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終於“出手”!阿里告別免費服務,每年增加數億收益

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科技資訊

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阿里巴巴的爆發帶動了中國經濟結構的重構,如今電商和移動支付已經幾乎替代了線下的傳統經濟模式,而互聯網模式除了帶來的便捷之外,主要他還是免費的。

馬雲終於“出手”!阿里告別免費服務,每年增加數億收益


QQ微信的語音電話是免費的,漸漸取代了傳統電話;手機聽歌是免費的,慢慢沒有了MP3下載歌曲還需收費;視頻軟件看劇是免費的,逐漸電視上的收視率開始下降。但這終究不是一直免費的,在用戶達到了一定的規模時候,收費變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儘管說互聯網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是相對來說,阿里巴巴已經十分友善了。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自成立時馬雲就表示過,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20年來相信大家也都看見了阿里巴巴的成績。

馬雲終於“出手”!阿里告別免費服務,每年增加數億收益


而隨著阿里巴巴帶來的行業熱潮,物流快遞業也面臨著巨大的問題,尤其是當碰到雙十一之類的購物節時,物流公司都會爆倉。面對這種問題,京東選擇了自建物流,而如今京東物流也成了京東的核心競爭力。而阿里巴巴則是選擇了整合快遞行業,打通各家快遞公司的壁壘,從而提升快遞公司的速度和服務質量。

馬雲終於“出手”!阿里告別免費服務,每年增加數億收益


於是菜鳥網絡就誕生了,這是阿里巴巴聯合順豐以及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快遞公司共同組建成的,致力於打造遍佈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物流基礎設施,如今的菜鳥網絡已經集齊了快遞行業的絕大多數快遞企業。

馬雲終於“出手”!阿里告別免費服務,每年增加數億收益


阿里巴巴與這些快遞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後,菜鳥網絡還為快遞公司推出了統一的電子面單,在推出之時菜鳥網絡表示將永久面對商家及物流公司免費,但是現在隨著用戶的不斷在增長,馬雲終於出手了,這項服務終於要收費了。

在將電子面單從兩聯單升級為一聯單,面積縮小近一半後,面單成本也從5分錢降至3分錢,每張面單節約成本的2分錢由菜鳥和快遞公司各分1分錢。雖然一單一分錢很少,但是每年有五百多億件包裹中就有三分之二件包裹使用了菜鳥電子面單,所以這樣算下來每年也會增加不少營收。

馬雲終於“出手”!阿里告別免費服務,每年增加數億收益


面對這項服務的收費,網友們卻表示理解,畢竟阿里巴巴帶來的購物體驗領先了世界,這項收費也是合理的。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