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和副省级市有什么区别?

品味人生65410056


搞清楚地级市和副省级市的区别之前,还要分清楚副省级市与计划单列市之间的区别。

1、首先,计划单列市也属于副省级城市,现存有5个,包括大连、青岛、厦门、深圳、宁波。计划单列市在国家财政上单列(独立于所在省级财政),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而无须上缴省级财政。

2、副省级城市其实之前也是计划单列市,但后续逐步被取消单列,除以上5个外,还有11个,包括重庆(于1997年升为直辖市)、长春、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济南、杭州。目前,除重庆外的10个副省级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行政级别均为副省级,即四套班子主官行政级别均为副省部级干部,但除计划单列市外的10个副省级城市,其财政依然收归省级政府管辖,这是二者主要区别。

而地级市,财政上理所当然归省级管辖,行政级别为地市级,即四套班子主官为地市级干部。虽然其中大部分省会城市、重要城市的书记、市长可能高配省委常委或副省长,但其城市行政级别还是地市级。


芣苢君


地级市和副省级城市差别太大了。仅仅行政级别一项,副省级城市就可以碾压地级市

1、行政级别。地级市四大班子即党委书记、市长、人大主任(一般书记兼,但都会配备主持工作的常务副主任,级别提为正厅)、政协主席,级别都是正厅。而副省级城市的四大班子则是当然的副部。其党委书记按惯例都会身兼所在省的党委常委,甚至有的还是副书记,在话语权上,不是一般地级市的书记所能匹配的,尽管有的地级市党委书记,也有高配省委常委的现象。从正厅到副部虽然看起来只差一级,但实际上差的不是一节半截,进入副部序列,不仅意味着进入中管干部的行列,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政治待遇的本质提升,真正开始享受到地方大员的待遇。

2、经济权限。副省级城市,特别是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五个计划单列市,在经济管辖权限上,享受的是省级待遇,在财税方面直接向中央汇报,对中央负责。由于副省级城市在税收上可以获得更多的留成比例,且有更大的经济自由裁量权,所以财力雄厚,不是一般地级市所能比拟的。地市级在财税上都要向本省上交,留成比例相对较低,且在重大经济政策上都需要报省里批复,省里通盘考虑,一般不会给某个地级市无限制的关照,所以在发展上或多或少存在诸多限制,不像副省级省市那样有话语权、决定权。

3、立法权限。副省级市与一般地级市的区别,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方面,国务院等主管部门将副省级市视为省一级计划单位。而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0条规定:“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由此可见,虽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副省级市政府已经拥有了省级政府的权限,但副省级市是没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权的。

4、副省级城市名单。我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其中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是计划单列市,其它都是省会城市。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80后小公


两者的区别从字面理解就是行政级别的差别。

城市等级主要分四种,1直辖市、2副省级城市、3地级市。

直辖市的级别和省一样,名为市,实际却和省平级。直辖市共有4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副省级城市的级别仅次于直辖市,级别介于地级市和直辖市之间,直观点说,副省级市的市长和副省长同级,副省级城市主要领导是由省里提名,中央任命,副省级城市的市长或市委书记通常也都是省委常委。副省级城市目前有15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西安、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这无座城市同时还是计划单列市。

地级市就是最常见的市,目前全国共有294个地级市,其中包括福州、郑州、合肥、南昌、南宁等省会也都是地级市,虽然有省会身份,但行政级别比副省级城市低一级,比如福建省会福州的行政级别是低于同省城市厦门的。

除了行政级别以外,副省级市和地级市的主要区别就是早期的城市定位有所不同,副省级城市的起点相对更高,配套更完善,资源整合更充分,副省级市通常都是综合型强市,科教文卫等多方面相比于地级市都是比较领先的。目前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当中多半都是由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所组成,以地级市身份入围的仅有苏州、无锡、东莞三市。而目前已经入围国家中心城市的9座城市当中,也仅有郑州是地级市,其他8城是由4个直辖市和四个副省级城市所组成。

其实诸多方面都能看出副省级城市的地位与重要性,现在很多人喜欢关注城市分级榜单,那么从中不难发现,副省级市当中最弱的也是强二线城市,比如哈尔滨、大连、济南、厦门。


城市发展报告


首先地级市和副省级市都属于我国一级行政区,都属于省辖市,都接受省一级直接领导。但副省级市又分为副省级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其最直观的区别就是行政级别。例如武汉市行政级别为副省级,其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一把手均为副省级,直接属于中央管理,也是俗话说的中管干部。

区别二,在权利、义务上副省级市拥有的权利资源大,相应的责任义务也大。如武汉市在湖北省可谓是举足轻重,GDP占到全省约40%,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其省会城市的地位和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做大做强省会城市,相应的在经济上武汉市每年上缴财政收入也占全省大头。



区别三,领导待遇上,副省级市四大班子一把手在办公用房、住房、配车、秘书配备、公务接待、工资待遇、医疗福利等待遇上比地级市要好。如武汉市四大班子一把手可以配备35万以下专车,而地级市一般不单独配备。


区别四,管理权限上,计划单列市享受部分省级经济与社会管理权限。例如,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均为省辖市,但其享受部分省级经济与社会管理权限。

区别五,在市辖行政区县级别上,副省级市辖区一般为副厅级,地级市辖区一般为正处级,而副省级与地级市辖县都为正处级。


超人爱学习


当然不同。

一,行政级别不同。副省级城市为副省部级,地级市为地厅级。通俗的来讲就是副省级城市的四大班子一把手都为副省部级干部,是中管干部,由中央任免,所在省至多只有提名的权力。副省级城市的下属县、局委都为副厅级单位。而普通地级市的四大班子一把手皆为正厅级干部,是省管干部。下属的县、局委也都是正处级。同时副省级城市的市委书记一般都是省委常委,更甚者由省委副书记兼任,而普通地级市由省委常委兼任的话就是高配了。

二,地位不同。副省级城市全国只有15个,要么是省会城市,如广州、沈阳,要么是经济强市,如青岛、深圳。而普通地级市全国实在太多了。

三,权限不同,副省级城市包含计划单列市。拥有部门省级才有的经济权限。

虽然现在很多副省级城市都落没了,但是现在副省级城市的口子已经关了,君不见苏州这么强大的地级市至今还成不了副省级城市


小青柠呀


您好,我是蚁言堂一只半解的蚂蚁,来为您回答:

地级市与副省级市两者属于包含关系,副省级市属于地级市范畴内,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划层级分共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级、村级五种,层级分类中没有副省级这个范畴,只能说副省级城市与普通地级市是有很大差别的。

我国目前副省级城市共有: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15座城市。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这5座城市也同属于计划单列市,另外10座城市全部为省会。

我们可以看到,东三省省会全部为副省级城市广东省、浙江省、山东省、辽宁省各有两座副省级城市。由此可以看出:副省级城市的设立与经济发展和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具体与普通地级市的区别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行政层级不同:副省级城市的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其“四大班子”领导为省部级副职。而普通地级市其“四大班子”领导属厅级正职,差半级,当然,一些重要地级市的一把手一般会进入省委常委序列,同样是省部级副职,但是一般仅限于市委一把手。

2、经济发展差距:可以定级为副省级城市的对其经济和人口体量、区位优势、历史文化积淀、辐射带动作用等均有较高要求。经济发展水平及一般优于普通地级市。

3、管辖区别:副省级城市源于前期的计划单列市,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基本可以理解为是在保持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受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双重管理,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但是省级政府管理权重更大。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也可以加关注后多多交流。


蚁言堂


首先我们先了解地级市和副省级市:

地级市,是中国行政区划之一。行政区划类别与地区、自治州、盟相同,属地级行政区,由省、自治区管辖。因其行政地位与地区相同,故称“地级市”。自1983年11月5日开始,在国家行政机构区划统计上作为行政区划术语固定下来。

副省级市是中国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其行政级别正式施行于1994年2月25日,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在经济管理权限上和省是同级别的。副省级城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税收由副省级城市和中央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无须上缴所在省的财政部门。副省级城市的行政等级比省低半级,比地级市高半级,所以副省级市的经济更加强,利于城市的自身发展

地级市领导级别一般为正副厅级,由省组织部任命市长和市委书记。副省级市领导级别为副部和正厅级别。省组织部是任命不了副省级别的领导,由中央组织部任命的。


小蚂蚁观点


地级市和副省级有什么不同?这要看具体情况。

副省级城市分两种,副省级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计划单列市的实际权限级别和自主性远高于副省级省会。除了有副省级的伊犁州,和目前出现的雄安新区,并没有任何其它省辖的副省级的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

副省级省会,其副省级更多的是体现在行政高配上,就是为了突出大省会的地位,把省会的政府机关(不仅仅是书记)全部高配半级,这更像是是对省会城市各级机关各级干部的个人激励。但是除此之外,副省级省会和地级市省会并无本质不同。甚至除了省会地位,和普通地级市也本无本质的不同,无论管理权限行政级别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计划单列市,直接作为省级管理权限、省级税收财政支配权和在中央直接和省级一起计划单列的单位,和地级市相比天差地远,几乎没有可比性。


武大东湖


中国的现行行政治理构架由四个层级组成的,就是中央、省、市、县、乡、村,这里的省级单位还含有中央直管的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还有一个新疆建设兵团;市里面还包括了副省级市、地级市、自治盟、自治州,新疆建设兵团的师级单位;县里面包含着县级市、自治县,新疆建设兵团的团级单位;乡里还有同级的镇。

地级市呢,就是原先做为省一级政府派出机构的地区行政公署演变、转换过来的。大多都是由地区公署所在城市合并地区及下属的县级单位成立的,当时就叫地市合并。地市合并的市,一般都管理了原先地区所管辖的县。相对来说,原先的地区建制,管辖的农业县比较多点,主要就是以管理传统的农业、农村、农民为主的;而市呢,就是工商业比较发达、城镇化率比较高的地区了。同样,现在的所谓县级市、县,也是这样的。

那么,问题就比较清楚了,为了更好发展经济,发挥传统工商发达城市特别是区域性工商业集中的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国家就赋予了一些城市比原先的地区更大、更多乃至相当于省一级的行政立法特别是经济处置的权力,国家每五年都要有一个五年计划,每年都有计划、预算、决算,这些副省级的或者是计划单列的市,就会脱离省或者从所在省里面单独列出来,叫做计划单列城市了。

副省级市是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省辖市,前身为计划单列市,其党政一把手都是省部级副职。市委书记、人大主任、市长、政协主席都是副省级的,由省委报中央审批。但是在行政区划类别上,副省级市仍然属于省辖市,由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管辖为主。现有15个副省级市: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其中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是计划单列市,其它是省会城市。

坐看云起于此时


地级市和副省级城市到底有什么区别?简单的说,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行政级别和经济管理权限上!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让大家知道来龙去脉!


首先你得明白什么是地级市?按照我国宪法,地方政府分为省县乡三个等级,那地级市是怎么来的?地级市的前身为地区行政公署,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是一个地区内县市之间的协调机构。后来地方机构改革,地区摇身一变成为了地级市,变成了省县之间一个正式的政府行政等级,地级市的四大家领导一般为正厅级官员。

那什么是副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是由计划单列市演变而来,虽然行政隶属并没有变,仍然由该省管辖,但是在经济管理权限上和省是同级别的。副省级城市的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税收由副省级城市和中央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无须上缴所在省的财政部门。副省级城市的行政等级比省低半级,比地级市高半级,四大家领导为副部级,由中央任命。

总之,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之间,在行政等级、经济管理权限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同时,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副省级城市必须报中央审批才行,而地级市的城建规划一般由省级政府来批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