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涉稅犯罪,“虛開”高居第一

企業家涉稅犯罪,“虛開”高居第一

【關於我們】大公稅務師事務所(DAGON TAX),專注於投資併購領域的稅務籌劃,總部位於深圳,我們專注於稅務顧問、稅務籌劃、稅務審計、稅務稽查應對等領域的專業服務。

【企業文化】“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我們嚴守職業道德、嚴格職業標準,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依法維護委託人的合法權益,幫助提出最佳的稅務安排及應對方案,以降低稅負,規避稅務風險。為國家稅收法制作出一份貢獻。

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內容提要:


企業家犯罪的前十名高頻罪名分別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單位行賄罪、職務侵佔罪、受賄罪、合同詐騙罪、貪汙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挪用資金罪及行賄罪。


當前,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中央層面多次強調對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的保護,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2019年4月,最高檢檢察長張軍提出“不捕不訴”,兩高也發佈典型案例貫徹落實。

雖然中央層面一再強調對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的保護,但另一方面,對企業、企業家涉稅刑事犯罪也必須予以追究,企業一旦涉及稅收違法,稅務機關、辦案機關必須對企業賬簿、銀行賬號等進行扣押、查封,案件偵辦之初對涉及事項、數額的不確定性又極易引發超範圍問題,這與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的保護不可避免的存在衝突,2020年度企業面臨的涉稅風險依然存在,且有增無減。

企業家涉稅犯罪,“虛開”高居第一


01

一份研究報告

2018年4月,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企業家犯罪預防研究中心、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聯合舉辦了第六屆企業家刑事風險防控高端論壇,在論壇上發佈了一份引人注目的報告——《2017企業家刑事風險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以2017年企業家犯罪數據為藍本,2017年國有和民營企業家共涉及84個具體罪名,觸犯刑法頻數共計2481次。

根據該報告,企業家犯罪的前十名高頻罪名分別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單位行賄罪、職務侵佔罪、受賄罪、合同詐騙罪、貪汙罪、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挪用資金罪及行賄罪。


企業家涉稅犯罪,“虛開”高居第一


02

典型案例

沒有實際生產和銷售,訂立虛假的服裝訂貨合同,企業家張天盛空手套白狼,在短短的5年內,拿著虛開的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向稅務機關申報出口退稅2.3億多元。

2017年年初,福建省廈門市中級法院對福建省截至目前最大的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案作出一審判決,主犯張天盛因成功騙取出口退稅2.3億餘元被判無期徒刑,其餘6名被告人被判10年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在2009年11月至2014年4月間,張天盛為騙取出口退稅牟利,先後糾集被告人劉啟智、劉婷婷等人,使用華福等五家公司和張天盛實際控制的一龍公司的名義操作虛假出口業務,在上述公司沒有實際採購、出口貨物的情況下,通過非法途徑購買海關出口報關單證假報出口、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將虛假出口形成的退稅單證通過上述公司進行虛假申報,騙取國家出口退稅。

在騙取出口退稅過程中,張天盛、劉啟智、劉婷婷以委託代理出口貨物並支付代理費的方式,獲取華福等五家公司的空白出口單據,之後將蓋有上述五家外貿公司及一龍公司印章的空白委託報關協議書、A4便箋紙等出口單據交給王彬彬、張永福、蔡雪鴻及詹國雄(另案處理)等人,由上述人員尋找服裝等貨物後假借該六家外貿公司自營出口貨物的名義辦理貨物出口報關手續。貨物通關後,張天盛向王彬彬等人支付費用,獲取海關簽發的出口貨物報關單退稅聯等通關單證。

截至案發,張天盛虛假出口業務報關出口貨物2437票,報關總金額2.43億美元,為出口貨物虛開進項增值稅專用發票16915份,申請出口退稅2.433億元人民幣,其中已退稅2.32億元,未退稅1000萬餘元。其中,被告人劉啟智、劉婷婷參與騙取出口退稅2.03億元,已退稅1.94億元,未退稅927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