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從貧困農家女到工程院院士,她的努力你想像不到

春風送暖,萬物復甦。

這個陽春三月,疫情已經在一天天好起來了。

翻看每日疫情實時數據,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大幅度下降,甚至零病例,復工復產的消息也越來越多了。

現在回想起這兩個月來的疫情時光,幸得鍾南山和李蘭娟兩位院士的英勇果敢與擔當,以及還有那無所畏懼的廣大醫護工作者的傾心奉獻,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抗疫成功。

李蘭娟:從貧困農家女到工程院院士,她的努力你想像不到


今天是所有女性的節日。

“婦女能頂半邊天”,我國的一位偉人如是說。

古有花木蘭從軍,今有戰“疫”幗國,她們都是民族的戰鬥力量。

在這場抗疫戰鬥中,李蘭娟的事蹟更值得我們學習與讚揚。

李蘭娟出生於浙江紹興的偏僻農村,父親患有眼疾無法勞作,全家人的生活就靠母親每天步行30多公里賣山貨所得而維持。她從小就喜歡讀書,並且成績優異,還被學校保送至紹興第一初級中學(現在的紹興第三中學)。

上初二的時候,因為家裡太窮了,母親沒錢再供她上學,讓她收拾行李回家。面對著母親的哭訴,想到母親的辛苦,縱然她有萬般不捨,也只有放棄。

李蘭娟:從貧困農家女到工程院院士,她的努力你想像不到


在她去和班主任老師告別時,班主任問她:

“你自己是不是很想讀書”?

蘭娟堅定地回答說:“是的”。

於是,班主任讓她先請一個月假,行李暫時不要帶回家。她聽從了班主任的建議,回家後一邊勞動一邊自學,等到一個月後重返學校時已接近期末考試。考試過後,她的成績反倒還更好了。之後,她就是靠著助學金讀完了初中,並且還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績考入省重點高中——杭州第一中學。

由於家境的困難,在高中求學的三年,李蘭娟也是依靠著助學金方才順利畢業。

畢業後的她報名去黑龍江沒被批准,便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在中學做代課老師。

李蘭娟:從貧困農家女到工程院院士,她的努力你想像不到


在家鄉,她看到很多的鄉親們都患有腰背疼痛的毛病,聽說針灸能治療這樣的疼痛。

於是,她就自學針灸。短短几個月時間,她就將整本經絡書背得滾瓜爛熟,幫助鄉親們解決了許多疑難雜症。

當了三個月老師後,村裡組建農村合作醫療,因為李蘭娟會針灸,大家都推薦她來做合作醫療的“赤腳醫生”。

可農村的“赤腳醫生”並不好當,收入不僅比當老師更少,醫療設備更是簡陋不堪。為了節省開支,李蘭娟與幾位懂草藥的鄉親一起上山採藥。半年時間,她基本認識了所有藥材,對於藥材的功效也是熟門熟路。

很多村民在喝了李蘭娟煎服的草藥後都康復了,零成本的草藥還為合作醫療節約了開支。

俗話說得好:“好人有好報”。

努力的人也將更有福報。

李蘭娟的命運也在此後有了轉折性的改變。

李蘭娟:從貧困農家女到工程院院士,她的努力你想像不到


1970年,李蘭娟被推薦到了浙江醫科大學讀書。因成績優異,畢業後被分配到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工作。

至此,她在醫學路上的人生就如開掛般地高歌猛進。

但是,這一切都是她義無返顧地持續努力得來的

從人工肝的探索研發到肝移植,再到肝病微生態與感染微生態,李蘭娟數十年如一日的反覆實驗和深入研究。

1996年,李蘭娟及其團隊終於創建了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重型肝炎(ALSS),使得急性、亞急性重肝病死率從88.1%降低到21.1%,慢重肝從84.6%降至56.6%,開闢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療新途徑,使很多遭受重型肝炎折磨的病人看到了生的希望。


李蘭娟:從貧困農家女到工程院院士,她的努力你想像不到


2003年,非典肆虐。

作為衛生廳長的李蘭娟,她認為百姓的生命健康比什麼都重要。於是,她力排眾議,不假思索地做出了兩個決定。

一、她告訴下屬,彙總所有資料,第一時間向民眾公開信息。

二、只要與“非典”病人接觸過的人,統統隔離起來。

短短24小時以內,被隔離的人數就達1000人以上。隨後,只要是接觸過病人的,也全部被隔離。

整個浙江省,被隔離觀察的人數在11萬人以上。

可以想象,當時的李蘭娟為此得承受多大的非議。

李蘭娟:從貧困農家女到工程院院士,她的努力你想像不到


但是事實證明,她是對的。

控制感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這就是應對傳染病最好的方法。

這一次的新型冠狀肺炎,最先出現在武漢,而後開始肆虐,也是李蘭娟提出“封城”建議。

若是再晚上幾天,武漢一個一千多萬人口的省會城市,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李蘭娟院士從2月2號到達武漢,年過七旬的她在收治危重病人的定點醫院不分日夜的忘我工作,普及病毒的認識,與醫護人員共同商討診療方案,甚至每天只睡3小時。

正是有著這樣一顆無私大愛的心,李蘭娟奮不顧身地奔往疫情前線,隨時做好為國盡忠的準備

李蘭娟:從貧困農家女到工程院院士,她的努力你想像不到


在她的身後,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和她一樣在共同戰鬥

她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