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我也沒想到需要重做。。。但可能就是因為我無拘無束的學習態度吧,導致我的在來漢藝前的作品集都成了“歷史”。


好在新的作品集也創造了“歷史”,讓我解鎖了3張offer和獎學金,也算是階段性的勝利了。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1


人生嘛,不必強求,隨意就好。

高考離理想的大學差兩分,朋友約我一起去美國唸書,一時想不到拒絕的理由,那就去。

畢業後,爸媽提議繼續讀研,想想也沒壞處,那就繼續念。

看起來我上學的決定都還蠻隨意的。但在選專業上我還是挺認真的,要學就選最想學的。

我本科唸的數字媒體專業,當時涉及的內容還挺雜的,但我最感興趣的就是視傳這個方向。同時我又特別喜歡攝影,還有一本自己的攝影集。

所以攝影和視傳我還挺糾結到底選哪個。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考慮到攝影其實可以繼續作為我的愛好進行下去。視傳的話本科只學了一些皮毛,我還蠻想繼續深入研究這門學科的。

而且從就業來看,設計這項技能本身就很實用,比如我開的淘寶店的平面設計都是自己做的,而且各大公司都有設計師崗位需求。視傳的選擇和機會會更多一些,攝影的話就會稍微侷限一點。

綜合考慮下來,我就敲定了視傳。

關於學校,我早就考慮好了,我要去紐約。

之前在美國賓州的小鄉村裡唸書,每次去紐約就跟進城一樣,被迷得眼花繚亂,當時就想說能重新選擇的話,一定要來紐約。不過如果去紐約只是因為好玩好吃會不會太膚淺了。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在紐約連吃喝都那麼有藝術


那糾正一下,我想去紐約更多的原因是因為看展方便。對藝術生來說看展這種藝術薰陶真的蠻重要的。之前就讀的學校就因為太小了,不夠我們開眼的。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紐約遍地都是展


哪怕是為了今後的作品創作不再土土的,這次也一定要去“大城市”唸書。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每次見到她都覺得是在召喚我


#2


我跟漢藝的緣分還蠻深的。

念本科的時候就從知乎關注了康石石。康石石分享經驗的做法簡直就是一股清流。他的內容都特別有用,當時我通過他了解到很多專業的問題,對我的幫助還蠻大的。

恰好我有個朋友也在做作品集,就把北京大大小小的機構都翻遍了。然後跟我安利漢藝是最靠譜的,於是我就來了。

我去年12月來的漢藝,不過我是有備而來的,我帶了一本做好的“作品集”。

當時我還挺自信的,以為接下來就是改一改就可以了。結果帶我的白老師一看,直接全部打回重做。

原因就是我的這本作品集只有成品圖,沒有過程。而且作品集裡放的都是有關我的淘寶店的品牌設計之類的,老師覺得商業性質太濃了,不建議用來申請學校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12月的北京很冷,但我的心比它還涼


不過說實話,來漢藝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做作品集到底有什麼要求。


我之前瞭解作品集的途徑就是看YouTube上一些博主的經驗。按照他們的建議,作品集需要把所有能展現個人特點的項目都放上去,例如我的素描、插畫之類的,以便考官“全面”地瞭解我…..

來漢藝之後才知道國外院校對作品集的具體要求是有一個邏輯過程的,每個部分都需要呈現出來。比如說從選題到調研再到設計以及排版呈現,這些部分都需要有。

說起選題,我一來就跟白老師說網絡暴力怎麼樣,她用一種難以置信的眼神看著我說,這種選題兩年前就沒有人做了你是怎麼敢想到的?然後直接罰我回去想五個選題出來。

當時我就拉著做展覽策劃的朋友跟著我在家裡苦思冥想,參考了我們身邊的一些例子和社會熱點之類的提了五個選題。比如參考“異食癖”結合我自己喜歡聞汽油味做了一個關於氣味癖好的選題以及結合996這個社會現狀等。

這次選題呈給白老師,全部通過。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這就得出一個經驗,那就是選題可以結合社會熱點,但最好還是從自己的生活中去發現一些有趣的問題。這樣會更有個人特色,也不會跟別人雷同。


選題一結束,我立刻馬不停蹄地上手做項目。也是很慶幸自己沒有拖延症,這應該是一個月做完項目的最大原因。


#3


踏上作品集的征途。

我在漢藝做作品集最大的感觸就是,原來設計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個項目,當時不知道用什麼形式來表現。白老師就帶我看了很多“異形書籍”的作品建議我用書籍來表現。於是我就把明信片,卡紙,包包等結合在一起做了一本超酷的異形書。這個項目打破了我對傳統書籍的刻板印象,明白很多根深蒂固的印象都是能被改變的。

還有,我發現大家普遍都有對特殊氣味上癮的愛好,例如指甲油、汽油味等。就想做一款更健康的氣味替代品,讓這種愛好更容易被接受。當時這個項目也是想表達任何愛好都是能被理解的,沒必要小心翼翼隱藏起來。

還有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當時有同學做需要砌磚的項目,然後整個空間全是他的磚頭;還有同學要用鐵絲網糊成牆,每天就在那糊水泥,整個空間被弄成了工地,說是純藝的地盤估計都沒人信。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施工現場


做作品集的過程是非常快樂的。這些快樂一直持續到做完項目,直到遇到我覺得最難的部分——排版。

倒不是因為技術上的難度,是因為排版需要有一定邏輯,而且呈現的空間有限,需要有取捨。但對於我來說每個項目都付出了心血,手心手背都是肉,完全捨棄不了任何一個。

好在我有外援。白老師拎起重點來毫不心慈手軟,在白老師的幫助下,這個“難點”自然輕而易舉地攻克了。

“不學無束”的我做了兩次作品集,還拿到了3張offer

我做項目的熊,淪為其他同學的寵物還給做了新衣裳


做完作品集下來,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純藝作品集很看中思維,比較注重有深度的思想、態度的表達。而且作品集是有套路的,就是需要把每一個項目的過程都細緻地展現出來,並想法設法地豐富它,使它在最終呈現的時候看起來不會太“幹”。

還有就是我來漢藝的決定真的太明智了。儘管大學期間也有學過調研這些,但本科對作品集的理解還是不足以用來支撐留學申請的。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來漢藝我的作品集根本不可能長這樣,也不會學會設計還能用來表達想法這一點。

另外我想對想學視傳的同學們說,視傳看似簡單但裡面的門道真的不少。


雖然視傳本身在技術上沒有硬性要求,就比如說國外很多大師的視傳作品展現形式並不複雜,但是在藝術層面上卻非常牛。


這也說明了你可以不精通設計軟件,但想法夠有趣,做出有意思的作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最後,想跟大家說,做作品集的時候好學一點,畢竟要是大意了就很有可能跟我一樣,重做。(重做之後能不能拿到三張offer另說,哈哈哈。)


如果有更多藝術留學&作品集相關問題,可私信康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