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我也没想到需要重做。。。但可能就是因为我无拘无束的学习态度吧,导致我的在来汉艺前的作品集都成了“历史”。


好在新的作品集也创造了“历史”,让我解锁了3张offer和奖学金,也算是阶段性的胜利了。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1


人生嘛,不必强求,随意就好。

高考离理想的大学差两分,朋友约我一起去美国念书,一时想不到拒绝的理由,那就去。

毕业后,爸妈提议继续读研,想想也没坏处,那就继续念。

看起来我上学的决定都还蛮随意的。但在选专业上我还是挺认真的,要学就选最想学的。

我本科念的数字媒体专业,当时涉及的内容还挺杂的,但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视传这个方向。同时我又特别喜欢摄影,还有一本自己的摄影集。

所以摄影和视传我还挺纠结到底选哪个。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考虑到摄影其实可以继续作为我的爱好进行下去。视传的话本科只学了一些皮毛,我还蛮想继续深入研究这门学科的。

而且从就业来看,设计这项技能本身就很实用,比如我开的淘宝店的平面设计都是自己做的,而且各大公司都有设计师岗位需求。视传的选择和机会会更多一些,摄影的话就会稍微局限一点。

综合考虑下来,我就敲定了视传。

关于学校,我早就考虑好了,我要去纽约。

之前在美国宾州的小乡村里念书,每次去纽约就跟进城一样,被迷得眼花缭乱,当时就想说能重新选择的话,一定要来纽约。不过如果去纽约只是因为好玩好吃会不会太肤浅了。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在纽约连吃喝都那么有艺术


那纠正一下,我想去纽约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看展方便。对艺术生来说看展这种艺术熏陶真的蛮重要的。之前就读的学校就因为太小了,不够我们开眼的。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纽约遍地都是展


哪怕是为了今后的作品创作不再土土的,这次也一定要去“大城市”念书。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每次见到她都觉得是在召唤我


#2


我跟汉艺的缘分还蛮深的。

念本科的时候就从知乎关注了康石石。康石石分享经验的做法简直就是一股清流。他的内容都特别有用,当时我通过他了解到很多专业的问题,对我的帮助还蛮大的。

恰好我有个朋友也在做作品集,就把北京大大小小的机构都翻遍了。然后跟我安利汉艺是最靠谱的,于是我就来了。

我去年12月来的汉艺,不过我是有备而来的,我带了一本做好的“作品集”。

当时我还挺自信的,以为接下来就是改一改就可以了。结果带我的白老师一看,直接全部打回重做。

原因就是我的这本作品集只有成品图,没有过程。而且作品集里放的都是有关我的淘宝店的品牌设计之类的,老师觉得商业性质太浓了,不建议用来申请学校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12月的北京很冷,但我的心比它还凉


不过说实话,来汉艺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做作品集到底有什么要求。


我之前了解作品集的途径就是看YouTube上一些博主的经验。按照他们的建议,作品集需要把所有能展现个人特点的项目都放上去,例如我的素描、插画之类的,以便考官“全面”地了解我…..

来汉艺之后才知道国外院校对作品集的具体要求是有一个逻辑过程的,每个部分都需要呈现出来。比如说从选题到调研再到设计以及排版呈现,这些部分都需要有。

说起选题,我一来就跟白老师说网络暴力怎么样,她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我说,这种选题两年前就没有人做了你是怎么敢想到的?然后直接罚我回去想五个选题出来。

当时我就拉着做展览策划的朋友跟着我在家里苦思冥想,参考了我们身边的一些例子和社会热点之类的提了五个选题。比如参考“异食癖”结合我自己喜欢闻汽油味做了一个关于气味癖好的选题以及结合996这个社会现状等。

这次选题呈给白老师,全部通过。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这就得出一个经验,那就是选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但最好还是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这样会更有个人特色,也不会跟别人雷同。


选题一结束,我立刻马不停蹄地上手做项目。也是很庆幸自己没有拖延症,这应该是一个月做完项目的最大原因。


#3


踏上作品集的征途。

我在汉艺做作品集最大的感触就是,原来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项目,当时不知道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白老师就带我看了很多“异形书籍”的作品建议我用书籍来表现。于是我就把明信片,卡纸,包包等结合在一起做了一本超酷的异形书。这个项目打破了我对传统书籍的刻板印象,明白很多根深蒂固的印象都是能被改变的。

还有,我发现大家普遍都有对特殊气味上瘾的爱好,例如指甲油、汽油味等。就想做一款更健康的气味替代品,让这种爱好更容易被接受。当时这个项目也是想表达任何爱好都是能被理解的,没必要小心翼翼隐藏起来。

还有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当时有同学做需要砌砖的项目,然后整个空间全是他的砖头;还有同学要用铁丝网糊成墙,每天就在那糊水泥,整个空间被弄成了工地,说是纯艺的地盘估计都没人信。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施工现场


做作品集的过程是非常快乐的。这些快乐一直持续到做完项目,直到遇到我觉得最难的部分——排版。

倒不是因为技术上的难度,是因为排版需要有一定逻辑,而且呈现的空间有限,需要有取舍。但对于我来说每个项目都付出了心血,手心手背都是肉,完全舍弃不了任何一个。

好在我有外援。白老师拎起重点来毫不心慈手软,在白老师的帮助下,这个“难点”自然轻而易举地攻克了。

“不学无束”的我做了两次作品集,还拿到了3张offer

我做项目的熊,沦为其他同学的宠物还给做了新衣裳


做完作品集下来,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纯艺作品集很看中思维,比较注重有深度的思想、态度的表达。而且作品集是有套路的,就是需要把每一个项目的过程都细致地展现出来,并想法设法地丰富它,使它在最终呈现的时候看起来不会太“干”。

还有就是我来汉艺的决定真的太明智了。尽管大学期间也有学过调研这些,但本科对作品集的理解还是不足以用来支撑留学申请的。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来汉艺我的作品集根本不可能长这样,也不会学会设计还能用来表达想法这一点。

另外我想对想学视传的同学们说,视传看似简单但里面的门道真的不少。


虽然视传本身在技术上没有硬性要求,就比如说国外很多大师的视传作品展现形式并不复杂,但是在艺术层面上却非常牛。


这也说明了你可以不精通设计软件,但想法够有趣,做出有意思的作品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最后,想跟大家说,做作品集的时候好学一点,毕竟要是大意了就很有可能跟我一样,重做。(重做之后能不能拿到三张offer另说,哈哈哈。)


如果有更多艺术留学&作品集相关问题,可私信康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