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噸中藥材+24箇中藥方 發揮中醫藥戰“疫”的青白江力量

3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指出:“要加快藥物研發進程,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加快推廣應用已經研發和篩選的有效藥物。”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全國中醫藥參與救治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6萬例,足見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的重要地位。自疫情發生以來,成都青白江區中醫醫院將中醫藥深度介入防治、診療過程,發揮了重要作用,充分體現了中醫藥的重要文化價值。

5噸中藥材 助力疫情防控

1月22日,在接到為全區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家庭、醫務人員、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等熬製預防新冠肺炎中醫大鍋湯的任務後,青白江區中醫醫院立即安排後勤保障部長曾強與中藥房主任、主管中藥師黃成祿盤點了存量中藥材,聯繫了3家中藥材供貨公司,保證所需中藥材的供應,連最緊俏的金銀花和連翹兩味中藥材都準備充足。

5噸中藥材+24箇中藥方 發揮中醫藥戰“疫”的青白江力量

解決了中藥材問題,又遇到了煎藥難題。一袋中藥160毫升,一天熬製至少4000袋中藥,還不加各卡點設置的“大鍋湯”保溫桶,如此大的煎藥量,如何能保質保量的完成?排除了全自動中藥煎藥機煎藥的方案,黃成祿提出了人工煎藥。藥房7個人,2個人一班,換桶不換人,藥師們早上七點半走上工作崗位,在室溫近28℃的煎藥室裡,長時間站立作業,平均每天工作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責任在肩,他們從未有過一句抱怨。在熬壞了3個大藥桶後,黃成祿從朋友處借來了3個可一次性煎1000人分量的不鏽鋼桶,繼續全力以赴煎藥。

隨後,區委區政府安排專項經費37.61萬元,用於熬製預防新冠肺炎中醫大鍋湯。這樣一來,工作量就更大了,整個春節期間,中藥房成為疫情防控中最“熱”戰線。

當疫情防治走到關鍵時期,一次以1000人份的藥量煎藥已經滿足不到群眾需求的時候。“我們發揮集團的力量,將中藥材發到集團單位,讓各個鄉鎮衛生院的中藥房一起忙碌起來。同時,為方便服藥,我們也發放了中藥免煎劑,多管齊下為疫情防治發揮中醫藥力量。”區中醫醫院集團黨委副書記、院長李茂全表示。

5噸中藥材+24箇中藥方 發揮中醫藥戰“疫”的青白江力量

截至3月4日,青白江區已連續27天無新增確診病例,中藥房煎制了5噸中藥材,88000餘袋中藥包。

24個藥方 讓疫情防治更精準

有效藥物是防控疫情的制勝武器。中醫強調辨證施治,根據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獨特優勢及重要作用。

5噸中藥材+24箇中藥方 發揮中醫藥戰“疫”的青白江力量

中藥房日日熬製的大鍋湯功效在於預防,湯劑的藥方是醫院在辨證施治基礎上,結合本地氣候和人群體質特點,充分遵循因地、因人、因時制宜的“三因”治療原則,獨家炮製而出。

不僅如此,年初,區中醫醫院集團組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防治專家小組,在擬定預防新冠肺炎中醫方案的基礎上,又擬定了武漢返鄉人員感染新冠肺炎辨證分型、青白江區居民接觸武漢返鄉人員疑似新冠肺炎辨證分型、普通感冒病例以及疾病預防的中醫藥治療方法,共計24個藥方。

青白江區有效發揮中醫藥在“未病先防、已病防變”中的獨特優勢,並通過純中醫的治療方式讓發熱隔離病區收治的2名新冠肺炎患者達到當天退燒、止咳的功效。經過臨床實踐,再一次證明中醫藥在阻斷輕型患者向重型患者發展方面具有積極成效。

5噸中藥材+24箇中藥方 發揮中醫藥戰“疫”的青白江力量

李茂全表示,歷史上,中國人民依靠中醫藥治療了很多疫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醫藥之所以能夠有效的防治瘟疫,主要是因為它以人為本,強調天人相應,注重身體陰陽和氣血的調和,從而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

除了熬製“大鍋湯”,醫院在門診大廳、病房、辦公區域等地方使用艾燻祛穢殺菌,鼓勵醫務人員每週艾灸中脘、氣海、關元、足三里等穴位,自制“闢瘟香囊”為每位醫務人員佩戴。同時,要求醫務人員在休息時間練習俯臥撐、仰臥起坐、八段錦、回春瑜伽健康操等。醫院通過為醫務人員及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工作、就醫環境,減輕醫務人員及患者的心理壓力,堅定了青白江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必勝信心。

記者 胡晴琴 青白江區中醫醫院集團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