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莫嫁刘家槽,包谷羮羮搅红苕


北碚历史 |  有女莫嫁刘家槽,包谷羮羮搅红苕

北川铁路天府煤矿的老龙门陣

偶然在网上见到《从白庙子到大田坎》一文,不禁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北碚历史 |  有女莫嫁刘家槽,包谷羮羮搅红苕

白庙子码头煤仓

再以后,又陆续见到一些怀旧和考证的文章和照片,令我感慨万分,原来天府煤矿还并没有在人们心中泯灭,还有不少的人魂牵梦绕地想念着他。就冲着这份情怀,我觉得,凡是知道一些有关天府故事的人,都应该来摆谈摆谈。

我不愿意让成千上万职工及其家人流汗、流泪、流血,甚至牺牲了生命为之奋斗过的矿山,无声无息地被历史的尘埃湮沒,所以不揣冒昧,也斗胆来摆一摆北川铁路和天府煤矿的老龙门陣,算是抛砖引玉。也更希望对此有兴趣的人,共同来参与,让这段历史更加骨肉丰满。


有女莫嫁刘家槽,包谷羮羮搅红苕

川东多槽形地带。华蓥山从东北延伸向西南方,几条支脉在合川至北碚之间,被嘉陵江拦腰切断,冲岀几个峡谷,这就是嘉陵江小三峡的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

天府矿区就在观音峡的北侧,从嘉陵江边的白庙子、干洞子顺着山上的槽形地带向北(准确点说,应该是东北)数过去,比较为人所知的地名有水岚垭、麻柳湾、长生桥、万家湾、文星场、后丰岩、郑家湾、老龙洞、土地垭、代家沟、大岩湾、大田坎……,(再往前走,就是瓦店子、白水溪、杨柳坝、蒿枝河、三汇坝、通往渠河边的小沔溪。)它们处在两条山脊的中间,以后,北川铁路就是沿着这条线铺设的。

从地名可以看岀,这些地方,聚居着万、郑、代等姓氏人数较多的族群。在后丰岩与郑家湾之间,还有一个以刘家祠堂为地名的地方,是其他姓所沒有的。

刘姓家族,在前后槽都广有田地和煤窑,曾是一个显赫的大姓,这从清代一些煤窑的买卖记载中就可见一斑。所以,民间便将后峰岩刘家祠堂周围这一条槽泛称为刘家槽。刘家槽在清朝嘉庆年间,已属四川东道重庆府江北厅管辖。

北碚历史 |  有女莫嫁刘家槽,包谷羮羮搅红苕

水岚垭火车站

刘家槽地处海拔400多米的高山上,西面有从飞蛾山、牛角庙(此为民间俗称,实际上垭口上的庙名来龙寺)、兔耳寨、天府寨、斗碗寨、金剑山等山脊与山下的东阳镇、石家乡、土场、清平场的“ 五夹坝“相望,东面又有更高一些的从芹菜田、天台山、牛滾凼、鹰耳岩、青峰、梨树垭一线的山脊和后槽,与水土镇、静观镇、柳荫乡、偏岩乡等的“四夹坝”相望。

刘家槽夹在两山之间的台地上,虽有一些水田,但面积更宽的东西两面山坡上,到处都是牛光石(石灰岩)和石谷子地,泥薄土痩,长着些松、竹、灌木丛、蕨类植物,老百姓开垦岀些坡地,只能种植些包谷(玉米)、红苕、豆类杂粮为生,生活苦寒,所以民间流传一句俗话:“有女莫嫁刘家槽,包谷羮羮搅红苕”。

刘家槽地处江北县、合川县、巴县之间,又是四夹坝到五夹坝的要路,山高皇帝远,这一带山上,又常有“棒老二”( 土匪)出沒,后槽一带的山王庙、花堰沟、梨树垭,甚至文星场下面不远的板桥等处,经常有土匪拦路打劫,直到成立北碚峡防局以后,匪患才逐渐减轻。


以史为鉴,但,不以史论今!

书写北碚情怀!

书写你心中的北碚!

北碚历史 |  有女莫嫁刘家槽,包谷羮羮搅红苕

出 品 | 刘懿锋

编 辑 | 未心十

排 版 | 趣多多

策 划 | 高晨露

讲述人文故事 | 写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镌刻时代瞬间

新时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