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的砣磯島在宋代叫做駝基島,是宋遼間的海上分界點

橫亙在渤海海峽之間的長山列島(區劃上屬於煙臺市長島縣),由大大小小數十個島嶼組成,其中常年有人居住的島嶼正好十個,根據方位的不同,分為南五島和北五島。


在北五島當中,砣磯島是最靠南的一個,它也相當於長山列島的南北分界線,過了砣磯島,就進入了渤海海峽的深處。

煙臺的砣磯島在宋代叫做駝基島,是宋遼間的海上分界點

(砣磯島的形狀,有點像迴旋鏢)

砣磯島的面積較大,且島上有特產(砣磯硯),因此在古代的史料中有比較強的存在感。宋代的史料,就曾多次提到這個地方(寫作駝基島,下面統一寫作砣磯島)。
如《元豐九域志》中記載,登州蓬萊縣下轄三鄉,兩水一鎮,駝基、沙門二寨。沙門寨在沙門島(通常認為是現在的廟島),駝基寨就在砣磯島。
寨指的是軍事據點,而軍事防禦,也的確是砣磯島在宋代史料中頻繁出現的原因。北宋之所以在砣磯島上設寨駐兵,是因為這裡事實上是北宋和遼國的海上分界線。

煙臺的砣磯島在宋代叫做駝基島,是宋遼間的海上分界點

從現在的區劃和歷史傳統而言,砣磯島以北的大小欽島和南北隍城島也屬於長山列島的範疇。但在北宋時期,航海條件有限,砣磯島以北的海島有些鞭長莫及。且當時的島上,應該並無常住人口。因此,北宋朝廷事實上對於砣磯島以北的島嶼,是一種不管不問的態度。
這一情況,在很多史料中可以得到佐證。比如,《宋會要輯稿》中記載了一件發生在宋徽宗時期的事情。當時,有大臣建言:“登州與北界渤海水路相望,雖稱四百里之遠,緣風順一日可到。今升為邊州,所以戒不虞也。竊見熙寧八年朝旨:刀魚戰棹司每季那巡檢一員,將帶兵甲,下北海駝基島駐札,系以駝基石為界。自與北朝通好,不曾根究海上北界。今竊慮與渤海人水路相近,緩急作過,則駝基孤外。乞以末島、嗚呼島為界。自末島之南,又有欽島、逐島,各乞添置卓望兵員,往來巡邏。如此,則緩急不致失事。”

煙臺的砣磯島在宋代叫做駝基島,是宋遼間的海上分界點

也就是說,當時北宋的登州與遼國隔海相望,四百里海路,乘船一天就可以抵達。宋遼自從澶淵之盟後,總體關係比較融洽,陸上雖然涇渭分明,但海上卻並沒有劃定界限。只不過在慣例上,宋朝以砣磯島為邊防一線,視此為海上邊界。而邊界以北的末島(欽島)和烏湖島(隍城島),則類似於兩不管地帶,北宋和遼國都沒有進行實質管理,類似於兩國之間的一個緩衝地帶。
在承平時期,這種局面並無太大影響,但到了遼末,女真興起,渤海局勢為之一變。因此宋朝大臣認為在砣磯島設防不利於掌控局勢,建議向北駐兵,將防線推進到欽島和隍城島一帶,一旦遼東有變,可第一時間知曉,避免被動。
北宋朝廷對這一建議似乎並不感興趣,史載:“詔本路安撫司及本州島官體究,措畫聞奏,不得希功引惹。”意思就是,你們可以好好調研一下可行性,但不準輕舉妄動,惹是生非。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北宋對外政策的虛弱,生怕這一舉動會引發對面的不滿。

煙臺的砣磯島在宋代叫做駝基島,是宋遼間的海上分界點


從現有的史料來推斷,直至遼國滅亡前夕,北宋方面仍固守砣磯島的舊邊界。《續資治通鑑》記載:“至是(政和年間),金之蘇州漢兒高藥師、曹孝才及僧即榮等,率其親屬二百餘人,以大舟浮海,欲趨高麗避亂,是月,為風漂達宋界駝基島。”也就是說,金國佔領遼東半島之後,當地部分漢人外逃,坐船時被風吹到了砣磯島,進入北宋地界。
高藥師一行帶來了遼衰金興的消息,北宋因此開啟了聯金伐遼的海上之盟的談判,使團走的海路,就是從登州經砣磯島至遼東。砣磯島,也是這一次歷史大事件的見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