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元帅隆美尔为何广受赞誉,有情有义,有胆有谋,恩怨分明


二战德军元帅隆美尔为何广受赞誉,有情有义,有胆有谋,恩怨分明

二战结束以后,人们发现在美英苏德众多将帅中,唯有德军的隆美尔元帅格外引人注目,在叹息他英年早逝不幸的同时,更多的是对他在北非战场上的表现赞誉有加。虽然他最终以战败的结局离开北非,为何还赢得人们包括对手对他广泛的好评和欣赏呢?

首先,隆美尔有情有义,对家庭用情专一,对军事倾注一生。在他的眼里,家庭的柔情和战场的厮杀都是他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隆美尔打仗有个特点,那就是不管战斗多么激烈,他每天晚上都要静下心来总结一天来的战况,并将之写在日记上邮给老婆看,有时候甚至对一些战斗的细节问题都要让老婆帮忙出个主意,整个北非战役期间,隆美尔写了一千多封信给老婆。

有人可能说,隆美尔这是对战场不负责任。实际上,这恰恰体现了一名军人在生与死问题上的态度。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两个镜头,一个是英军在北非对德军展开阿拉曼大反攻时,隆美尔却在家里陪老婆休息;一个是当盟军在诺曼底发起登陆行动时,他也是在家陪老婆休息。作为一个战区的首脑,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呢?这就是隆美尔对家庭专一的表现。

二战德军元帅隆美尔为何广受赞誉,有情有义,有胆有谋,恩怨分明

抛开隆美尔所在的德国是二战罪魁祸首不说,作为一名军人,他要遵守军人的职守,但军人就是为守卫和平而存在的,隆美尔对家庭的专一正是体现了一个军人对和平的渴望和珍惜。

但是,隆美尔对家庭的专一并没影响他对军事的成就。他是一个把军事当作毕生事业来做的人,人们赞誉他并不完全是在二战中的表现,他在战前所作的军事工作研究也是其中一部分。

由于他能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他才是一个有血有肉也食人间烟火的将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在家庭也有情有爱,这才是真实的隆美尔。

其次,隆美尔有胆有谋,不仅善于捕捉战机,还善于创新战法。他把北非次要战场演变为西线主战场,以少胜多,虽败犹荣

隆美尔在二战中如何布局如何以少胜多,这篇文章就不多说了,我们从几个例子来说明他在北非战场是如何有胆有谋,创新战法的。

二战德军元帅隆美尔为何广受赞誉,有情有义,有胆有谋,恩怨分明

 隆美尔是个胆大心细的人,很多人认为他在战场上多次从死神中逃离出来,是有幸运因素。但他反应敏锐却是有目共睹的。一次,他带部队行军途中,与几名军官和士兵谈话,突然一发英军的炮弹从空而降,其它人吓得全部趴在地上,隆美尔独自站在那里,结果就他自己活了下来。还有一次,他带着随从和司机从前线视察回来,路上遭遇英军飞机打击,其它人都牺牲了就他独自开着车回来。

更让英国人后悔不已的一次历险,是隆美尔在1941年底的一个夜晚,他带车从前线回来在沙漠上迷了路,夜黑中闯进了英军的一家医院,参谋人员害怕进去会遭到英军偷袭,隆美尔摸摸饿得发慌的肚子说,正好进去找点吃的,命令司机大摇大摆把车开了进去。

院长是个学者型的军医,听卫兵说来了一车德国人,以为卫兵看花了眼,等穿着德军上将军服的隆美尔站在跟前时,他惊得目瞪口呆。隆美尔他们狼吞虎咽吃完东西走了后,这个院长仍然认为这是英军一个侦察小分队化妆的德军,在跟他开玩笑。等到一个月后,德国的电台铺天盖地宣传这件事情,英军才知道隆美尔大摇大摆在英军的医院进去过。

二战德军元帅隆美尔为何广受赞誉,有情有义,有胆有谋,恩怨分明

当然,隆美尔在北非战场取得的战绩,并不都是历险投机得来的。刚到北非时,德军的兵力不够,隆美尔就采用了欺骗战术,使用伪装坦克和虚假宣传把英军打得晕头转向。最让英军疑惑的是,虽然英国军情六处掌握了德军的超级机密密码,也侦听到隆美尔与柏林统帅部的来往通信,但隆美尔完全不按命令行事,致使英军常常半途而废,而隆美尔却在英军身后打它个措手不及。

由于隆美尔在沙漠上灵活多样的战术运用,才使他成为沙漠作战的典范,而他在阿拉曼战役的失利,并没让人感到失败,相反,他在战场上表现出临危不乱的指挥才能,加上战至最后就剩12辆坦克的惨烈,反而成为他虽败犹荣的见证。

再次,隆美尔恩怨分明,战场上他忠于职守,是合格的职业军人;放下枪他又对战争灾难深恶痛绝,立场鲜明让人敬佩

正常情况下,一名合格的军人就应该令行禁止按令而行,但隆美尔却是个例外,在北非战场,他不仅将元首交给他的任务超额完成,还将一个次要战场变为主要战场,仗越打越大,战场越打越宽。

二战德军元帅隆美尔为何广受赞誉,有情有义,有胆有谋,恩怨分明

隆美尔的有令不行我行我素并不是在违背德军统帅部的命令,他只是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充分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这点是大家公认的。德军统帅部派他到北非是为解救意军被困之围,但他到了以后竟然以少胜多将英军打得换了三任军长,把盟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这里,客观上也是减轻了东边战场的压力。

我们说隆美尔恩怨分明,是相对于他对职业军人这个职业的使命来说的,有恩,是他对德国的忠诚。他入伍前是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个老师,没有其它军官显赫的贵族背景,也是这个劣势在第三帝国军官选拔需要中被元首选中,才有他后来的青云直上。

但隆美尔对德国的感恩或者说对元首的忠诚,随着战争的扩大和交战国家灾难深重,也潜移默化改变了他对战局的看法,虽然他有过犹豫,但在其参谋长密谋刺杀元首行动中,他是知情也是默许的,正是这个犹豫的态度让他最终送了命。也是在隆美尔的参谋长将他出卖时,他却在给参谋长四处求情,正是这个举动又使隆美尔的人品高出一格。

二战德军元帅隆美尔为何广受赞誉,有情有义,有胆有谋,恩怨分明

因此,我们现在来讨论隆美尔的功过,他的人格魅力远远高过他的战斗素养,他的战术运用远远高过他的指挥才能,如果用十分来评价他,战功三分,七分为魅力。正因为隆美尔的一生都与战场为伴,人们才发现他的英年早逝多么令人惋惜。同时人们也发现,隆美尔也有不足,他在把握全局和战略谋划上与其它将领可能有差距,但这样方能显示他是一个鲜活的榜样,这才是人们想要的战场指挥员。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精彩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