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张文宏赚得比李佳琦还多?


『如何让医生赚得比李佳琦还要多?』


本篇开个脑洞。

网传李佳琦花1.3亿在上海买了三层顶复的大房子,真假未知。

365天直播389场,每天直播6小时。以他的努力程度和实力,既买得起也配得上。

品牌方拎着钱排着队上他的直播,而粉丝们更是排着队抢着买他推荐的产品,来晚了基本抢不到。

粉丝的力量,真是让人称奇。

微博有个房产博主,透露李佳琦买房的时候,最后一句点评:“姐妹们,你们买的每一支口红,都成了内环线大平层的砖下之魂。”

这位博主的挑拨意图非常明显,但是没想到评论区翻车,高赞的评论大都力挺李佳琦。

凭实力吃饭,没毛病。

如何让张文宏赚得比李佳琦还多?


『医生难道就不能直播吗?』


无论是李佳琦还是李子柒,这都是互联网的力量,都是市场的力量。

传统影视明星们的收入被曝光时,网上几乎是一片讨伐之声,说医生科学家都没有明星赚的多。

今天很多的一线网红,他们的收入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很多明星,当然也超过了很多的医生科学家。

我们看到大部分声音都还是认可他们的努力、付出和回报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医生们会比今天的网红和明星们赚的更多?怎么做到?

我的问题是,李佳琦能直播,为什么医生们就不能直播?

男医生也有帅的,女护士也有漂亮的,这都不是事,说不定不开美颜都能圈粉。

你看上海张文宏主任,自带网红气质,疫情以来圈粉无数。

如何让张文宏赚得比李佳琦还多?



可能的第一种形式,医院开通官方直播频道,作为某些官宣渠道。

昔日人们对口碑好的医院和医生,往往都是送锦旗表示感谢和敬意,送钱既不符合规定也不好意思,好像玷污了医务人员的纯洁。

将来线下可以送锦旗,线上直播频道也可以送出自己的“锦旗”。

小号锦旗1块钱,中号锦旗10块钱,大号锦旗100。钱也不多,略表心意。

绝对自愿,绝对是出于人们对这个医院的认可程度。

正大光明地打赏自己喜欢的医院和医护人员,也不用什么“扔下就跑”找不到人。


『02、医生护士自己直播』


可能的第二种形式,医生护士自己直播。

直播内容可能是自己在医院的日常,也可能是自己对专业问题上的独到见解,当然也可以是一些基本的医学科普小常识。

当然他们愿意的话,也可以直播他们自己的生活,就像今天很多的网红一样。

那么医护人员直播的话,能不能带货呢?当然也是可以的。

李佳琦卖口红,口碑好质量正,比专柜还要便宜,所以大家都愿意抢他的单子。

医护人员直播卖个药品,同样保证质量赢得口碑,包邮到家,比去楼下药店还要便宜还要方便,为什么不可以呢?

医院本来就是一个每天都需要“带货”的地方,每天都需要销售大量的药物。

网上药店、网上买药,现在都有正规的商城,只不过在这个领域,传统医院没有介入罢了。

如何让张文宏赚得比李佳琦还多?


专业的医护人员,直播介绍科普小知识的同时,顺带带货卖药,怎么看都不违和。

更何况,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如果有医生愿意开直播卖药,那是要拿自己信誉和名声做担保的。

另外也不一定非要带货赚钱,医院可以孵化自己的网红。

那些既有医术又有颜值,温文尔雅口碑也好的医生,就是医院最佳代言人。


『03、明星或网红参与直播』


可能的第三种形式,明星或者网红参与医院的直播。

网红明星也难免有生病住院的时候,我们现在知道明星们都去哪个医院吗?一般都不知道。

但如果跟网红明星们签个协议,去哪个医院就是给哪个医院打广告。

由此产生的收入,一部分收入直接给医院和医生,一部分用于慈善基金,当然网红明星本人也应该允许从中获利。

这个效果,就类似于慈善的市场化。

而且这个同样是对医院和网红明星本人信誉的考验,除非有足够的信任,否则不会产生合作。


『04、病人自愿参与直播』


可能的第四种形式,病人也许愿意直播自己的治疗过程。

这个与第三种形式类似,病人也许不是网红,但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无法负担医药费。

医院的慈善基金可以帮助一部分,但应该尽可能地开源节流。

如果满足某些具体的条件,比如非常适合作为教学案例来展示,那就可以通过和病人签订协议之后做一些直播或者类似于直播的工作。

一方面病人自己能解决部分治疗费用,另一方面也给医院节约了慈善基金的使用,留给更加急需又不符合直播条件的那些病人。


『医疗市场化让各方共赢』


我们说医疗市场化,很多人反感,说这不行那不行。

那我们说,以提高医生收入、改善医患关系,让病人更容易看病为目标,这总没问题吧。

以上开脑洞的直播形式仅仅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思路之一,李佳琦直播之前,谁曾想过还有这种带货的卖东西方式?而且还能卖这么好。

直播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过程,更是一个医疗信息公开透明化的一个过程。

罗永浩也力挺李佳琦,这是“让自己,让厂商,让粉丝三方受益的共赢,买10.3个亿的豪宅也没毛病。”

如何让张文宏赚得比李佳琦还多?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也可以找到让患者、让医院、让网红、让粉丝四方受益的共赢方法。

医生买豪宅,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那个时候,医生应该得到和今天李佳琦一样的赞誉和肯定,而不是在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下,买个豪宅说不定收到的是骂名和污蔑。

当然,我也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可以找到无数种反对的、说不可能的理由。

但我要多问一句,李佳琦今天已经很有钱了,为什么他还这么拼,这么讨好他的粉丝?

如何让张文宏赚得比李佳琦还多?


他自己说了原因,“今天淘宝活跃的主播有6000个以上,如果你今天不直播了,说不定你的粉丝就会被那另外的直播吸引住,她可能第二天就不来看你了。”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这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

我们今天的医疗,是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吗?显然不是。

实际上就是,很多反对的声音,是基于今天几乎算不上市场竞争的现实环境,来否定市场提出的可能性。

不让市场说话,就说它不行。大概就是这样子吧。

最重要的还是观念上的转变,这是非常困难的。

就在三四十年前,养鸭子不能超过三只,雇佣工人不能超过七个,低买高卖就是投机倒把的刑事罪。

这些都曾经是我们的主流观念,今天看这些观念多么可笑。

观念不变,我们的医疗体系在现有的机制下,只能是非常有限和单一的手段来获得利润。

而互联网的玩法在医疗领域上同样适用,只是我们在观念上先要做出一些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