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修个地铁为何这么难?今年这几个城市可能获批地铁

目前,我国有很多地级市比较有意愿修建地铁(口语范畴的地铁,实则应统称为轨道交通,下同),可是却总是因种种原因无法成行,比如广东的中山、山东的潍坊、江苏的扬州等等,其实这些城市都有一定的财力,市民对于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意愿也比较强烈,为何地级市修个地铁这么难呢?

地级市修个地铁为何这么难?今年这几个城市可能获批地铁


图1宁波地铁@寂燎原图1宁波地铁@寂燎原

目前地级市地铁运营现状

为了了解地级市地铁运营的现状,我们把目光投向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地级市——浙江宁波、江苏无锡。

为何选择这两座城市,一是这两座城市修建地铁相对较早,地铁已运营了数年,培养了稳定的客流,这两座城市的数据拿出来比较令人信服。

二是这两座城市均位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常住人口众多,是众多已经运营或正在修建地铁的城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这两座城市就是其他诸多地级市发展的天花板,特别是非沿海的地级市,未来发展也很难超越这两座城市。所以,会比较有参考意义。

地级市修个地铁为何这么难?今年这几个城市可能获批地铁


图2无锡地铁@山上的小凌图2无锡地铁@山上的小凌

三是两座城市的线路比较正儿八经,不像青岛那样因为地理条件而出现脱网运行的尴尬。因此,选择两座城市绝非地域攻击或者为黑而黑。

宁波首条地铁开通于2014年5月,到目前为止,有3条线路,总长91公里,去年7月开通了3号线一期,自去年8月至12月,宁波地铁总客流为8,445.8‬万人次,日均55.2万人次,客流强度为0.6,低于国家规定的地铁客流强度0.7的及格线。

无锡地铁2014年7月开通首条地铁,到目前为止,有2条线路,总长60.9公里,去年9月开通了1号线南延线。去年10月至12月底,无锡地铁日均客流为30万人次左右(数据来源:无锡地铁官博),客流强度为0.5,同样也是不温不火的现状。

达不到地铁所该有的客流强度,则是说明地铁的资源是存在一定的浪费的。这种状况,应该是诸多修建地铁的城市未来数年内的真实写照。

现在知道为啥国家审批卡的严了吧!

地级市修个地铁为何这么难?今年这几个城市可能获批地铁


图3无锡地铁@山上的小凌图3无锡地铁@山上的小凌

国家审批地铁时的考量,其实就2点

国家审批地铁时的考量,一是钱!二是需求!

钱比较好理解,看这个城市的年度财政收入,目前的修地铁的最低标准是300亿元。修建地铁是比较费钱的,一条线路以20公里为例,修建地铁需要140亿左右,修建高架化的轻轨或单轨,则需要70亿左右。没有足够的财力,或者债务状况不佳的城市,国家就会审核比较严格。

需求的话,目前主要看人口,修建地铁需要满足城区人口超过300万,轻轨则是150万。这一条,还是比较宽松的,因为城区人口不等于城市人口,有的市辖区有比较大的地方都是农村,但其人口还是算入城区人口的,实际上,这些农村是很难被地铁所覆盖到的。但考虑到地铁这种基础设施是要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这一条宽松一些,也是应有之义。

地级市修个地铁为何这么难?今年这几个城市可能获批地铁


图4无锡地铁@山上的小凌图4无锡地铁@山上的小凌

地铁带给城市的利弊

地铁除了满足市民们的出行需求以外,修建地铁,实际上能给地方带来不少的卖地收入。地铁一通,沿线的地价便会上涨,通过卖地,来补贴地铁的运营支出,是比较常见的操作。

通过地铁的建设,带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城市扩张的一种方式,以江苏苏州为例,地铁4号线的修建,直接带动了太湖新城的开发,地铁4号线开通数年之后,太湖新城从一片沿湖田地变为高楼林地的新城区。

地级市修个地铁为何这么难?今年这几个城市可能获批地铁


图5宁波地铁@吃不瘦的卷毛儿图5宁波地铁@吃不瘦的卷毛儿

但与此同时,通了地铁后,房价上涨是必然的,但过高的房价,会抑制人才的流入,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城市发展的。

但不得不说,地铁带给民众们的,就是方便。一座大城市,城区直径往往达二三十公里以上,市民们如果要横穿市区,开车会堵车,坐公交又太久,有了地铁,等于是将城市又快速的缩小了。特别是对于上班族来说,即便上班路途遥远,只要地铁能到,那便算是坐上一个多小时的地铁,也是便捷的。相信这一点,刚刚开通地铁不久的徐州、常州等地市民应该深有体会。

地级市修个地铁为何这么难?今年这几个城市可能获批地铁


图6@时鹿亭图6@时鹿亭

今年或许有望通过几个地级市的审批

今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上半年的经济发展肯定受挫,等疫情过去后,国家应该会通过“铁公基”来带动一波发展,对于地铁的审批,也会加速通过。如济宁、潍坊、柳州、广安等拟建轨交的城市,应该能获批几个。其他已在建地铁的城市,也会获批下一轮规划。下一个五年,中国有地铁的地级市,将会越来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