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的那些“祕密”》有點長 許久不寫 我寫的有點囉嗦了

真蜂蜜其實很多很多,但會不會區分是一回事,品質也是一回事。

這就好比買蘋果手機。

不瞭解的人完全不知道山寨機是什麼,不知道型號、16 32 64 128 256g的區別,只知道同樣一個名字價格為什麼差很多?

不瞭解的人完全不知道國行,美版,港版的區別,為什麼價格錯這麼遠?

買空調為什麼別人房間裝的卻不適合我房間?

這都是同一個道理。不論什麼事情,都需要了解後才明白。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有的事情我沒有去了解為什麼就可以簡單的買到自己想要的?

那其實不是不瞭解,而且每天都在接觸,自然而然的瞭解。饅頭和麵包的區別,如果一個對這些完全空白認知的人,他一樣無法分辨!

蜂蜜也是一樣。

市場上有真蜂蜜嗎?

當然有,還很多,蜂蜜這個食品本就是真是存在的,不是虛擬的,出現這種疑問主要是因為市場競爭惡意宣傳相互攻擊罷了。

直接到蜂場購買一般是沒有假蜂蜜的,但品質可能會比較差,高品質蜜需要儘量避免蜂場直接現搖購買。為什麼這麼說呢?

蜂場主要客戶就是收購商,而一般收購商收購蜂蜜給的價格是比較死的,也就是說不論你品質高低,價格都基本一樣,而取低品質蜜可以大大增加產量,價格基本一樣,那為什麼不取水蜜呢?辛辛苦苦不賺錢那怎麼可能?而收購商一般只要知道蜂蜜不假其它是不管的(有很多人會認為蜂場喂白糖取白糖蜜,要知道,白糖要花錢,採蜜又不收費,一個要錢一個不要錢,都不傻吧。收購商也都是很精明的,不是你說是真的那就是真的。收購商就算要了這些,對於蜂場來說那也算是賠錢,因為劣質的蜂蜜批發有時候還沒有白糖貴,並且!蜜蜂是吃東西的,不是喂進去一斤,出來還是一斤,如果流蜜期間喂白糖水蜜蜂也不會出去採蜜了,蜜蜂生活習性如此,採蜜就是為了吃,如果餵給它吃了,就不會出去採蜜,就如同人類掙錢是因為沒錢,如果錢源源不斷,那就不需要掙錢。如果蜜蜂到了必須喂白糖的地步,說明蜜蜂已經自身難保了,這點東西就是讓它活命,蜜蜂不是不吃東西的,也不像人基本啥都可以吃,如果沒有食糧,那就等著死亡,就好比車沒油了,你給車加上油,然後又把油放了,還想讓車跑?所以真正的蜂場一般不是特殊情況不會喂蜜蜂,就算喂蜜蜂,也不會取蜜;到了必須餵養的地步比如冬季,也不會影響來年蜂蜜本身,因為蜜蜂吃白糖是會消化的,就和人吃飯一樣,過一天就沒了,蜜蜂的胃不同,如同有兩個胃,消化和採蜜的也不同哦,且蜜蜂壽命太短,越冬蜂是不會讓它去採蜜取蜜的,年齡老能力差,取蜜前的蜂群必須要讓其吃花蜜繁殖換一批年輕力壯的蜜蜂才可以,就好比人類可以出力的就是青壯年而不是老年人;或者遇到了假蜂場,用蜂箱充樣子,而蜂蜜是假的 。還有的人說的可以用工業白糖,工業白糖能吃嗎???)

因此去蜂場直接購買其實基本沒有假蜜存在,但一般為蜂場等待收購商拉走的零食低品質蜜,特別是要求現搖取蜜,流蜜期間,蜜蜂白天溫度升高後都是不斷地在往蜂巢內吐蜜,這時候的蜂蜜更是沒有經過一絲釀造的低品質。

我們自己用來零售而留存的高品質蜂蜜怎麼取?

如果需要取低品質蜜做批發,那就留存一部分蜂群或者蜜脾暫不取蜜,如果不用取低品質蜜做批發用,那就全部暫不取蜜,等待蜜蜂釀造至品質足夠高後,再取蜜,而在取蜜那一天,天不算亮就起來取蜜啦,升溫後停止取蜜,除非天氣不算好,蜜蜂不出勤,或者外界暫無蜜源(一般在轉場前)。而這些高品質蜂蜜一般不在蜂場直接出售。

什麼叫做低品質水蜜?

低品質水蜜就是沒有充分經過蜜蜂釀造,品質不夠,含水量比較大的蜂蜜,水蜜在取蜜時候都可以聽到“唰”的一聲。蜂蜜基本就是蜜蜂從花朵中採集的花蜜,蜜蜂本身不產生蜜,剛採回來的花蜜含水量是非常大的,這時候就是水蜜,低品質水蜜需要經過蜜蜂長時間的釀造才能在不傷蜜本身的情況下排除一些水分提高成熟度慢慢成為高品質蜂蜜;也就是說蜂蜜是必然含水的,含量高低不同,而人為的加水比起水蜜更容易變質發酵,所以蜂蜜加水是不存在的,而收購商回去交給工廠會製作製品或者濃縮所以他們基本不擔心低品質水蜜這種情況。

如何在網上選擇商家,選擇蜂蜜?

選擇商家,當然要選擇有誠信,說實話的人才行。對於表裡不一的人建議遠離,因為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坑你一下。

對於網上的商家選擇,很多商家,自己都不知道何為中蜂,何為意蜂,中蜂有什麼產物,和土養懶式有何不同,意蜂有何產物;如新式中蜂養殖方法(趕花期和意蜂一樣)卻賣一年半年一取的土蜂蜜;自己說是半年一年一次土蜂蜜卻賣不同種類單花蜜;養中蜂卻賣花粉,蜂王漿,蜂膠,洋槐;養意蜂卻賣土蜂蜜,中蜂蜜;說養殖的土蜂卻放著意蜂場等等等等,淘寶上就有很多這類店鋪的,只要你注意觀察,就能發現。

雖然我們不能直接說他們產品有問題,但是在沒有任何說明解釋的情況下這樣做,不能不讓人認為有問題,最起碼販子幾率非常之大。

只要選擇對了商家,真假不用說沒假的,品質好壞選也不用擔心,因為商家會直接說明清楚的,如果品質低一般也會提前告知並說明保存等等。

雖然找對店鋪不用管太多就可以,但是普通人並不容易找到,因為大家並不太瞭解這個行業,會有很多盲區,所以也要說一說蜂蜜如何判斷,這樣也可以再次篩選一下。

蜂蜜真假判斷:

判斷任何事物都不能單一從表面判斷,那是極其不靠譜的,蜂蜜還行,不貴,判斷錯了也沒啥大不了,但是如果是古董,大眼一看就判斷,那是要吃大虧的。蜂蜜也是要綜合判斷才可以準確,雖然假蜜會有一點蜂蜜的樣子,但是它終究不會是一模一樣,既然不是一模一樣,他們就有不同的地方存在。下面是我所實測過的蜂蜜不同的情況。

液體蜂蜜條件適宜是會結晶的,種類品質數量不同,快慢不同。蜂蜜結晶是結晶核析出後慢慢累積在慢慢形成整體結晶,也就是先液體,出現結晶核,然後不規律結晶,然後整體結晶這麼一個過程,當出現結晶核對光線可以明顯看到,且通透性會變差,而像濃縮蜜等“蜂蜜”結晶過程就有點不同;蜂蜜沖水後蜂蜜水是有點渾濁的不是和水一樣透亮的;蜂蜜結晶一般揉搓都是細膩的(看著粗也是這樣);蜂蜜低溫水沖和開水衝的口感不一樣;液態蜂蜜均含有水分,用一個比較吸水的紙巾會慢慢滲透(蜂蜜品質越高,溫度越低,速度越慢,但都會)但紙張不會像浸水一樣變得一碰就破還會保留紙原本的柔韌度,但純糖類的假蜜或者濃縮蜜則不論什麼情況一般一直會非常難以滲透;液態蜂蜜高溫稀低溫稠,但冷凍不會像冰塊而會變得很稠很稠;直接吃蜂蜜一般會有辣喉感(強弱因人和吃的數量和蜂蜜種類而異);蜂蜜不會入水即溶(品質太低融化的比較快可能會感覺入水即溶);用水衝液態蜂蜜會自然的產生一些氣泡(不是水泡那種瞬間破裂)結晶蜜和水一起融化後晃動也會產生泡泡;蜂蜜的氣味是很自然的,不像香精那樣,種類不同氣味差異較大;不同種類蜂蜜口感也不一樣,不同地域純雜口感也會不太一樣;蜂蜜不是單純的甜,和其他糖類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同時吃就可以區分出來。部分人喝蜂蜜水後細細品味會有回酸感(強弱和不同的種類,不同的人有關)。距離取蜜時間不算長的液體蜂蜜在常溫下色澤會隨時間慢慢改變或加深,溫度越高越快,越低越慢,如洋槐水白色會慢慢變黃哦。

蜂蜜品質判斷:

普通人如何判斷蜂蜜品質高低,非結晶蜜,非化晶狀態,在純液態情況下相同環境條件下哪個稠哪個品質就好,也可以在相同條件下用相同的紙巾(非硬紙)放相同的液態蜂蜜,滲的快的品質就低一些。 而結晶蜜,相同溫度下,相同結晶程度下,溫度升高後化晶越快品質越低(結晶程度不同,品質相差不大則無法準確判斷)。

蜂蜜起泡是好蜜嗎?

蜂蜜的泡泡一般有這幾種:取蜜時候的蜜沫,夏季裝結晶蜜後瓶口出現一些小泡泡,裝液體蜜進去的空氣泡,類似啤酒可樂泡,和發酵泡。

前三個泡泡是很正常的,不影響食用,但最後兩個就不正常了。首先發酵泡泡,一般伴有酒精氣味,這就是發酵了,絕對不建議繼續吃了。類似於啤酒可樂那種是哪種?一般出現於夏季,液體蜜晃動後迅速漲瓶出現大量泡沫,原因主要是品質不夠,出現這種情況,建議儘快冷藏,不然很容易發酵!

超市蜜是什麼蜂蜜?

超市蜜不外乎三種,純天然無加工,這類屬於初級農副產品且價格一般會高很多,絕不會低的,中間商過多,正常;濃縮蜜(也有多種的混合蜜)這類屬於加工品;還有一種是製品,超市蜜屬於哪種看配料就可以了,裡面基本說的都比較清楚,除非商家企業不誠信,不然除了瞭解這方面的人可以大致判斷一下,外人那就是靠瞎蒙了。製品比較好判斷因為不算是蜂蜜差距比較大,無加工和濃縮比較難判斷,因為濃縮技術高的可以做到和非濃縮從各方面沒什麼差距察覺不出來區別。(不建議超市直接買原蜜,為什麼?這就和其他農副產品一樣,沒人會去超市買種子吧....。特別是包裝好的食品)

什麼種類的蜂蜜最好?

純天然蜂蜜就是初級農副產品,屬於天然的滋補食品,不屬於藥品保健品,整體作用大同小異,部分商家太太太過於誇大其詞,主要口感氣味體驗不同!不同的地區,蜜蜂採集的蜜源不同,最終蜂蜜也不相同,沒有最好,只有是否適合,最適合才是最好的。這個問題就和問哪種糧食最好一樣,沒什麼比較的,主要看個人喜歡。蜂蜜畢竟是食品,沒有太多限制,只要品質不太低,選擇自己喜歡的口感種類就是最好的!喜歡清淡的,那就不要選擇濃香的,喜歡口味重的,那就不要選擇清淡的。

附加:

蜂蜜結晶

蜂蜜結晶主要是因為蜂蜜內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其中含的葡萄糖溫度適宜很容易析出形成結晶核,然後累積形成結晶,所以當條件適宜後,蜂蜜都會慢慢結晶,又因為不同品質種類等蜂蜜內物質數量和比例不同,所以不同蜂蜜結晶的難易程度也不一樣,也就出現有的快,有得慢,並且結晶狀態也不一樣。蜂蜜結晶,蜂蜜內的糖類物質是白色的,但不同種類結晶後顏色不一樣,這是因為蜂蜜內的天然色素並不會消失,它還會附在結晶上,所以形成了不同顏色的結晶。當結晶的某一部分結晶程度很好,水分和天然色素比起瓶子內其它部分少,就會出現脫水結晶(也叫乾結晶,晶花等不同說法),這種脫水結晶只出現在整體結晶情況下,結晶後裝瓶基本是不存在的(除非裝瓶後又再次整體加重結晶)。

蜂蜜高溫稀低溫稠,溫度低了會慢慢出現結晶核直至結晶,這屬於正常的物理現象,不影響產品本身!請放心食用!因為蜂蜜不是完全透明,所以裝的越多顏色越重,並且常溫下,蜂蜜的顏色會隨著時間推移而加深或者變色,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不影響食用。

蜂蜜結晶分容易和困難種類(如油菜蜜很容易,不含雜花的洋槐就比較不易了,但不易不等於不會),也與環境因素有關係(如數量是否多,容器是否大,是否含雜質等等),種類不同結晶出來的顏色不一樣,結晶狀態又有一些區別,結晶過程中形成的樣子基本無規律。


《蜂蜜的那些“秘密”》有點長 許久不寫 我寫的有點囉嗦了


《蜂蜜的那些“秘密”》有點長 許久不寫 我寫的有點囉嗦了


《蜂蜜的那些“秘密”》有點長 許久不寫 我寫的有點囉嗦了


《蜂蜜的那些“秘密”》有點長 許久不寫 我寫的有點囉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