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这件事,你想清楚了没?

古人云,人生有三大喜事: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其中洞房花烛夜登上人生三大喜事之一,足见其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意义了。

结婚这件事,你想清楚了没?

但到了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对结婚这件事有不同的解读。特别是一代才子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将婚姻描绘成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一语中的描绘了婚姻的魔力。也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从爱情的旅途走向婚姻的殿堂,经过千山万水后,最终发现都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2014年,美国导演大卫·芬奇执导的《消失的爱人》(Gone Girl )上映,并凭借该影片入围第72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奖。

《消失的爱人》讲述的就是解构婚姻与爱情的优秀影片。芬奇在这部电影中最玄妙的策划就在于,以失踪妻子作为影片入口,通过“控制”为线索,逐步展示婚姻中撕裂与反撕裂的过程。

“对,我爱过你”

“现在我们做的一切都只是尝试控制对方,憎恨彼此”

“还有不断地伤害彼此”

“可这就是婚姻”

当你试图控制他人的时候,却被“控制”的对象无情地控制,这部电影生动地解析了爱情与婚姻的反向演绎,你当初如何将爱情描绘的天花乱坠,总有一天,婚姻最后都将你憧憬的画面撕的粉碎。

结婚这件事,你想清楚了没?

让我们再看看这两年关于结婚与离婚的话题,先看两组数据:

2018年,全国婚姻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离婚登记人数为380.1万对,离婚与结婚的比例为38%。

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人数为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离婚与结婚的比例为41.10%。

结婚这件事,你想清楚了没?


尽管民政部门一再强调,不能将“离结率”等同于“离婚率”,但每年多达三、四百万的人办理离婚,仍然让人咂舌,以至于每年都有人大代表建言设置“离婚冷静期”“试离婚”等制度,试图尽可能多地挽回走向失败的婚姻。

同样地,在结婚的问题上,也有人大代表提出“增设婚姻缓冲期”,试图对头脑冲动的年轻人设置一个合理的缓冲时间,但最终都因种种原因未被民政部门采纳。

结婚是多么神圣的事儿,千百年来,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的向往都是从成家立业起步,对婚姻的向往就是对信仰的坚持,对责任的担当,每一个走向婚姻殿堂的年轻伴侣,在跨越大门的一瞬间,都要播下爱与责任的种子,只有坚定一份信念,才能开启未来美好的婚姻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