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千年盐都自贡

自贡市位于四川盆地的中南部,属于中浅丘陵地带。境内丘陵起伏,土地肥沃: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盐岩、卤水和天然气;盐的产量占全西南的一半以上。 温柔平静的签溪河象一条银色的飘带,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全市,经沱江注入长江,成为水路运盐的要道。

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千年盐都自贡

自贡,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自贡市的东边属于富顺县,西边属于茶县,这两个地方都盛产井盐,在四川的盐业发展史上称为富茶盐场。富茶盐场分东西两场,东场盐井的卤水自己会喷涌流出,被称为“自流井”;西场的井盐质量特别好,曾用来给皇帝进过贡,被称为“贡井”。到了公元一九三九年,就把“自流井”区和“贡井”区划出来,合并成市,定名“自贡”,这就是自贡市得名的由来。

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千年盐都自贡

自贡市出产井盐已经有一千八、九百年的历史了。早在东汉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在这里指山查脉,凿井熬盐,以独特的制盐工艺,开始了盐业生产。那时候,没有象现在这样系统的地质科学和精确的勘探仪器,但是,我们的祖先却以自己无穷的智慧,掌握了分析地质、了解盐层分布的木领,创造了一套比较合乎科学的生产方法,来开采这地下宝藏。(阳光卫涛)

到了唐代,井盐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后来,自贡的盐业有过两次大的突破,一次是在公元1041年到1053年,那时正是宋朝,先民们在凿井技术上进行了重大革新,发明了有名的小孔深井一一卓筒井。这种井,据苏东坡记载只有碗口那么大,是凿井工人利用杠杆原理一下一下舂出来的。这比外国同类型的深井早七、八百年。由于凿井技术的改进,卤水的产量大大提高,当时盐的产量达到了一百一十七万斤。第二次大的突破是在公元1300年左右。那时候,随着小口井的开凿,大量的天然气被发掘出来。利用天然气这种廉价的燃料煮盐,大大降低了盐的成本,提高了自贡井盐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因而大大促进了生产。当时,自贡井盐的年产量增加到了二百多万斤。(阳光卫涛)

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千年盐都自贡

自贡和盐有关的美食也很多,四川的榨菜,用自贡的盐制作,就能保持香与脆的特点;四川的泡菜,用自贡的盐腌,就能色泽鲜艳、味美味浓;驰名中外的四川肠衣,也是用 自贡的盐腌制的。

自贡也是英雄辈出的地方,红岩英雄江竹筠(江姐),革命家邓萍,变法维新“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等,都是自贡人。

历史名城的前世今生系列之:千年盐都自贡

千古盐都,正在飞速前进。它在未来的食盐和化学工业发展中,将为我国的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阳光卫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