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细小症状病变,鹅瘟传播病症,小鹅瘟解剖及其防治手段

小鹅瘟是由细小病毒感染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急性肠道传染病。其特征症状是急性下痢,有神经症状,不吃不喝,很快死亡。

本病仅发生于鹅和鸭,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各养鹅区广为流行。本病的发生和伤亡程度与日龄有关,主要侵害1--20的小鹅,10日龄内的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随着一天一天的长大,发病机率减低,死亡率也降低。小鹅瘟会水平传播(小鹅之间会相互传染),也会垂直传播(种蛋)。

发病原因:育雏温度低,感冒,应激大,免疫失败。

小鹅瘟急性的症状:7天之内的小鹅往往不见任何症状,突然倒地死亡或精神不好,,不吃很快双腿僵硬,抽搐而死。

15天以内的鹅,刚发病时精神不好,缩脖,扎堆有发烧,不吃,喝水量增加,慢慢的出现拉稀,拉白色或灰绿色的粪便,也有黄色的,肛门周围的羽毛有白色的,绿色的屎,食道有气,有水,倒提时有嘴水流出。最后两脚麻木,抽搐而死。

20天以后的鹅:主要表现拉稀(有时能拉出条状的粪便),不吃,消瘦和精神不好,长的慢,有时有神经转圈。

解剖症状:全身败血症,肠道外观肿胀,剖开肠道有肠中肠,像“腊肠”一样的内容物,肠道粘腹脱落,溃疡。轻微的症状有像凉粉淡黄色一样的浓稠物。

预防:1日注射小鹅瘟抗体(加头苞),0.5/只毫升,6天二次注射小鹅瘟抗体(加头苞),1.2-1.5/只亳升。

治疗:如果判断正确立刻注射小鹅瘟抗体(加头苞),黄芪多糖饮水。打针之后第二天用药:抗病毒的药(双黄连或清热解毒口服液

)浆膜炎的药(头苞类的,沙星类的,)。防止继发感染浆膜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