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說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苦海長成什麼模樣,有多大,有多深,在什麼位置,周圍有什麼植被,怕是沒人見過。窮盡你的想象,你把它想成什麼樣它就是什麼樣。人人心中又都有一個苦海,大小取決於你的心有多大,你的慾望多大,你的跟著苦海就有多大。慾望無止境,苦海無止境,慾望無邊際,苦海無邊際。你增加,它就增長。就好比如來佛的手掌,孫悟空能長多少筋斗,它就能長多大。

門外說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人內心的痛苦來源於慾望的不滿足,也就是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這個差距就是我們痛苦的根源所在。《漁夫和金魚》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一從最初的的要一隻木盆,到木房子,到貴婦人,到自由自在的女皇,至此仍不滿足,最後要當海上霸王。一步一步的,慾望越來越大,最終還是落得個一間泥棚,一個破木盆,依舊是一個破衣襤褸的紡線婆。不作就不會死。這話用在他們身上正合適。我們生活中又有多少像漁夫漁婆這樣的人呢?每天又有多少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在上演,無非換了主角,換了物質而已。之於每個人,我覺得都是參與者,即便沒有參與進來的,又有多少在一邊虎視眈眈,摩拳擦掌,蠢蠢欲動的,明知道不可為,卻又偏偏為之,是聰明還是傻呢?尤其是對於那些到了一定層次,一定階級,一定境界,一定地位的人而言。聰明人辦糊塗事。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在少數,最後落個“誤了卿卿性命”終結。

一山望著一山高,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很近,甚至幾步道就能跨過去,可是你別忘了,望山跑死馬,這就是物質給人的虛幻,給你使了一個障眼法,猶如放大鏡或者顯微鏡的效果,叫你覺得伸手就能夠得到,可是當你夠得時候,你發現,踮起腳尖,夠不到;跳起來,夠不到;登梯子上房,還是夠不到,當你在房上看時,奇怪的很,他還是離你那麼遠,還是伸手就能夠到。這就是幻象,近在眼前,其實遠在天邊。等你耗盡平生的力氣,明白過怎麼一回事兒,倒在自己追逐的路上,你才發現,你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實早就在你腳底下了。

門外說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人生來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願望,說句老百姓的話,誰家不想過好日子啊,誰家不想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住好的,玩好的,誰家也不想吃糠咽菜,一天三頓棒子麵粥,窩頭就鹹菜疙瘩,穿的破衣囉嗦,跟要飯的似的,人家住著樓房再看看自己的小土屋怎麼看都窩火,自己出門蹬自行車累的四鼻子汗流,人家一腳油門到站了,憑什麼啊,都是人,都是兩個肩膀子抗個腦袋,誰比誰也不傻,誰比誰也不精,他能做的咱就能做,他能幹的咱也能幹,他能得到的咱也必須得到,誰不知道誰嘛樣啊,甚至小的時候還不如我呢,天天抄我作業,考試沒及過格,還邋里邋遢,鼻涕都擦不乾淨,現在人五人六了,姥姥!在這股火的拱促下,燒的眼珠子都是紅的,進了煉丹爐出來就是火眼金睛了。急功近利,就得不擇手段,抄近道,走捷徑,於是問題就來了。

我們不講究宿命論,但是這跟命運,運氣還是有很大關係的。

講個故事說:有兩個要飯的,張三,李四。一個財主叫王五。一天,兩個要飯的正在街上要飯,財神正好看到,心想,我救濟一下他們吧,給他們個元寶吧,可是這麼多人,給他們放那呢,他找來找去,一著急,銀子丟到河溝下邊了,眼看著兩個要飯的過來了,他們都沒往河溝邊看一眼,就穩穩當當過去了,後邊跟著財主王五,王五走到河邊,突然滑了一跤,可巧,正摔倒銀子旁邊,自然銀子歸了王五。財神一看也挺生氣,心想,他本來就不缺錢,偏偏叫他撿到了,我再幫幫那兩個要飯的。正好兩個要飯的走到一座橋前邊,橋很窄,只能容兩個人過,財神一看,前後沒人,我把銀子丟到橋中間,這下準沒跑了,他們看見不就撿起來了嗎。可巧,走到橋頭了,張三對李四說:“哥哥,這橋咱們每天都過多少遍,閉著眼咱們也能過去,今天咱兩個打個賭,看看誰能蒙上眼睛過去,誰過去的快,就把今天要到的肉給誰吃。”於是兩個人都蒙上眼,過橋去了,那麼大一塊銀子又白白的溜過去了,可巧,王五又從後邊跟著來了,一看,橋中間那是什麼明晃晃,走近了一看,銀子,又歸他了。

看著這裡,好多人就得說,該!活該!要飯的天生的窮命。

所以說,人生還是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不是你學歷高,知識多,能力強就比沒知識沒文化的人強。你智商高,他情商高;你能力強,不如他會來事;人沒有十全十美的,“天若寵之,亦必罰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天道有輪迴,善惡終有報。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門外說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什麼事,適可而止,也就是我們日常說的知足常樂。我們日常勸別人也會說:

“掙多少是多啊,夠吃夠喝就行了,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抓撓一輩子都嘛有用。”“別燒包,別不知道好歹,不知道哪頭炕熱,差不多就得了。”

“錢掙不完,你還想把銀行的錢,全世界的錢都劃拉到你家去啊,你得給別人留點活路吧,你家那錢趁的老鼻子了,還玩命的掙呢,有嘛用啊,不會享受生活,不知道歇歇,這不是傻啊。”

……

都是勸人的時候容易,輪到自己身上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這個道理。可是這個度的的確確也是很難把握的,基本上沒人能夠掌控,除非如林則徐所說的:“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苦海無邊。在裡面遊的久了,累了,夠了,你就想上岸了,既然苦海無邊,那岸又在哪呢?岸,就在你回頭的那一剎間出現,就在你腦後,就看你回頭不回頭。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苦海,也都有一個岸。只要回頭,處處是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