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唯一“國字頭”中專,學生來自各省,成為傳統相聲曲藝的搖籃

天津唯一“國字頭”中專,學生來自各省,成為傳統相聲曲藝的搖籃

北方曲校首屆學生合影

自古曲藝無學校,直到1986年9月,在陳雲同志的直接支持和深切關懷下,天津建立了“中國北方曲藝學校”,這也是天津為數不多的“國字頭”中專,陳雲同志把自己的稿費捐贈給該校,並親筆題寫了校名。周煒、高曉攀、尤憲超、劉雲天、李根、馬軍、盛偉、許建、張番、劉銓淼等活躍於相聲舞臺的知名演員都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

北方曲藝在天津的興盛始於百年以前。當年,京韻大鼓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鼎足而立,梅花、京東、西河、單琴、樂亭大鼓及天津時調百花競放,遍地曲聲。改革開放以來,連續舉辦“津門曲薈”,天津成了全國的“曲藝分會場”。

那時候天津曲壇有一支老、中、青三個不同年齡層次的演員隊伍:老藝術家駱玉笙、馬三立、小嵐雲、花五寶、王毓寶、常寶霆、白全福、蘇文茂、劉文亨仍時常演出;中年演員陸倚琴、趙學義、李伯祥、魏文亮、馬志明、劉春愛、楊雅琴、劉秀梅已形成各自的風格;青年演員籍薇、高輝、安穎等脫穎而出。

天津唯一“國字頭”中專,學生來自各省,成為傳統相聲曲藝的搖籃

天津唯一“國字頭”中專,學生來自各省,成為傳統相聲曲藝的搖籃

早期北方曲校教學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北方曲校落地天津。1986年首批招生93名學員,分別來自山西、黑龍江、青海、山東、河南、天津、北京等省市。曲校設曲藝創作(文學)、鼓曲、曲藝伴奏、誦說、長篇書五個專業班,聘請曲藝界著名的藝術家、理論家擔任專職和兼職教師,改變了過去“口傳心授”的教學方法,走上了現代化教學的新階段。

誦說專業相聲班首次招生17名,著名相聲演員劉文亨擔任教師。剛入學時,東北來的學生把“相聲”說成“相僧”,把“門口兒”說成“蒙口兒”,山西來的學生怎麼也說不好“燉凍豆腐”。劉文亨著急,恨不得用鉗子把他們的舌頭捋直了。結果光捋舌頭就用了一年。過了北京話這一關,還要練嘴裡的功夫,唇齒舌喉要配合,吐字清晰有力度,還要用氣恰當,注意身段手式眼神,最後達到抓感覺、鑽感情、進人物,裝什麼人像什麼人的程度。

學生們每天早晨6點30分起床練早功,上午四節課,下午三節課,晚上有晚自習。除了專業課,還要學語文、地理、歷史、政經和形體課。另外還開設了樂理、文學概論、小說史、戲劇表演、喜劇理論等課程,把舞蹈、戲劇表演融入傳統曲藝說唱中。

天津唯一“國字頭”中專,學生來自各省,成為傳統相聲曲藝的搖籃

劉文亨在北方曲校

劉文亨、王文玉、闞澤良、王毓寶、花五寶、趙學義、劉春愛、田立禾、寇庚儒、魏文華、劉俊傑、劉學仁、常貴升、關永超等都曾受聘擔任中國北方曲校專職教師,駱玉笙、馬三立、劉蘭芳、袁闊成、高元鈞、田連元、姜昆等都曾先後來校輔導講座。過去曲藝界講拜師學藝,在中國北方曲校,這種關係變成了老師與學生,而不再是師徒關係。

1990年6月,中國北方曲校首屆畢業生彙報演出在長城影劇院舉行。畢業生表演了由京韻大鼓、梅花大鼓、單絃、西河大鼓、天津時調、樂亭大鼓、河南墜子、相聲、山東琴書等不同曲種組成的三臺晚會,又在北京做了一場公演,向首都觀眾彙報學習成果。

經過四年的系統專業學習和演出實踐,這批學生具備了較好的業務素質。王喆表演的梅花大鼓《小保姆偷妝》是由名家花五寶指導排出的,王喆唱來風趣詼諧又不失傳統梅花調特色。宋丹紅表演的評書《青梅煮酒論英雄》繪聲繪色,底蘊十足。京韻大鼓群唱《四世同堂》、天津時調錶演唱《雪花在哪裡》等富於時代特色的新節目也令人耳目一新。畢業後學生們被分配到各地曲藝表演團體。

天津唯一“國字頭”中專,學生來自各省,成為傳統相聲曲藝的搖籃

北方曲校畢業生王喆

天津唯一“國字頭”中專,學生來自各省,成為傳統相聲曲藝的搖籃

北方曲校畢業生馬軍盛偉

1996年9月,中國北方曲校在中國大戲院舉行建校十週年慶祝活動,推出由歷屆優秀畢業生和部分在校學生演出的三場曲藝節目。此時梅花大鼓演員王喆、河南墜子演員張楷、單絃演員陳寶萍、相聲演員張馳李衝都已嶄露頭角,特別是張馳,得到了很多好評。

在中國北方曲校學習期間,張馳跟隨王文玉、劉文亨、田立禾、田連元等老師學習技藝,進入天津市曲藝團後,又隨王鳴錄老師帶領的相聲小品隊走遍全國各地演出,掌握了相聲《笑語歡歌》《陋室銘》,小品《請你參加》,數來寶《看誰知道的多》等節目,尤其是與著名快板書演員張志寬同演《看誰知道的多》,邊學邊演受益匪淺。

隨著天津市曲藝團恢復上演“相聲大會”,張馳得到了更多的鍛鍊,豐富了舞臺經驗。魏文亮說,張馳的氣質好,在臺上不緊張,很鬆弛。馬志明在聽過張馳演說的單口《糧耗子》之後說,這段節目表演得不錯,應當很好地堅持下去,繼續提高。李伯祥在看完張馳李衝表演的《禮儀雜談》《地理圖》《對春聯》後說,張馳有靈氣,在臺上不掛鬼臉、不頂瓜,是塊好材料。在文化部主辦的金獅獎第二屆全國相聲比賽上,張馳與搭檔李衝合作,以一段《也非諷刺裁判》獲得三等獎。可以說,最初的十年,是中國北方曲校的黃金時代。(文:何玉新)

天津唯一“國字頭”中專,學生來自各省,成為傳統相聲曲藝的搖籃

天津唯一“國字頭”中專,學生來自各省,成為傳統相聲曲藝的搖籃

北方曲校

天津唯一“國字頭”中專,學生來自各省,成為傳統相聲曲藝的搖籃

高曉攀是北方曲校畢業生的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