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出土一“千年魔鏡”,竟能產生神祕投影

1959年第十一期《人民畫報》曾報道過一面“ 奇怪的古鏡” 。外形上, 這面古鏡同其他傳世的古鏡也沒有什麼兩樣: 青銅鑄造, 正面可以照人, 背面有許多凸起的圖案花紋和“ 見日之光天下大明” 八個字的銘文。但是, 如果把它的正面放在陽光下, 奇怪的現象就發生了:鏡面反射到牆上的, 不光是一個明亮的圓面, 而且可以從這個圓面裡清晰地看到背面的花紋字跡, 就好象光可以透過鏡子把背面的花紋字跡反射出來似的。這面古鏡珍藏在上海博物館, 現在經有關人員鑑定考證, 確係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鑄造的原物。

但是用熱處理方法制作“ 透光鏡” , 技術條件是比較嚴格的。現存西漢古鏡最薄處只有0.5 毫米, 在實驗過程中發現, 如果鏡體稍厚, 就不能產生“ 透光” 現象。由此可見, 鏡體做得這樣薄還是為了製作“ 透光鏡” 的需要。而澆鑄這樣薄的青銅件, 技術上是相當困難的。此外, 在銅鏡厚度、青銅合金成分與淬火溫度這三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 特別象西漢古鏡, 為了增加銅鏡硬度和亮度, 含錫量特高, 達23 一26 ? 如果掌握不當, 很容易在淬火時發生破裂。

在兩千多年前, 制鏡工人在手工操作的條件下, 不但成功地製造了“ 透光鏡” , 而且花紋緻密, 圖案清晰, 從外表看也無愧為一件精美的工藝美術品。這充分說明當時的冶煉、澆鑄、淬火技術已達到相當純熟和高超的程度, 也說明製作“ 透光鏡” 決不是偶然碰出來的,而是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的一項發明創造。“ 卑賤者最聰明” , 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