,寓示老子思想的博大深邃。

河南周口鹿邑位于河南省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古代又称鸣鹿、古县,被称老子故里、李姓之根及道家之源。

老子故里存在争议,另一说位于安徽省涡阳县郑店村。安徽涡阳与河南鹿邑,同居道家文化发祥地的涡河两岸,两地直线距离不过80公里。虽然不远,当天没有再去安徽涡阳县参观。

历史记载唐高宗、武则天、宋真宗三帝颁诏钦改鹿邑县名。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女皇武则天、宋真宗赵恒,以及文学大家苏东坡、欧阳修等都曾来拜庙祭祀。

目前老子故里风景区以明道宫、太清宫为主,向游客展示真实的老子故里形象,继承发扬老子思想。

位于明道宫的老君台,因传为老子升仙之地又名“升仙台”。山门下青石台阶共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

升仙台东山墙和古柏树上的弹痕至今仍清晰可见,13颗炮弹无一炸响,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可说是史无前例的奇迹。

在老君台上还放置着4发未炸的炮弹。这些当年未爆炸的哑弹如今已成为日本侵略军的罪证,也成为这段真实传奇的物证。

“谢罪碑”,日军以此向中国人民忏悔请罪并请求原谅,此碑后改称“和平碑”。

“上善若水”石刻。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与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该景区内也处处体现了老子伟大的哲学思想。以上图片均由《图集说事》原创拍摄,看见乡土,记住乡愁,欢迎关注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